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心理分析.ppt
《幼儿绘画心理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绘画心理分析.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宝贝计画培训之 幼儿绘画心理分析,一、儿童绘画心理分析小史,绘画描绘了属于孩子自己的感觉、想法和情绪。大多数的孩子比较自然且自发地运用动作与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非常喜欢画人物,似乎在其图画中蕴含着许多特殊或有意义的含意。,二十世纪初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Freud,S.1965)以意象(image)和心像(mental image),来探讨潜意识的问题和解析梦的寓意。佛氏的学生荣格(Carl Jung)使用曼陀罗Mandala在心理治疗活动,鼓励用绘画的过程来将其內心的情緒、感受表达出來。,曼陀罗Mandala是象征着一种秩序、个体的宇宙和一种自我內在的秩序,整個过程凭借绘画者所使用的颜
2、色来进行分析评估。佛洛伊德和荣格两者特別强调潜意识(unconsciousnes)和象征化作用symbolization的理念。,曼陀罗(mandala),梵文单词,指神奇圆圈,是一种富有象征性的圆与方的形式。在希腊神話与印度瑜伽中,圆圈图形是用来静思打坐的工具。在荣格的无意识原型理论中,这个圆圈象征着心理整体的自性,是一种朝着创生新性格而发展的过程。,曼陀罗是许多文化共通的象征,在圆形当中带有一个四方的结构。荣格认为曼陀罗是成形,变形,永恒心灵的永恒创造,也是一切道路的代表,是通向中心点,通向自体完整化的道路。,在1926年古得那伏佛洛伦斯Florence Goodenough出版了运用绘画
3、评估智力Measurement of Intelligence by Drawing。,他的方式是让孩子画出一个人物画D-A-P,Drawing a Person,依据其所画出“人”的结构部分,如头、手、身体、脚、手指等来计算分数,评估其智力。如画出头部或画好似头部就給一分,有画脚或是画两条似脚的给一分,被认为是画了胳膊、衣服上的钮扣、鞋子等而逐次累积分数以评分。,艺术治疗的理念近代有相当的影响力。1930年代,诺伯格。玛格丽特Magaret Naumburg强调分析analysis和动力dynamic的心理分析傾向,以鼓励通过自发性的绘画加以自由联想并进行解析,借艺术的型式来进行心理分析阐释
4、。,50年代葛拉玛依蒂丝Edith Kramer的理念:艺术创作活动过程本身即具有治疗的效用,个体的身心能获得释放。葛拉玛认为,艺术治疗是一种辅助的工具,艺术创作可以帮助个体发泄其潜意识的问题,消除其队环境防卫性,个体在安全的环境气氛下,其行为将会有所改变。,Naumburg持不同的论点,Naumburg主张:艺术的形式可以作为个体在被观察中对情境的相关事件产生知觉重组的历程,也是个体对整个情境中的关系一种的领悟基础。,巴克Buck,R.C.,1948和哈莫Hammer,1967,1969的学说房子树人HouseTreePerson。绘画中有关个体发展和投射作用的理念,最近三十年,哈莫將房子树
5、人HTP的理念应用在诊断个体绘画的投射作用,他的方式是要小孩画出一个房子、树、人等图形。,巴氏理念中,绘画人物的呈现,可以探讨其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以及其态度,房子则象征着其个人生活环境的感受,树关系着个体自我成长的意义。因此HTP房子树人的模式是首先以人物画为心理学的投射测验工具之一。,一些学者研究儿童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验证已经建构好了的观点。皮亚杰(Jean Piaget)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仅仅关注儿童画的某个方面,对结果的解释也是为了支持自己提出的儿童智力和逻辑发展理论。,绘画本身并没有吸引皮亚杰,皮亚杰也没有把视觉艺术作为成人艺术成就的一个领域来看待。凯伦玛考文(Karen Macho
6、ver)对心理动机学有着深刻的洞察,她把儿童画作为一种“身体形象”或者“内部自我”的投射测验来分析。在他们的研究中,绘画仅仅是支持他们提出的儿童心智理论的一个佐证而已。,心理学的理论背景瑞士皮亚杰的精神发展学说皮亚杰以儿童的思考与精神的构造为前提,提出了精神发展学说。皮亚杰将07岁的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思期(711);形式运思期(1115)。皮亚杰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罗恩费尔德等学者的绘画发展阶段论奠定了心理学基础。,罗恩菲尔德的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维克多罗恩菲尔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宾州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是进步美术教育运动的核
7、心和领导人。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的美术是儿童心智成长的一种反映,当他们的智力、认知有所改变时,儿童美术随之改变。因此,他将儿童的美术创造与智力和为一体做观察研究,总结了一套相当系统的描述儿童各个时期的绘画发展历程。,他将儿童美术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期(2岁至4岁)自我表现的阶段;图式化前期(4岁至7岁)首次表现尝试;图式化时期(7岁至9岁)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阶段(9岁至11岁)写实的开始;推理期(11岁至13岁)拟写实阶段;青春危机期(13岁以后)决定时期。,准备阶段(02岁)美术始于感觉与环境的首次接触和儿童对这些感觉经验做出的反应。触摸、感受、看、听、嗅是美术活动的基本背景。涂鸦阶段(
8、24岁)此时期的涂鸦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未分化涂鸦、经线涂鸦、圆形涂鸦、命名涂鸦。,未分化涂鸦:无控制的涂抹,满足动觉经验 经线涂鸦:重复性运动的控制,手眼的协调性增强 圆形涂鸦: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协调性增强 命名涂鸦:认识到绘画形象与外界之间存在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现实初步的手脑眼的整体协调,前图式阶段(47岁)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生活,画面形象呈几何形组合,透明或X光画表现所知的存在,为表示自己的感觉,常夸张重要,忽略次要。,这时期的绘画特点列表如下:形象均呈几何形,当部分脱离整体时,即无法辨认。发现绘画、思想和实际间的关系。图画成为儿童沟通的工具。因为不断追
9、求新观念而时常改变绘画的形体。会画方形、然后会画三角形。,人物开始时会画头足形人逐渐增加人体其他部分及细部,表现方式经常改变空间形象散乱没有空间次序,无空间关系会转动画面绘画,色彩与实物固有色无关,凭感情用色设计无装饰意图,图式阶段(79岁),此时期的儿童用几何线条的图式来表示视觉对象,并重复出现,但有时会因特别经验而改变,画面有明确的空间秩序。,用图式来表现对象,此图式会重复出现图式会因特别的经验而改变发现人与环境的明确概念使用几何线条来表现形象,人物有明确的人物概念及表现,重复出现人物形象。会以省略或夸张改变符号,来表现某种经验。无一定比例,视情绪而定。空间会用基地线表现空间。画面形象无重
10、叠关系,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主观经验表现:展开式、平面与垂直混合表现、X光透视画、不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色彩注意用色与实物的关系。常对同一物体施同色。会因情绪改变固定颜色。设计缺乏有意识的方式。会因重复得到装饰效果。,写实萌芽阶段(911岁)此时期的绘画表现开始脱离了几何线条的程式化图式,转向自然描绘,出现了透视,能表现重叠形式。线条更具现实性。,拟写实阶段(1113岁)儿童的绘画从自发的艺术活动过渡到理性活动,注意比例、明暗、透视等,试图精确地表现事物,自我批评能力增强。,儿童的绘画的发展状况,反映智慧成长、感情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这七个方面评量儿童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绘画 心理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