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之-危险分析、应急处置和应急能力评估.ppt
《应急管理之-危险分析、应急处置和应急能力评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之-危险分析、应急处置和应急能力评估.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分析、应急处置与应急能力评估黄大荣,第一节 危险分析,一、危险分析基本过程,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三个阶段:1.危险识别 物质的危险,设备的危险,工艺过程的危险,人因失误造成的危险2.脆弱性分析 脆弱性分析要确定的是: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根据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事故或灾害发生时,对作业现场及周边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一、危险识别,1,
2、物质危险性2,设备危险性3,工艺过程危险性4,人因失误,(一)物质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2)危险货物分类及品名编号 GB69442005(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4)火灾危险性物质分类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物质危险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未在表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物质危险性的辨识,危险物质的来源危险物质的类别危险物质的性质危险物质导致事故的类型,(二)设备危险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储罐,动力装置,机械加工设备,起重机,运输机械,
3、,设备危险性辨识,工艺设备电气设备特种设备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设备危险性考察,设备设计和制造1,设计资质2,设计文件鉴定3,型式试验4,生产许可证书5,设备文件:合格证,说明书等6,安装,改造,维修专业队伍,设备危险性考察,设备的使用1,核对制造厂提供的文件2,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定期校验,检修记录4,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5,操作人上岗证6,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三)工艺过程危险性,1,原料路线,产品,副反应物,排放物是否属于危险物质2,工艺过程是否属于高温,高压,有毒介质,操作条件苛刻的工艺3,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流量是否难以控制4,是否接近爆炸极限的工艺5,工艺过程超温,超压
4、,防火,防爆,防泄漏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6,工艺自动化是否先进,仪表,传感器,变送器灵敏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方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英国ICI蒙德火灾爆炸与毒性危险指数法日本六阶段法中国石油化工“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四)人因失误,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精神原因学识原因技能原因,人因失误占事故的比例,石油化工80%以上近海石油勘探70%矿山85%钢铁冶金90%,人因失误原因,1,压力:心理,生理,职业刺激如健康不佳,不喜欢的工作,超负荷工作,人际关系不好,家庭困难,怀才不遇,重复性动作疲惫,工作环境恶劣(通风,采光,噪音,粉尘,气味等),人因失误原因,2,人的行为与心理
5、状态人的行为模式(刺激)-(人体)-(行为反应)-(行为完成)生产环节的条件,形成对人感知的刺激,根据人的个性,刺激性承认的动作,语言,表情,思考等的行为反应,然后做出决策,决策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人因失误原因,信息输入失误信息处理失误信息输出失误心理紧张失误,人的行为模型,静态模型:用人体静态测量参数来分析人体动作范围和作业姿势,从而确定在系统作业区域中人的空间适应性和对人因失误产生的影响。动态模型:主要探讨人的协调和控制功能。需要采集的主要参数:人行为的非线性化程度,自适应性,离散性,随机性,对响应的滞后性等。,人因失误的预测,1,数据的获取举例不正确地阅读测量仪表不适当地启闭
6、阀门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检修工作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安装差错,人因失误的预测,人因失误率预测法步骤1,危险性辨识2,定性评价3,定量评价4,提出必要的建议,人因失误的预测,人机可靠性预测荣克(Rook)人因失误预测事故处理过程中人因失误预测状态转移过程中人因失误预测,人因失误的预防,技术措施:计算机控制仪表自动化操作与监控机器人连锁装置报警系统,人因失误的预防,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机构(尤其是监管)组织各种安全检查3E原则: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强制(Enforcement),问题思考,1,物质的危险分析是否全面1)企业没有将所有的危险物
7、质列出2)没有理解危险物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征3)没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危险物质4)企业对危险物质没有标识牌5)临时存放或使用的危险物质,问题思考,2,设备分析1)设备设计的问题无报警装置和制动停车系统,无泄压设施,违规使用专用设备2)设备存在的缺陷陈旧的问题,没有检测和校验,非防爆,静电接地,问题思考,3,工艺因素1)设计没有考虑安全乙炔生产工艺湿法2)危险工艺高温氧化苯酐的生产高温裂解炼油厂3)间隙式生产涂料行业大量的半成品,问题思考,4,人因失误1)目前无人考虑2)如何选择参数3)判断标准4)确定分析模型,二、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结果应提供下列信息:1)受事故或灾害严重影响的区域,以
8、及该区域的影响因素(如地形、交通、风向等);2)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员数量、工种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员情况(如居民、职员,敏感人群医院、学校、疗养院、托儿所);3)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水、食物、供电、医疗)和运输线路;4)可能的环境影响(如水的污染,大气的污染等)。,灾害损失计算,爆炸1,压力容器的爆炸2,蒸汽云爆炸3,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火灾1,池火2,喷射火,灾害损失计算,泄漏1,液体泄漏量2,气体泄漏量3,两相流动泄漏量中毒1,概率函数法毒物浓度计算2,有毒液化气容器破裂时毒害区域估算3,有毒介质喷射泄漏时毒害区域浓度计算,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主要内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
9、脆弱性目标包括人员、财产、生态环境三大类。,脆弱性分析,确定事故潜在影响区域的有效方法后果分析具体包括a.对潜在事故情景的描述(容器破裂,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等)b.危险物质泄漏量的计算(有毒、易燃、爆炸)c.危险物质泄漏后扩散计算d.事故后果影响的评估(毒性、热辐射、爆炸冲击波),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步骤:脆弱区范围的确定脆弱性目标的确定,脆弱性分析,脆弱区范围的确定1,根据各种事故后果模型,用一定范围内的爆炸冲击波超压、热辐射通量、毒物浓度等参数表示事故后果。2,根据火灾热辐射、爆炸冲击波超压和毒物伤害的参考标准,可以算出临界状态(如死亡、重伤、轻伤)的伤害距离,即脆弱区
10、。,脆弱性分析,脆弱性目标的确定1,把计算出的事故后果度量参数与伤害标准结合,从而分析每种事故后果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程度。2,最简便的方法是按最坏情况考虑,即假定在该区域生活和工作的人员都受到事故的影响。,生产企业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表,生产企业脆弱性分析,潜在紧急情况分析 脆弱性分析表的第一列是本单位面临的所有可的紧急情况,包括由地方应急管理办公室所辨识出来的紧急情况。同时应考虑:单位内部和社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历史情况在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本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恐怖活动、公共设施失灵等。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条件
