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ppt
《应急救援预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回顾:1 编制“预处计划”的目的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二是在矿井一旦发生事故时,根据预先制定的处理灾害的措施,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险遇难人员,达到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 预处计划的内容包括六大部分:(1)矿井可能发生的各种重大灾害;(2)预防各种重大灾害的措施;(3)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的措施;(4)处理各种重大灾害的措施;(5)处理灾害所必须的技术资料;(6)处理重大事故时有关人员的职责;,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0 绪论一、事故应急救援的经验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2、理总局2002-2006年的统计数字,近5年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近80多万起,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仅工矿商贸企业每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有1万多起,死亡1万多人,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达100多起。尤其是2005年,全国连续发生数起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特大事,已经给我国的社会稳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另外,企业除了在生产经营过程的风险外,还面临其它风险的威胁,如大型设备损坏,电缆被盗导致突发电网事故,石油管线的恶意破坏、运输危险化学品过程的车辆突然倾翻引发的中毒和污染事件、甚至导致引发社会的安全问题,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极端恶劣天气。在2008年春节前夕,恰逢春
3、运高峰,突发的大雪和冰冻,使得贵州和湖北等地的供电系统毁损严重,停电达数日之久,铁路及公路交通堵塞造成大范围车辆和人员滞留,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带来的经济损失达1500多亿元。,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某县的一钻井公司在钻井时发生井喷事故,事故发生后,井队人员撤离现场,在外围设立了警戒线,同时疏散了井场周边居民,但因为大量硫化氢喷出迅速扩散,周围群众未能及时疏散,也未能及时采取点火将高浓度硫化氢天然气焚烧处理的措施,导致并喷事故失控,造成死亡243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大量人员不同程度中毒,10万群众被紧急疏散。分析其客观原因,出于事故发生时间是晚上,视线不好,大多数人已
4、经休息,地处山区,当地的气象条件容易形成低气压,不能将泄漏的官毒气体及时扩散,并且当地农民大多没有通讯工具如电话等,村里又无高音喇叭及时通知村民得到信息。企业、政府在应急方面应从这次事故中汲取哪些教训呢?,分析事故,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事先投有进行过针对油井的风险向当地群众做衬关应急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末能在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政府并积极有效组织群众疏散避陡,最后导致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对于当地政府,未能有效及时地向群众发出警报,组织疏散,接到事故通知后,才仅派出50人;直到24日15:55点火后,才商议大规模搜救,25日6点才派出搜救队伍,这时已发现大量人员死亡。所以,在事故发
5、生后的应急能力不足和救援不当也是导致事故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事故和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沉痛教训和留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事故和事件发生突然,救援不及时,救援的方法不得力,救援资源不充分。导致我国事故频发,伤亡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末形成健全的应急体系、应急功能不健全和应急须案的编制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 概述2.1.1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是指政府或企业为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对危险源的评价和事故预测结果为依据而预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有时也称为事故应急响应计划。主体:政府、企业目
6、的: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依据:危险源评价、事故预测结果性质:是一种方案、行动指南别称: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2 制定预案的必要性(1)制定预案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为有效预防和降低事故的规模和程度,国家在一系列法律、法规中明确指示政府、企业分别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而且有关部门已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对安全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安全考核及检查的内容,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将作为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的条件之一。,三同时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2 制定预案的必要
7、性(1)制定预案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
8、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三条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制定预案是减少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需要 由于危险物料、环境、设施等方面的不安全因
9、素的存在,或人们对危险认识的局限性,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应提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3)制定预案是事故预防和救援的需要 当发生事故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方案指导人们沉着救灾,有序疏散,避免惊惶失措、手忙脚乱。可以降低突发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通过预案的编制,可以发现预防系统的缺陷,更好地促进事故预防工作;2)严密的组织机构及其各类人员明确的职责,使事故发生时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3)符
10、合实际情况的应急程序指导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详尽而完备的作业指导书规定救援人员如何进行具体的工作;4)预案的演练使每一个参加救援的人员都熟知自己的职责、工作内容、周围环境,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熟练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救援行动。,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4)制定预案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管理的需要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早期的亡羊补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方式发展到从事故防范的本质入手,要求主动、协调、综合、全面的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工作从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上来,并且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使安全管理逐渐趋于完善。,对策方式,本质防范,第二章 应
11、急救援预案,总结一下:但是,在目前不能百分之百控制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各种事故预防手段的必要补充,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除了在事故救援中的作用外,还可以在编制和演练的过程中发现事故预防方面的不足,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从而真正达到本质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3 预案的内容 事故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情况;1)地理、气候情况;2)危险源情况;3)本地域或企业灾情预测;4)救援力量分布等。(2)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 1)组织机构的组成,包括各种队伍的编制;2)各类人员的职责。,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3
12、)各种应急程序及其他文件 1)应急程序;2)各种说明书;3)记录表格;4)有关图表。(4)各种制度 1)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制度;2)对预案演练,修改的一些制度规定。,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4 预案编制的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预防工作是事故应急救援的基础,落实好事故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到预先有准备,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及时实施救援。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重大事故的发生一般具有发生突然、扩展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因此决定了救援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
13、原则。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多头领导会让一线的救援人员无所适从,以致贻误战机,失去事故救援的有利时机。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将各部分救援力量迅速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力量,起到“1+12”的协同效应。,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事故预案的作用之一是能够将事故控制在初期,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单位的自救非常重要。因为本单位熟悉自身情况,临近事故现场,利于初起事故的救援,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不能完全控制事故的蔓延,也可以为外部机构的援助赢得时间。所以应坚持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5 预案编制的依据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的依据是: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4、重大事故:是指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重大事故的发生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1)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 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因素之一是有重大危险源存在,因为有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场所就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是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 有些重大事故发生在并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但仍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达到国家规定的重大、特大事故标准。如:宾馆、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也应制定事故预案。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发生重大事故的可
