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件:科学课型的探索.ppt
《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件:科学课型的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件:科学课型的探索.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课型的探索,与其抱怨 不如改变,1、教材培训,2、仪器、实验技能培训,3、集体备课,4、电子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实验为主:机械,观察为主:动物王国,资料为主:科技与未来,新授课,一般的课型,1、单元前置探究课,2、新授课,3、单元生活探究课,我们探索的课型,单元前置探究课提出的背景,1、实验材料不足:关键不在于常规仪器不足,而在于生活材料不足,溶解:高锰酸钾、面粉、粉笔末、奶粉、油、沙子等,准备不足,影响实验,很容易回到原来的教师“做科学”,学生“看科学”的老路上去。,2、缺乏相关的实验技能,实验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单元前置探究课提出的依据,2、青岛版科学高年级单元
2、准备的启发,3、苏教版科学技能培养课的启发,4、问题解决的结果,1、青岛版科学每课都有活动准备板块,单元前置探究课的内容,1、探究点的培养: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确定要培养的点:可以是方法能力,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等等。,2、预习本单元的内容,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课前并对相关问题做资料上的准备。,3、分组准备每课的活动材料,具体到谁带什么,什么时间带,保证上科学课时,带全带足活动材料,实验能正常开展。,单元前置探究课的目的,1、让学生做到会学习。具备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科学的品质。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3、让学生做到能学习。具备学习科学的物质基础,
3、使学生能有条件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能做到真刀真枪的学科学。,2、让学生主动的学习。通过让学生预习本单元的内容,能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对相关问题作准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单元前置探究课的实施,一、关于探究点的培养,1、探究点的确定。教师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根据本单元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整套教材的理解,对探究点的培养做一个整体规划。,2、探究点的依托点或切入点。不可以与本单元的内容重复,最好也不要与整套教材的内容重复,3、时间:探究点的培养是单元前置探究课的重点内容,约占25 分钟。,单元前置探究课的实施,二、关于本单元的预习,1、预习:分小组让学生简单预习本单元的内
4、容,并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交流:班级交流提出的问题,如果是与本单元内容无关,且很简单,现场解决,如果是与本单元内容无关,且有研究价值的,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如果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内容,留作悬念,到学习新课再研究。并对相关问题作好资料上的准备。,3、时间:本环节大约用5-8分钟,如果学生的问题过多来不及交流,可把问题课下交给老师,以便老师备学生。,单元前置探究课的实施,三、关于活动材料的准备,1、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列清本单元每课所需要的学生应准备的活动材料名称、数量、时间及何人准备。,2、学生分小组对每课活动材料准备进行分工,并把表格填写好,如果时间不足,课下可以填写,由小组长保管好表格,并监
5、督本小组同学及时带相应的实验材料。,单元前置探究课的案例,案例一:,三年级第一单元 科学在我们身边,1、探究点:让学生认识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流程:孩子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问题被老师留下、去同学家、出其他事了等猜想打电话问,亲自去找设计方案打电话没有找到,去学校找动手操作在路上和同学一块在看一个商店的产品促销活动结果告诫孩子放学按时回家拓展,2、预习:略,3、活动材料准备,单元前置探究课的案例,案例二:,1、探究点:认识对比实验的特点,通过两个同学比赛跳绳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比赛要公平,必须做到:同时跳,跳同样的时间等(相同条件)人不同(不同条件)让学生明白: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被比较的点),
6、其他相关条件控制好相同。,四年级第,2、预习:略,3、活动材料准备,单元前置探究课的案例,案例三:,1、探究点:让学生认识归纳法动物王国,轮船,电视机,钢笔,电冰箱、文具盒、电饭锅、木筏、尺子、洗衣机、橡皮、电热水器、笔记本、快艇,四年级第,2、预习:略,3、活动材料准备,单元前置探究课的案例,案例四:,星座观察技能培养,1、观察的时间2、观察的地点3、南北天的界定4、南北天的方向:南天(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北天(上南下北,左西右东)5、星座6、不同季节南北天典型星座的特点,案例五:,单元前置探究课的案例,五年级第物质的变化,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以学生熟悉的纸为载体,初步感知要学习的新内容:你
7、有哪些办法可以改变纸?哪些只是改变了纸的形态,哪些改变还产生了新的物质?(蜡烛的变化)哪些改变可以恢复到原来,哪些不能恢复(食盐和水泥)如何防止纸吸水(铁生锈),1、探究点: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内容,2、预习:略,3、活动材料准备,案例六:,单元前置探究课的案例,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借助已学过的实验,用“把(通过)发现说明”的句式训练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新授课,探究式教学一般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分析数据获得结论拓展延伸,新授课的实施,注意“三动”,1、自动: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调动已有经验有根据的猜想能力。,2、互动:即设计方案、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师 培训 课件 科学课 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