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汉字与书法之一.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汉字与书法之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汉字与书法之一.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课汉字与书法,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书艺历程,导入,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它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篆刻艺术。,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陶器上的符号,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陶器上的符号,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陶器上的符号,甲骨文,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3.用燃炽的
2、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各种形状的 裂纹。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钻凿卜骨的工具,占卜龟甲正、反面比较图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众人协田”牛骨刻辞,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上面刻有“王令众人协田”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甲骨文,商代狩猎甲骨文,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四条,背面2条,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商王征伐牛骨刻辞,这块牛骨上
3、的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方国之一)的内容。目前刻有“鬼方”的甲骨仅有三片。这一片是其中之一。,甲骨文,刻干支表牛骨,这块牛骨长约22.5厘米,宽66.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代以干支记日,这种计时方法被后代延用。,甲骨文,商代甲骨文中车、舟的象形字,商代甲骨文所见农具,商代甲骨文所见主要谷物,商代甲骨文所见武器,商代甲骨文所见刑罚,甲骨文字体现的刑罚举例,甲骨文,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象形字”“会意字”举例,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车”,甲骨文,甲骨文中的“齿”字,甲骨文,甲骨文中的“男”字,甲骨文,甲骨文中的“年”字,甲骨文,甲骨文
4、中的十二生肖,甲骨文,甲骨文与今天文字对照(注:此面甲骨文,下页今天文字),甲骨文,渔家乐舟来去生鱼酒归莫问方出射鹿月明古人而自鸡不学川朋为今用洋中百花齐放鸟山幽门老西陈出新东雨又,甲骨文,西周建立前,周人占卜甲骨,主要在陕西岐山(即周原)出土。现在已发现甲骨约一万七千多片,有刻辞的甲骨二百九十片左右,共九百多字。它们为西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甲骨文,毛公鼎 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鼎高 53.8 厘米,口径 47.9 厘米。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 32行、497 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铭文,金文,大盂鼎铭文,大盂鼎,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
5、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鼎高101.9厘米,立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能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对待,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大盂鼎铭文是史学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金文,散氏盘,散氏盘铭文,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清朝康乾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
6、57字,记述了散国与矢国两个诸侯国之间移付田地的契约,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金文,书同文,秦朝统一文字(以“马”、“安”两字为例),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隶书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睡虎地秦简为研究隶书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书同文,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秦琅邪刻石,书同文,甘肃武威汉简(隶书),书同文,汉字的演变(以“鱼”字为例),汉字的演变,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返 回,返 回,书艺历程,秦琅邪刻石(小篆),秦始皇在位期间,五次巡视各地,七次刻石,包括绎山刻石、琅邪刻石、泰山刻石等,现保存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以及后
7、人的一些拓本、摹本。,秦小篆和汉隶书,秦绎山刻石(小篆),秦小篆和汉隶书,秦泰山刻石(局部),秦泰山刻石邮票,秦小篆和汉隶书,汉代蔡邕熹平石经(隶书),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石刻,立于东汉洛阳城南郊太学。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等人正定儒学经书文字,汉灵帝命蔡邕等人书写经书并刻于碑石,至光和六年(183年),历时9年,刻成46通碑,均为隶书体。汉末战乱殃及太学和石经,故少有整石存在。自宋代以来,时有残石出土。,秦小篆和汉隶书,东汉合阳令曹全的墓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年藏入陕西省博物馆碑林。此碑独树一 帜,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
8、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实为汉隶中的奇葩。,东汉曹全碑(隶书),秦小篆和汉隶书,此碑立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522年),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中,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北魏张猛龙碑(楷书),秦小篆和汉隶书,北魏石琬墓志(局部),秦小篆和汉隶书,“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像,王羲之故居洗砚池,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王羲之故居洗砚池一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故居纪念馆,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临钟繇书宣示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兰亭:在浙江绍兴市西南的兰
9、渚山下。现存建筑和园林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后移此重建的。1980年曾全面整修。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这里书写的。,鹅池,曲水,“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此碑碑文为清康熙帝亲书兰亭序,碑亭,“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褚遂良摹本,“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虞世南摹本,“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 冯承素摹本,“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长风帖,“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寒切帖,“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孔侍中帖,“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游目帖,“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法度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10、。,黄庭经,黄庭经 换鹅图,“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古诗四帖传为张旭所书。纸本,草书,写于五色笺上,共40行。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张旭古诗四帖,隋唐时期的书法,张旭,字伯高,吴县(江苏苏州)人,唐开元年间曾在常熟任县尉。唐国史补等史书记载,他性嗜酒,常喝得酩酊大醉,醉后呼叫狂奔,然后挥笔写字,有时竟用头发沾着墨汁疾书,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飘逸万态,以为有神力相助。常熟人民为了纪念张旭,直到今天,城内东门方塔附近还保留着一条“醉尉街”。旧时,城内还曾建有“草圣祠”,祠内的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
11、杯”,表达了邑人对这位“草书之圣”的深深崇敬。,张旭终年帖,隋唐时期的书法,张旭十五日帖,张旭肚痛帖,肚痛帖,传为唐张旭书。草书6行,共30字。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隋唐时期的书法,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饮中八仙歌,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唐韩愈,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怀素(737799),俗姓钱,湖南零陵人。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所谓“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
12、,醉后“草圣欲成狂便发”,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着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为大器的奥秘所在。,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书蕉图(国画),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自叙帖(之一),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小草千字文,贞元十五年(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84行1045字。明人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
13、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隋唐时期的书法,怀素自叙帖(之一),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字。原迹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由此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隋唐时期的书法,草书歌行 李白少年上人号
14、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 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 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 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 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 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 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公孙大娘浑脱舞,隋唐时期的书法,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55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他历经陈、隋、唐三个朝代,在隋时书法就很有名,曾任太常博士;唐高祖即位,官给事中,与裴矩、陈叔达共同编
15、纂艺文类聚。唐太宗时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明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从摹体中脱出,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的风貌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隋唐时期的书法,欧阳询化度寺碑,隋唐时期的书法,欧阳询皇甫诞碑,隋唐时期的书法,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奸臣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真卿抗贼有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历史 必修 汉字 书法 之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