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ppt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第九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介绍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规范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三、应急预案编制要点四、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一、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各级政府及部门、重点行业企业针对应急预
2、案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了相关编制指南和规范性文件,规范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和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出台了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城区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南方电网公司制定了中国南方电网
3、公司省(区)电网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制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应急预案编制通则。,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急预案,1.总则 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2.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现场工作组职责、专家组职责3.预警与预防机制 信息监测与报告、预防预警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信息发布4.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程序、信息处理、协调指挥、处置措施、信息沟通、应急结束5.后期处置 善后处理、保险赔付、总结与评估6.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队伍保障、专家保障、装备保障、经费保障7.预案管理 预案演练、预案修订、预案实施8.附件 有关机构、人员、专家联系方式,应急处
4、置措施,风险分析,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1.总则 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组织机构与职责、现场工作组职责、专家组职责3.信息报告与预警 信息报告、预警行动4.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应急程序、现场处置措施、信息发布、应急结束5.后期处置6.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队伍保障、专家保障、装备保障、经费保障7.预案管理 预案演练、预案修订、预案实施8.附件 有关机构、人员、专家联系方式,应急处置措施,危险性分析,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1.总则2.组织体系及职责3.预防与预警 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报告、预警行动4.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响应程序、现场处置措施、信息
5、发布、应急结束5.后期处置6.应急保障 通信保障、队伍保障、应急专家、装备保障、经费保障7.预案管理 预案演练、预案修订、预案实施8.附件 有关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应急救援专家、应急处置措施、危险性分析,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1.总则2.组织体系及职责3.预防与预警 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报告、预警行动4.应急响应 应急程序、应急处置方案5.应急资源数据库6.预案管理7.附件 有关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应急处置措施、危险性分析,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急预案,1.总则 编制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2.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与职责、事故现场工作组职责3.信息处置4.应急响应 应急响
6、应、响应程序、应急结束、总结评估5.应急保障 通信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专家保障、应急装备保障、应急经费保障、应急后勤保障6.预案管理 预案演练、预案修订、预案备案、预案实施7.附件 不同类型事故处置要点、相关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煤矿企业分布情况及联系方式(煤矿企业风险分析),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预案编制编制程序5 应急预案体系6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7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8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9 附件附录A 应急预案编制格式 和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uidelines for enterpris
7、es to develop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work place accidents,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预案体系、应急工作原则2 事故风险描述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 预防及信息报告5 应急响应: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应急结束6 信息公开7 后期处置8 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物资装备、其他9 应急预案管理:培训、演练、修订、备案、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常见问题:过于冗长,叙述
8、太多。1.2编制依据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规、规章,以及有关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常见问题:引用的法律法规太多,条条列举,不简洁。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常见问题:内容概括不全,缺少应对事故的类型和级别。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常见问题:描述太笼统,不符合企业实际。1.5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应急工作原则,内容简明扼要、明确具体。常见问题:过于详细、篇幅太长。,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2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本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常见问题:内容缺少或内容分析
9、过于简单、不全面。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本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常见问题:职责不清,工作不具体,关键内容缺失。,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 根据本单位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常见问题:不知道写什么,缺少内容。4.2信息报告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a)信息接收与通报:明确24小时应
10、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b)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c)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常见问题:内容不全或描述不具体。,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常见问题:相应的内容少,分级界限不清。5.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常见问题:响应程序内容不全
11、,缺少扩大应急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5.3处置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常见问题:缺少内容和指导意见。5.4应急结束 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事故应急结束后应明确:事故情况上报事项,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6信息公开 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常见问题:过于原则,缺少操作性。7 后期处置 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8保障措施8.
12、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应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常见问题:缺少有关应急人员通信联系方式,缺少备用的通信联系方式。8.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常见问题:没有明确专(兼)职应急队伍,没有相关队伍联系方式。8.3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本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常见问题:装备的底数不清,装备清单的要素不全。8.4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
13、、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常见问题:没有根据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明确具体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 针对本单位应急预案,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9.2 应急预案演练 明确本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9.3 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9.4 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单位应急预案的
14、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9.5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生产经营单位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3.处置程序: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4.处置措施
15、: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列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及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2.应急工作职责: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岗位工作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3.应急处置:明确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单位和人员联络方式、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4.注意事项:通常包括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等。,步骤,
16、责任人,处置,某石油化工企业某G罐罐根泄漏着火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编制存在问题,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认识不一致。一是对预案是否包括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一致,二是对预案应规范的环节认识不一致。有的认为应急预案应当贯穿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的内容。有的认为应急预案仅应定位于事发后的应对工作方案,侧重规范应急响应措施,强调怎么做、谁来做等具体问题。预案编制缺乏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基础。由于缺少风险和应急资源现状系统分析,大家互相抄袭,没有结合自身应急资源和周边可以调用或支援的应急资源,提出
17、具体的应对工作方案。应急处置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应急处置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措施是否管用、责任是否明确是决定应急处置效果的关键,也是检验预案是否管用的最重要方面。由于编制应急预案没有对突发事件及其衍生事件进行系统分析,缺乏情景模拟和“底线思维”,又没有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讨论,以致预案中应急处置措施不切合实际,存在单一部门措施多、综合协作措施少。也有的应急预案对应急措施的要求过于原则以至于内容模糊,影响了预案的可操作性。缺乏严格规范的应急预案制修订程序。一是缺乏统筹规划,造成预案重复、交叉甚至冲突,二是缺乏严格的备案评审,造成应急预案相互不衔接,三是应急预案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编
18、制完成后就束之高阁,应急处置仍然按照习惯和经验办理。,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应形成预案体系,互相衔接,并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一)成立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处置重大事故的行动方案,涉及各部门工作职责,需要所有不同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与参与。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制
19、度建设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因此,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应纳入企业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二)应急预案需求分析应急预案需求分析是编制应急预案的依据。没有充分的需求分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不仅是盲目的,而且编制的应急预案肯定不实用、不好用、不管用。应急预案需求分析应全面分析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查询所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现有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准备现状,了解现有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涉及的相关部门情况,查阅相关应急管理资料。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按照责
20、任分工和工作进度要求编制应急预案。,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三)风险分析和能力评估风险分析是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过程。风险分析包括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企业应在危险源辨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进一步分析企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企业应全面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位置、数量、危险特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应急能力评估是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应急资源准备状况的充分性和从事应急救援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评估。企业应从应急组织体系、
21、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与装备等方面,对本单位的应急能力进行客观评估。,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四)编制应急预案在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完善应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组织编写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过程。企业应按照“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针对风险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应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建立相应的应急工作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应针对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改善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系统、补充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等措施和手段,全面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和
22、应急处置能力。,二、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五)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的重点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与职责、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应急响应程序与指挥协调、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应急预案评审通常应由企业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组织,可采用桌面推演的方式进行,根据模拟事故情景对重点评审的内容进行推演,做到责任清晰、程序清楚,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切合企业实际、应急保障到位。应急预案评审应形成纪要,对于存在的问题或不符合内容明确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落实,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信息的内容可以进行必要的处理。应急预案经过评审和修订完善后,由行政主要负责人签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预案 编制 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