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培训方案.ppt
《应急预案培训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培训方案.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写辅导,二八年二月二十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预案编写辅导,内容:一、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二、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四、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五、应急预案应用实例六、物业管理应急预案实例七、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一、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五章的要求-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安全生产法第五章)应急预案的作用与意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体系对发生事故后,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应急预案是法律所要求的企业安全管理的义务,应急预案基础,二、应急预案基础(一)、基于事故理论
2、及事故隐患的特点(二)、防范事故的策略(三)、应急预案的理论基础,应急预案基础,(一)、基于事故理论及事故隐患的特点1、事故4要素人-人的不安全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环境不良管-管理欠缺,应急预案基础,2、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ppt违章操作心理分析.ppt,应急预案基础,3、事故隐患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人、物、环境中潜在的易造成危害的缺陷,它存在于人、物、环境之中,比如生产作业场地的平面和空间布置,机器设备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局部过热、噪声,生产过程中使用、储存的爆炸物质、易燃物质,又如,作业者的心理、生理条件,作业技能、行为等,与岗位资格条件要求不相适应而具有的缺陷,也是容易引发事故的隐
3、患,简单地说,事故隐患就是与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规程、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相违背、相抵触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为主),应急预案基础,3、事故隐患的特点(1)故隐患具有潜在性.从隐患形成到发生事故,中间有一个过程,称为事故发的前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危险的存在,但还不能预知事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阶段为我们治理事故隐患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治理及时、有效,隐患就会被消除或减少其危险性;若是不治理或治理不及时,其危险性就会增大,直到事故发生。(2)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生产活动中的危险仅靠人自身本能是不易感知的,要靠知
4、识、经验和检测手段,才能发现。现代工业中的危险因素,基本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掌握了它的发生、发展规律。问题是.如何使企业的全体员工们掌握。现在有许多人,身在危险环境之中,从事危险性作业而不知其危险,犹如“盲人骑瞎马”。(3)事故隐患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及危害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有些事故隐患只要经过整改立刻就可以消除。比如通道中某地沟盖破裂,行人有跌入地沟的危险,如果将破裂的地沟盖用好的换掉,这个隐患就消除了,又比如某设备缺少防护装置,如果按要求将防护装置安装上,这个事故隐患也就不存在了。有些事故隐患由于受资金或成本限制,一时尚不能消除,需要采取措施,减弱和控制
5、其破坏力。,应急预案基础,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辨识和治理事故隐患是企业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需要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环境,实现事故为零和身心健康的目标。,应急预案基础,应急预案基础,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应急
6、预案基础,(二)、防范事故的策略1、形式逻辑-三E对策1)工程技术预防对策-本质安全化 Engineering(硬件设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与卫生2)预防教育对策-人的素质 Education(员工培训)教育政策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思想支配行动,无知者才无畏)3)管理预防对策-系统调剂 Enforcement-强化对策,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
7、等现象的目的。,应急预案基础,(二)、防范事故的策略2、时间逻辑-三套对策体系1)事前预防(超前预防对策体系)安全技术对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监督和事故预防与控制。2)事中救援(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救援组织、救援机构、救援技术、救援装备、救援物资、救援实施职责、通讯保障体系3)事后处理(事后报告及事后责任追究体系)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追究责任、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未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得到处理不放过;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1、应急系统构成
8、1)应急计划(预案):应急手册、应急报告、联络通讯资料2)应急组织:现场总指挥、相关部门3)应急技术:相关负责人、应急中心、抢险技术装备4)应急设施:通讯器材、报警系统、消防器材、照明器材、医疗急救用品、防护用品5)外援机构:有关专家单位地址、专业机构、消防、医疗、军队等,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2、定义根据重大工业事故预防规程,应急预案定义是:基于在某一处发现的潜在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正式书面计划,该计划描述了在现场及场外如何处理事故及其影响。,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3、目的-1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的排除它们。2)减少紧急事
9、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3、目的-2由于操作、物料、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发生事故的概率有时还比较高,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还存在。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企业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或场所,应事先进行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后的状态定量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实施,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
10、到控制。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使事故局部化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4、依据: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1)事故、灾害类型(如交通事故、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极端气候灾害、自然灾害等);2)物质特性(有毒、易燃、热辐射、爆炸);3)物质规模及作用方式(扩散的计算);4)评估等级,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5、分类-1应急预案从功能与目标上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应急救援方案,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5、分类-1综合预案是总体、全面的预案