11、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请注意: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技术问题如果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可能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失灵,应急通知系统失灵等。,生产企业脆弱性分析,人的因素如果员工出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是否开展了员工安全培训?他们是否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人的因素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物质滥用,疲劳等。物理因素哪些紧急情况可能是因为设施和建筑物造成的?能
12、否提高物理设施的安全性?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管制因素单位对哪些紧急情况或危害有管制措施?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出入禁区,电力损失,通讯线缆中断,主要天然气管道断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卡,化学品泄漏等。在可能性一列,表明了各类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主观性指标,但是非常实用。可能性等级从分为1到5级,1表示可能性最低、而5表示可能性最高。,三、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最终应提供下列信息:1)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
13、2)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3)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4)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要做到准确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太现实的,一般不必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到对事故或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上,可以用相对性的词汇(如低、中、高)来描述发生事故或灾害的可能性,但关键是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思考问题,1.目前大多企业对危险分析做得比较肤浅,尺度如何把握2.生产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三类危险分析如何衔接3.天灾和地灾及其他不可预测外来影响因素企业如何拿捏4.企业规模大小对危险分析的影响,第二
14、节 应急处置与事后恢复,应急响应,1.应急响应基本任务(1)控制危险源;(2)抢救受害人员;(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应急响应,2应急响应实施2.1事故报警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向有关人员和“119”报警;报警内容: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应急响应,2.2行动过程1)接报(1)报告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危害程度,救
15、援要求(3)派出救援队伍(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5)保持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必要时派出后继梯队增援,应急响应,2)设点(1)位置:上风向,非污染区域(2)地点:尽可能靠近现场指挥部(3)路段:交通路口,以便车辆通行(4)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通讯,水和电等资源(5)标志:指挥部,救援点标志醒目。轻质旗帜以便掌握现场风向,应急响应,3)报到各救援队伍进入现场后,向指挥部报到(1)了解现场情况(2)接受任务(3)实施救援,应急响应,4)救援(1)现场指挥部:a)迅速开通通讯网络b)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危险程度c)制定救援方案d)组织指挥救援行动(2)侦检队迅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危害区域,应
16、急响应,(3)救援队:a尽快控制危险,b伤员脱离危险区域c组织群众撤离,疏散d有毒有害物质的洗消(4)急救医疗队a对伤员简易分类,按类别进行急救和做好安全转送b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提供医学咨询,应急响应,5)撤点a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离开现场或救援后的临时性转移。b各救援队离开现场应经救援指挥部同意。c撤离前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6)总结 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后应做好救援小结,总结经验和教训,积累资料。,应急响应,3.应急响应工作中有关注意事项:1)救援人员安全防护2)易燃易爆场所严禁使用非防爆器材3)妥善处理被污染的衣物4)有毒气体场所,正确使用防毒面具,应急处置,1.事故现场控制与安排应
17、遵循的基本原则1.1快速反应原则1.2救助原则1.3人员疏散原则1.4保护现场原则1.5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原则,应急处置,2.现场控制基本方法2.1警戒线控制法2.2区域控制法2.3遮盖控制法2.4以物围圈控制法2.5定位控制法,应急处置,3.现场事态评估3.1评估事故的性质3.2现场潜在危害的检测3.3现场情景与所需的资源3.4人员伤亡情况的评估3.5经济损失的估计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3.6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应急处置,4.现场处置4.1设置警戒线4.2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4.3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4.4人员安全疏散4.5现场交通管制4.6现场治安秩序维护4.7对信息和新闻媒体的现场
18、管理,事后恢复,1.现场警戒和安全2.员工救助3.损失状况评估4.工艺数据收集5.事故调查6.公共关系和联络7.商业关系,思考问题,1)现场处置:法律法规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即企业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2)报警与事故报告:什么样的事故需要报警,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条件,什么时间什么状况报安监部门3)警戒:如何界定警戒区域4)应急器材:企业如何配置应急器材,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等5)企业在非正常生产状态下怎么办,第三节 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支持保障体系及要求,应急能力作用 高效:快速、效率;有序:强调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指挥、决策和部署;综合:整合各种资源,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定义:主要用于评估资源
19、准备状况的充分性和从事应急救援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并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以便及时提出采取完善的纠正措施。范围:人力、财力、物力、医疗、交通运输、治安、人员保护、通讯、避难场所、人员生活条件、公共设施等各种保障能力,内部应急能力,生产经营单位应考虑下列应急资源: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力量个人防护用品人力资源通讯、联络及警报设备监测和检测设备泄漏控制设备保安和进出管制设备应急电力设备应急救援所需的重型设备各种保障制度,外部应急能力,外部应急力量主要包括城市社区专兼职消防力量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及救护能力专家系统信息资源基础信息资源应急信息资源,国内外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自美国“”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整个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 危险 分析 处置 能力 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