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ppt
《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问:浙江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唐彩斌答: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张奠宙 教授 http:/.,引言与现状,“船长的年龄问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长几岁?”有多少学生把两个数直接相加减?20年前,90;20年后,?62,背景说明,10道应用题的测试结果,10道应用题的测试结果,应用题的教学现状,“中国数学教育在实践上肯定比美国好”,数学大家陈省身。,张奠宙,王善平著,报告提纲,2,引言与现状,什么是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解决”与应用题教学什么关系,应用题要不要讲类型,应用题教学与学生生活什么关系,小学数学中的模型有哪些,4,
2、6,什么是小学数学应用题,应用题的渊源,应用题的出现渊远流长。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国的算数书等古代数学典籍,都是应用题的汇编。数学的发展有两个原动力,一是要解决大自然和社会现实提出的数学问题,二是要解决数学内部生成的数学问题。前者的研究成果是应用数学,后者的研究成果成为纯粹数学。,数学分为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哥德巴赫猜想 汉字排版技术,陈景润作出“1+2”的领先成果,王选将数学和计算机结合引发印刷革命,小学数学中的纯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问题,小学的纯粹数学问题:数与运算规则。交换律、分配律,通分 质数与合数;无限循环小数;平行线;小学应用性数学问题:现实的应用:买卖中的货币计算 科学的应用:路程、
3、速度、时间的关系 模拟的应用:鸡兔同笼,纯数学问题与应用问题之间的联系,小学数学中,数的扩展以及相应的运算规则,属于纯粹数学范围,将这些规则和现实相联系,并应用于现实,则是小学应用数学的范围。数学是由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现小学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与此相关的数学思维模式。,应用数学是永存的,如果说,应用数学是永存的,那么数学应用题教学也是永存的。只不过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而已。“谁用的好,谁就赢了”(姜伯驹语)。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最大的进步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后,应用数学的一个进展,是对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建立一个个的数学模型。因此,用建立数学模型的观点加以诠释,是改革小
4、学应用题教学的参照基点,什么是小学数学应用题?,1.算术方法求解(包括一些简易代数的思考);解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用算术方法,目前也使用一些简易的代数思想。2.用自然语言表达,即用文字叙述的问题。西方有时把小学应用题称作“文字题(word problem)”,即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数学问题。文字题需要将自然语言文字翻译为“数学符号构成的算式”,然后再用数学方法求解。,什么是小学数学应用题?,3.具有比较复杂的情景。应用题必须表达一种具体“情景”,无论是体现生活实际的,或者合理地虚拟编制的,都必须反映一种生动的具体情境,不能是纯粹的数学问题。情境往往有一些特定的常识性规律,在解题时需要加以剖析和运用
5、。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应用题”所呈现的情境,应当具有挑战性,不同于课本引进新内容时所呈现的简单情景。,数学应用题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是 20世纪下半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目前已经成为数学应用的基本模式。数学模型,一般地说,乃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实际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符号和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自然数是表述有限集合“数数”过程的 数学模型。加法是“合并”、“添加”等活动的数学模型分数是平均分派物品的数学模型;元角分的计算模型是小数的运算。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是
6、二元一次整数方程;,模式应用:,问:你们学校每个年级几个班?答:2个班;问:每个班大约多少学生?答:40人问:你们学校一共有多少人?答:400多人;问:你们学校有没有两个人是同一天生日的?答:我们班里好像没有的,我要到其他班问一问。数学老师:有,一定有。,应用数学的数学建模,是在狭义的意义下进行的。数学建模,专指对一个个比较复杂的具体情境,建立一个特定的专用数学模型,并用模型来解决非常具体问题。,应用题对应的数学建模,应用题求解与数学模型比较,应用题求解:对于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境,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了解情境 分析数量关系 形式化符
