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第四章 血液循环.ppt
《生理第四章 血液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第四章 血液循环.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一)心动周期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二)心脏泵血过程心室收缩期 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 2.射血期心室舒张期 充盈过程 1.等容舒张期 2.充盈期 3.心房收缩期,1.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心室肌开始收缩 室内压 房内压 房室瓣关闭,但室内压仍然动脉压动脉 瓣关闭.用时0.05s。此期室内压急剧升高。,(2)射血期 1)快速射血期:心室肌继续收缩室内压动脉压 动脉瓣开放射血量占总射血量70,用时0.1s;2)减慢射血期:心
2、室收缩末期心室收缩力小 射血速度,射血量占总量30%,用时0.15s,2.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关。用时0.06s0.08s。此期室内压急剧下降。,(2)心室充盈期 1)快速充盈期:心室进一步舒张 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开放 血液快速入室(心室的抽吸作用)。充盈量占总量2/3,用时0.11s。2)减慢充盈期:房-室压力梯度减小充盈慢。用时0.22s。3)房缩期:心房收缩,充盈心室占总量1/3,用时0.1S,二、心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输(排)出量 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血量。(搏出量)6080 ml,左、右室相等。,2.每分输出量 1)每分
3、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安静:每分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56L/min,(四)心泵功能贮备(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增加 而增加的能力。运动:25-30L/分,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一)搏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前负荷大,静脉回心血量多,心肌自身调节,搏出量心输出量 2.后负荷:指动脉血压 当大动脉BP 射血阻力大搏出量 心输出量;而BP,搏出量心输出量;则有利于心室射血,3.心肌收缩力 加强搏出量心输出量 减弱搏出量 心输出量(二)心率的调节:一定范围内,心率60180次/分 心率心输出量 心率过快180次/分舒张期明显变短 充盈量搏出量心输出
4、量心率过慢40次/分舒张期过长因充盈量已达极限,不能再增加充盈量心输出量,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生理特性: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收缩性,一、心肌细胞分类分:工作细胞:心室肌细胞 心房肌细胞 特点: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细胞:窦房结P细胞 房室结 房室束 浦肯野细胞 特点: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及其形成机制心脏各部位不同类型的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房室束,(一)工作细胞 的跨膜电位 及其形成机制(心室肌),iNa+,iCa2+,iK1,iK1,iK,ito,1.静息电位:90mV 主要是K外流。2.动作电位:分5个期(1
5、)去极化过程:0期:静息电位-90mV.阈电位-70mV,膜内电位9030mV左右,Na+内流。,(2)复极化过程: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Ca2+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3期:0mV-90mV,Ca2+通道关闭,K+外流。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Na+-K+交换;Ca2+-Na+交换:,(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1.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If的离子电导,IK的离子电导,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90mV,If递增,IK递减,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AP波形及0、1、2、3期离
6、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4期自动去极化慢。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一个起搏电流。,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70mV,-70mV,阈电位,2.窦房结P细胞的动作电位 跨膜电位特点如下: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Na+内流0期去极化幅度小(0mV),速率慢,Ca2+内流无复极1期和2期;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0.1V/s);两个起搏电流。,窦房结细胞AP的离子基础,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起搏电位的离子机制,IK复极初期激活,IK通道时间依从性失活引起K+外流进行性衰减;4期前半部分还有If激活,后半部分Ica-T激活,Ca
7、2+内流;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Ica-L激活,形成AP上升支,0,3,4,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生理特性: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收缩性(一)兴奋性:1.心室肌兴奋时的周期性变化,有效,相对,超常,AP,收缩,绝对,局部,(1)有效不应期:膜内电位从-70mv+30mv-60mv 兴奋性=0(2)相对不应期:从-60mV-80mV,0正常(4)静息期:膜内电位恢复-90mV 兴奋性=正常,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有效不应期长,延续到舒张期开始后,2.期前收缩:在心肌有效不应期后,受到人工 或病理刺激,心肌会产生一次提 前的兴奋和收缩。-早搏3.代偿间歇:在期前收缩之后有一
8、个较长 舒张期。,(二)自律性:心肌细胞无外来刺激自动产生 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只有自律细胞才有自律性。)衡量自律性的指标:频率频率:每分钟心肌自动兴奋的次数(心率),1.心脏的起搏点 自律性的高低:窦房结约为100次/分 房室交界约为50次/分 房室束约为40次/分 浦肯野纤维约为25次/分,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控制心搏的节律称窦性心律。其他自律组织为潜在起搏点。病理情况下,由其他自律组织控制心搏的节律 称异位心律。(结性心律),(三)心肌的传导性:1.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左、右心房肌(0.4m/s)优势传导路 房室交界房室束 浦肯野纤维(4m/s)心室肌(1m/s)。,
9、窦房结,2.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的特点,房室束,房室交界,二快一慢:心房快 房室交界慢 心室快房室交界速度最慢称房室延搁 房室延搁意义:可避免房室收缩出现重叠;但容易产生传导阻滞。,兴奋从窦房结开始传导到心脏各处所需的时间(s),四、心肌收缩性:特点:1.依赖于细胞外液Ca2+:2.同步收缩电突触:闰盘结构 3.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三)心音,心音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心室收缩期开始 心室舒张期开始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特点 音调低、音调高、持续时间 长 短,四、体表心电图(ECG)1.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08.11s0.25mV,.12.20s,.05.25s,0.10
10、.8mV,.06.10s,2.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心房AP,心室AP,P波:心房去极化;QRS波: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PR间期:正常用时0.12S0.20SQT间期:正常用时0.36S0.44S ST段:应与基线平齐。心电图记录的整个心脏的生物电变化。,第三节 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解剖特点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大动脉2.分配血管:中动脉(中A),3.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 4.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5.容量血管:即静脉血管,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 1.定义: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单位:Pa(牛顿/米2,N/m2);mmHg 1mmHg=133Pa=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