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ppt
《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第01页,输血不良反应,概念: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因血型抗原系统复杂。其次是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细菌污染,空气栓塞等。,第02页,输血不良反应分类,即 发 反 应 迟 发 反 应,免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疫 过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性 溶血反应 输血后紫癜反 输血相关的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应 急性肺损伤 同种异体免疫,细菌污染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非 循环超负荷 血栓性静脉炎免 空气栓塞疫 出血倾向 输血相关性疾病性 枸橼酸中毒反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应 电解质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第03页,一、引起发热性
2、输血反应的常见原因是什么?,1、非免疫性反应:能够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药物中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等。尤其是细菌性热源,其内毒素致热作用最强。2、免疫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合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抗体有关。有人发现54%的发热反应受血者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反应呈阳性,输血次数与阳性反应率呈平行关系。由于多次接受输血,受血者血中产生白细胞与血小板抗体,再次接受含有白细胞血液成分的输血,则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使白细胞、血小板溶解,释放热原,导致发热反应。其发热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输入血液成分中白细胞数量有关。3、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输血反应等早
3、期或轻症也可表现为发热,要加以鉴别。4、目前血站提供的血液全部经滤除白细胞,发热反应明显减少。,发热反应,第04页,二、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有何临床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1、临床症状: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出现畏寒、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部分受血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血压多无变化,30分钟至2小时后症状渐缓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2、治疗:(1)当有发热先兆,出现寒战时,应立即停止输血,但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给予对症治疗,用镇静解热药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等。(2)严重者进行物理降温,伴紧张或烦躁者可口服苯巴比妥。(3)要密切观察病情变
4、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1次。3、预防:采、输血器具和血液成分制剂的制备过程要做到无热原;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要选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第05页,一、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与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1、原因:(1)过敏体质的受血者,平时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尘埃、虾蟹、鸡蛋等,特别是输血时血浆中含有变性血浆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2)献血者对某些物质过敏,并已产生抗体,随血液输注给受血者,当受血者接触到相关过敏原时,即可发生输血反应;或献血者血液含有高效价的HLA抗体,如将其血液输注给受血者,也可使受血者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3)多次输血使IgA缺乏的受血者对献血
5、者血浆的IgA产生类特异性抗一IgA,当再次输血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2、症状: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一般不发热;较重者可有发热,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面部和眼睑结膜充血,口唇增厚感;喉头粘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发生过敏性休克者,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死亡。IgA缺乏者如有高效价抗一IgA存在,仅输入48ml血液,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第06页,3、治疗:(1)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用抗组胺类药物如非那根、苯海拉明或糖皮质激素等即可消退。(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
6、输血,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1.5ml。(3)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抢救,包括使用肾上腺素、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液等。如发生严重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须实行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4)IgA缺乏者输血过敏反应虽很少见,但这种反应发生迅速而严重,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4、预防:(1)对有过敏史的献血者进行筛除。(2)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30分钟,口服抗组胺药物。(3)IgA缺乏需要输血者,应选择洗涤红细胞。,第07页,一、什么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其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什么?,1、受血者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种抗体的献血者血浆,使献血者红细胞或和自身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
7、的不良反应。2、溶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1)输入不相容红细胞的量。(2)血浆中抗体效价和激活补体的能力、补体的活性。(3)抗原的特性(红细胞膜上抗原决定簇的数目)。(4)抗体特性(IgM抗体多造成血管内溶血,IgG多导致血管外溶血)。(5)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6)输血速度。,溶血反应,第08页,二、如何判断受血者已经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受血者即可出现寒战、高热、腰部疼痛、面色潮红、尿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或手术全麻状态下受血者发生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手术野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应考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第09页,三、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实
8、验室应做哪些检查?,1、核对献血者的血样、受血者的血样和血袋标签的血型是否一致。2、立即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后观察血浆颜色,溶血后游离血红蛋白立即升高,1-2小时达高峰。3、用输血前、后血液标本复查ABO血型与RhD血型、抗体筛查,并分别与血袋内剩余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4、收集受血者输血后第一次尿,肉眼及生化测定游离血红蛋白及尿胆元。5、血浆结合珠蛋白与间接胆红素测定。6、溶血反应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7、立即对受血者血样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8、立即将受血者血液做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红细胞碎片。,第10页,四、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一旦确定应迅速采取哪些救治措施?,急性溶血
9、性输血反应死亡率很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在治疗上,积极预防和治疗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抢救溶血性输血反应成功与否的关键。1、发现和怀疑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路,密切观察受血者的脉 搏、呼吸、血压和体温,尿量和尿色,注意有无出血倾向等。立即采集受血者血样标本(抗凝和不抗凝),连同所剩的剩余血送输血科(血库)进行复查。2、迅速补充血容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如发生肾功能衰竭应限制液体输人量。3、贫血严重者,应输O型洗涤红细胞。4、严重溶血反应,应尽早实行换血疗法,换血量的多少应根据病情轻重或误输异型血量多少而不同。,第11页,5、尽早利用
10、利尿药物:如静脉注射利尿酸钠2550mg或呋塞米2040mg等,每日12次。6、应用碱性药物:在利尿基础上加用5碳酸氢钠溶液l00ml250 ml。7、预防DIC发生:除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外,可静滴潘生丁400600mg,可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先静滴4000U,以后1500Uh,维持624小时,但有出血危险性。8、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减轻输血反应症状,防止过敏性休克,静滴氢化可的松300600mg或地塞米松1030mg。9、其他治疗:为预防肾功能衰竭可用扩张肾血管药物,如静滴多巴胺或苄胺唑啉。,第12页,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1.症状和体征 常在输血后16小时内,突然寒战、发热、咳嗽、哮喘、呼吸
11、急促、发绀、血压下降。肺部听诊两肺均可闻及吸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湿润,但无心力衰竭。2.诊断(1)输血后立即出现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并可排除急性左心衰竭。(2)献血者和受血者有多次妊娠或输血史,尤其是献血者3次妊娠史。(3)患者动脉氧分压降低,肺楔压正常或降低,中心静脉压正常。(4)献血者或受血者血清抗-HLA或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阳性;或献血者血清淋巴细胞毒实验阳性。,第13页,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3.治疗 本病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如能及时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2496小时内临床症状和病理生理学改变都将明显改善。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81%患者X线所显示的肺部浸润
12、在4天内消退。约有20%患者,其低氧血症和肺部浸润可持续7天以上。(1)发生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给氧或机械通气。(2)应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滴氢化可的松2004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3)静注里尿酸钠或呋塞米(4)应用抗胺药物,第14页,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4.预防(1)浓缩粒细胞输注时,一定要慢速滴注,密切观察。(2)受血者血中有抗-HLA抗体者,需要输注全血或浓缩粒细胞时,应选用HLA相容的献血者。(3)3次妊娠的女性献血者,一般不作为全血、血浆及单采血小板供者,除非HLA和粒细胞特异性抗体阴性。(4)有多次输血史或3次妊娠的女性受血者,需要输血,尤其是需要输注浓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输血反应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