7、号化的结构 用数学方法求解结构中的未知数 验证。,实际情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模型),数学结果,检验数学结果,实际结果,观察、加工、整理,分析抽象,作数学化处理,求解数学问题,结合实际,(5)数学结果合乎实际,数学结果不合乎实际,修正、改进、重建数学模型。,审题,列式,解答,检验,应用题与数学建模的步骤对照,应用题与数学建模的步骤对照,应用题学习是数学建模的基础,每一道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育价值,在于能将情境“数学化”;将文字的表述,转换为数学符号或图像的表示;将蕴藏在情景内的数量关系列为算式;用数学演算求得算式的答案,最终通过检验肯定“解答”的适切性。这些数学活动,为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建
8、模”,做好必要的准备,“问题解决”与应用题教学,成功需要基础,问题解决,回到基础,新数运动,2008,1980,1970,1960,美国式的折腾:,美国数学教育界提出的所谓“问题解决”,专指解决“非常规问题”。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解决非常规问题,没有现成数学问题求解模式可以模仿,需要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数学思维过程。是一个时期数学教育的导向性口号,并非针对应用题改革而提出。,“问题解决”的提出,我国在常规应用题的教学上,成绩很好。例如用分数求解一些现实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问题,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一步或两
9、步应用题,掌握得也很不错。但是,在提出问题,分析发展问题,灵活地处理应用性问题上面,比起欧美诸国的教学,有一些弱点。在非常规的应用问题教学上,我国积累了一些按照问题情景分类的教学。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等,有专门的训练,基本面也是好的。但是,总体上较窄、较难,较偏。,“问题解决”的借鉴与启示,问题解决教学是应用题教学的上位概念。彼此是包含关系。“用问题”的共性,取代了“应用题”的特性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全局性理念;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部分课题。,问题解决,应用题教学,问题解决不能代替应用题教学,问题解决是针对“回到基础”提出来的口号。意思是强调“探究”、“发现”、“创新”。美国又提出“成功
10、需要基础”,又强调其基础了。所以,应用题教学,不能只强调“探究创新”,还要注意“打好基础”。没有基础怎么创新?,问题解决不能代替应用题教学,应用题要不要讲类型?,小学数学应用题可以有三种分类。1.按数学模型分类;随机模型,统计模型;四则运算模型;分数、小数模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二元一次整数方程等等。2.按情景熟悉程度分类。如日常生活情景模型,模拟现实情景模型,科学技术模型等等3.按特定情境的数量关系分类。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流水问题,折扣问题等等,,应用题的分类,是否少了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微积分课程里要讨论瞬时速度问题,切线问题,曲边梯形问题;微分方程课程里有热传导方程,电磁波方程;中学
11、数学也要研究抛物问题、单摆问题、等周问题,投影问题,掷骰子问题等;小学数学应用按照情境内容分类,也是情理之中。,按情境内容分类,不是我们要不要分类的主观决定。数学应用题分类是客观世界不同数量关系的反应。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价格问题 总价格=单价 数量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 利率利润问题 利润=成本 利润率折扣问题 金额=价格 折扣率百分数问题 数量=总量 百分比 这些内容不属于数学范围,但是数学课要教!,应用题的分类与数量关系,科技书有20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2倍还多2本,故事书有多少本?看到“倍”想到“乘”,看到“多”想到“加”。科技书有20本,比故事书
12、的2倍还多2本,故事书有多少本?以情境中的字词为特征来分类是表面的。,要类型,但不要类型化。,按步数分:一步,两步和多步应用题;按内容和难易来分,可分为一般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典型应用题中就有和差问题、和倍、差倍问题;追及问题、盈亏问题、相遇问题,传统应用题的分类,这些分类,都是从教学需要出发的。由易到难,循序前进,总要按部就班地排除一个次序来。因此是教学需要的,有必要的。不过,这种分类不涉及数学应用题的数学本质,学生并不需要知道。对于数学的困难生,为了辨别各种不同的算式,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如果试图通过题型的类别训练达到“机械自动化”的程度,并不能反映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也并能真正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题 本质 数学 建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