11、,以场外指挥与集中指挥为主,侧重在应急救援活动的组织协调。是全面考虑管理者和应急队员的能力和责任,并包括了对紧急情况应急救援体系的预防、准备、现场应急、恢复等过程指导的综合预案。-一定层次上的应急管理方案专项预案(特定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某种特有和具体的事故、灾难风险(灾害种类),如地震、重大工业事故等,采取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减灾、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行动。现场预案则以现场设施或活动为具体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应急预案,如针对某一重大工业危险源,特大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预案要具体、细致、严密。应急救援方案主要是针对些单项、突发的紧急情况所设计的具体行动计划。,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5、分
12、类-2从行政层面上预案可划分为国家、省、市和企业(包括社区)6级。除非出现涉及全国或性质严重的特别重大事故灾难的危急处置情况外,国家预案总体是一种宏观管理,以场外应急指挥为主的综合性预案。省一级预案同国家预案大体相似。市一级预案是整个预案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应既有场外应急指挥,也有场内应急救援指挥,还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和标准化操作程序。所有应急救援活动的责任、功能、目标要清晰、准确,每一个重要程序或活动必须通过现场实际演练与评审。企业级预案大多是一种现场预案,以场内应急指挥为主,它强调具体的应急救援对象和应急活动的实践性。,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6、原则-11)一设一案,每一危险设
13、施都应有一个应急预案;(第二类预案、第三类预案、第四类预案)2)企业与地方(政府)相结合;3)资源保证和充分,人、财、物资源及时到位;4)定期演习,确保预案可行性和适用性;5)宣传与培训,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机构都掌握;6)定期评估,根据情况变化,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改。,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6、原则-2生产安全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相应协调的一个最佳“秩序”状态。所以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日常安全工作的补充,并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应急预案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
14、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还须定期演习、检查和修订制订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做到“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6、原则-2.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一方面:要在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一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一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这意味着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应急预案基础,(三)、应急预案理论基础6、原则-2.2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
15、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根据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使事故局部化)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同时又能及时地恢复生产,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三、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一)、思路1、危险源体系:危险物质、设施设备等2、事故体系:火灾、爆炸、泄露等3、层次体系:集团、厂级、车间(现场)等,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二)、五个运作中心(一)、指挥协调中心(二)、现场处理中心(三)、支持保障中心 1、技术支持 2、医疗支持 3、法律支持(四)、媒体中心(五)、信息管理中心,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四、应急预案的编制
16、技术(一)、编制步骤1、资料收集2、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四级体系:1、预案(手册,综合性描述)1)、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2)、预案的目标3)、应急组织4)、责任:由一系列为实现紧急管理政策和预案目标而制定的紧急情况管理程序组成,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现场应急、恢复的程序以及训练程序,事故后果评价程序等。2、程序(二级文件,核心)1)、内容:行动的目的;行动的范围2)、模式:5W1H-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谁去做who,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如何做how3)、目的:为应急行动提供信息参考和行动指导4)、格式:文字叙
17、述、流程图表、或是二者的组合等3、说明书(三级文件)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4、应急行动记录(四级文件)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作的通讯记录,应急队员进出事故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三)、应急预案的程序结构1、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进行综合描述和说明2、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确认并采取减缓的措施3、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4、基本应急程序:给出事故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5、特殊危险应急程序:针对特殊事故危险性的应急程
18、序6、恢复程序: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四)、三大程序1、准备程序(培训程序、训练演习程序、应急资源评价程序等)2、基本应急程序(核心:报警程序、疏散程序、通讯程序、禁戒和管制程序、医疗救援程序、公共关系程序)3、特殊危险应急程序(行动程序),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五)、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举例)(一)、一般灾害性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品泄漏、火灾台风洪水等)编制方法:1、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2、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生命第一原则、损失最小化原则、及时性、有效性、第一响应等)3、报警与报告程序4、生产和技术处理(停机、关闸、停产等明确的规定)5、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预案 培训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