15、能性应根据同行业情况或事故案例去搜集相应的资料来评价。,案例,2000年3月29日凌晨3时30分,河南省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发生火灾,因大门被老板反锁,在里面看淫秽录象的近百人无处逃生,74人被烧死,全国震惊。“天堂”位于焦作市中心东方红广场南侧,案例,2002年12月25日晚,河南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遇难者中男135人,女174人,火灾事故系电焊工违章作业引起的。,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6 需要编制预案的单位或场所(1)可能由危险物质或设备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场所 1)爆炸性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可燃、易燃物质的生产、经营和储存
16、场所,如: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单位的危险品库区、罐区。2)有高压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的场所。(2)可能发生有毒物质泄漏的场所 有毒物质生产、储存、经营场所。(3)容易发生重大工业事故的企业 矿山、建筑施工及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 存、运输等的企业。,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4)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民航(5)无危险物质,但可由活动中的因素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场所 1)歌舞厅、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2)酒店、宾馆等服务场所。3)图书馆、商场、大型超市、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4)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大型活动场所。(6)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场所或单位,第二章 应急救援
17、预案,2.1.7 预案的类型及编写的区别(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事故预案可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事故和灾害类型可划分为:火灾事故预案、爆炸预案、化学品预案、核事故预案、地震预案、洪水灾害预案等等。,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从预案的编写和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范围划分:政府预案和企业预案,也称为场外预案和场内预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3)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我国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5个级别:企业级、县/市级、地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本次讲述编写方法时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即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政府预案和企业预案。(2)政府预案与企业预案的
18、区别 实质上,无论怎样分类,任何事故预案都是事先对突发事故所作的控制和救援方案,因此不同类型的事故预案在整体结构上是相同的,因涉及的范围和具体的救援程序、方法不同,预案的编写也有所不同。,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企业预案实施的指挥中心领导人要求熟悉本企业事故及救援情况,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判明情况,做出反应,积极应对。政府预案实施指挥中心领导人只负责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具体任务是要将各部门调度起来,参加救援。,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区别在于:1)政府预案与企业预案的地位不同。政府的事故应急机构负责的是发生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主要侧重于应急救援的整体实施的部署工作。侧重于宏观
19、方面,是具有指导性的预案。而企业负责的是本企业内部的事故应急救援,企业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所作的预案,即使在周围发生事故时参与其他单位的救援行动,也是在政府的协调下进行的具体行动,企业预案是微观方面的具体方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政府预案编写时只停留在应急程序阶段,不必编写具体应急作业的基层文件,但应对政府各部门编写相应预案做出要求。企业预案应从组织机构到具体应急方法都做出详细规定。3)政府预案是对事故应急的指导性文件,要建立本地域的应急信息系统,以便为救援工作服务。必要时动用国家资源进行跨区救援。,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1.8 预案编制的要求(1)科学性 因科学性较强,需领导与专家
20、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2)实用性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准确、迅速控制事故的作用。,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3)权威性 事故应急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性工作,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制定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还应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并且应到相应政府部门备案,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2 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应急救援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对
21、人类生命和财产的突发重大事故灾害所采取的反应救援行动。应急预案是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完整的系统设计、标准化的文本文件、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和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一般的应急预案,其基本结构可采用1+4的结构模式,即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功能(职能)设置、特殊风险预案、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和保障支持系统四个分预案。,第二章应急救援预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2.1 基本预案 基本预案也称“领导预案”,是应急反应组织结构和政策方针的综述,还包括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和法律依据,指定和确认各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责任与行动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预案的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术语与定义、相关的法律法规、
22、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与环境综述、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培训与演练、与其它应急预案的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等。基本预案是对公众发布的文件。,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2.2 应急功能设置(分预案1)应急功能是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要采取一系列基本的应急行动和任务而变写的计划。,其核心的功能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与紧急公告、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管制、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与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等。这里应明确每一个应急功能所对应的职责部门和目标。,应急功能矩阵,应急功能设置分预案中要明确从应急准备到应急恢复全过程的每一个应
23、急活动中,各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目标,每个单位的应急功能要以分类条目和单位功能矩阵表来表示,还要以部门之间签署的协议书来具体落实。,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2.3 特殊风险分预案(分预案2)特殊风险是指根据各类事故灾害、灾害的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特殊风险分预案是在公共安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按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风暴等)、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火灾、爆炸、管道腐蚀泄漏)、突发事件和突出的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提出针对这些突发和后果严重的特殊危险而制定的专门预案。,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2.4 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 由于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并不能说明各项应急
24、功能的实施细节,各应急功能的主要负责部门,应在执行上述预案中规定责任和任务的详细指导和具体要求。应包括一个在活动中核对职责和任务的清单。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主要是针对每一个应急活动执行部门,在进行某几项或某一项具体应急活动时所规定的操作标准。这种操作标准包括一个操作指令检查表和对检查表的说明,一旦应急预案启动,相关人员可按照操作指令检查表,逐项落实行动。,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回答谁来做、如何做和怎样做的一系列问题。事故的应急活动需要多个部门参加。标准中应明确应急功能,应急功能中的各项职责,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还应在应急活动中的活动内容,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应按照不同的应急活动的过程来描述。
25、,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2.5 支持附件 这部分内容最全面,是应急的支持体系,应急策划中的危险分析、资源分析和化学危险品的一些数据、管理内容、工艺过程、专家库系统等材料都在支持附件中体现。,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3 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 在编制预案时,一个重要问题是预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才能满足应急活动的需求。因为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反映,它的内容不仅限于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还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2.3 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完整的应急预案编制应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要素,即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救援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