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教学设计课件.doc
《《树叶》教学设计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叶》教学设计课件.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树叶教学设计课件 树叶教学设计课件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长、兴、虫、当”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感受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的快乐,养成敢于想像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乐学新知。1、秋天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天,大树妈妈为它的孩子们树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在黑板上贴上大树妈妈),大家都纷纷赶来参加。(将书上插图改造为动画,并配上音乐。)瞧,谁来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分别贴上小虫、鱼儿、鸟儿。)多热闹呀,同学们想参加吗?走,让我们也一起来参加吧!2、揭示
2、课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急切地想学习文本。)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并划出会认字和会写字,再与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2、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去掉拼音认读,通过开火车读。3、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4、交流识字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形成生生互动,让他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5、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6、四人小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一评,读得好不好,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7、赛读,评评谁读得
3、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三、情趣交融,品读课文。1、品读课文最后一句: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1)师问:大树妈妈开的聚会,谁大家的欢迎?你从哪句知道?(2)树叶说的“大家”和“我”各指的是谁?(3)小组合作朗读,把树叶的高兴的心情读出来。(4)指名读,全班评议。过渡;树叶能得到大家的喜爱,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你能找出说明大家喜欢树叶的句子吗?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第14句,理解“长”、“落”、“飘”、“飞”的用法。(1)树叶和谁都交上了朋友?让四名学生上黑板在树枝和小动物旁边贴上树叶,要贴在恰当的位置上。(2)教师逐个问
4、贴画的学生:树叶是怎样来和它交朋友的,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课件分别演示树叶的“长”、“落”、“飘”、“飞”)能换别的词吗?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品读句子“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扇子。”师:大树妈妈有许多的孩子树叶,当秋风吹来时,树叶便轻轻地摆动。(课件演示,秋风一吹,树叶摆动。)(1)你觉得树叶像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2)书上怎么说?你觉得像吗?(3)指导朗读。师:树枝把长在树上的树叶当扇子,用它扇起阵阵轻风,多么惬意呀!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读出你的感受学生自由读,分男女生读。4、品读课文24句。师:树枝和树叶做了好朋友
5、,小虫、鱼儿、小鸟也想和它做朋友。(1)它们三个,你喜欢谁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再把句子读给朋友听。(2)朋友之间说说你把树叶当作了什么?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3)请几位小虫、鱼儿、小鸟上台来说说与树叶交上朋友的感受。如:小虫:和树叶交上朋友,我就有被子盖了,多暖和呀!(4)再读句子,让小虫们、鱼儿们、小鸟们读出自己的心情。(让学生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真切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再通过朗读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四、认识省略号,拓展思维。1、师:除了小虫、
6、鱼儿、小鸟外,其实还有许多别的小伙伴与树叶交上了朋友,作者没写完呢!因此用了个省略号。2、到底还有谁与树叶交上朋友呢,你能仿照课文说说吗?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出示:树叶落在地上,树叶漂在河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1、大树妈妈的这次聚会,让树叶与大家交上了朋友,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快乐与方便,也给美丽的秋天增添了许多生机与美丽。2、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把秋天里树叶的美记在心里。3、出示动画课件,学生随课件背诵全文。六、引导拓展,情趣升华。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秋天里树叶的美。其实,秋天除了树叶之
7、外,还有许多的美景。课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书本中去与它们交朋友吧!(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树叶教学设计课件2【教学目标】1、认识“长、它、当”等九个字,学会一个新笔画竖提,会正确书写“长、虫、兴、当”四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树枝拿它当扇子、小虫拿它当被子、鱼儿拿它当花伞、小鸟拿它当风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和本课的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设计流程】一、猜谜导入新课师:有一种东西,树木是它的妈妈,树枝拿它当扇子,小虫拿它当被子
8、,鱼儿拿它当花伞,小鸟拿它当风筝,你们说它是什么?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标出生字词。2、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不会读的生字词。3、认读生字卡片。先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听,如果发现读错,以“请你跟我读”的形式帮助纠正读音。5、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想。三、细读课文,整体感悟1、再听老师或录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标出有几句。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练习朗读,并想想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4、小组合作学习:先把自己读得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再说
9、说自己明白了什么。5、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板书:树上树枝扇子地上小虫被子河里鱼儿花伞天上小鸟风筝6、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7、发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师:大家想一想,树叶还会去哪里,被谁当成什么呢?通过“树叶来到_,_拿它当_。”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四、合作识字,指导书写1、让学生去找自己的伙伴,互相认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记字,并给生字组好词,老师在旁巡视,并加以指导。2、让学生自荐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同学识字。例:我喜欢这个“河”字,我把它分成两部分来记,左边是“氵”,右边是“可”字,合起来是“河”字。请大家跟我读。“河”可以组成很多词,谁来试一试?3、指导正确书
10、写“长、虫、兴、当”,认识笔画竖提,完成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五、表演朗读,背诵课文1、同桌之间互相朗读,并自由配上动作。2、请想表演、朗读的同学都走出座位,一边朗读,一边配上动作。3、看着板书,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六、作业与课外活动1、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花篮上。2、捡几片树叶,互相说说它们像什么。树叶教学设计课件3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收集不同树叶,探索发现相同的树叶与不同的树叶长和宽的比与树叶形状之间隐藏的有趣规律。2.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计算比较、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意
11、义及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树叶中长与宽的比的特点。教学难点:发现树叶长与宽的比值与树叶形状之间存在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教师提前准备几种树叶,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种树叶(10片);计算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树叶。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树叶树叶的图片,你们认识吗?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树叶,你能说一说它的形状吗?(依次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认)2、现在我把这些树叶合在一起,再一次仔细观察这些树叶,你有什么想法?预想学生回答:树叶有大有小,有长长的,有圆圆的;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是不相同;相同
12、的树,树叶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小结: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不同;同一种树叶,形状是相似的。(板书)3、谈话:其实树叶中还隐藏着很多的小秘密,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将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树叶中的比来开始研究。(板书课题)那么树叶中的比你打算怎么研究?预设学生会想到蘑菇、萝卜、西红柿老师的想法,真想不到,师应予以引导。小结:测量,计算,比较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测量,计算,比较)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树叶作品激起学生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大小、形状,从具体的现象出发,联系不同树叶和同种树叶的特征顺势探索研究树叶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有效地
13、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二、探索实践1、谈话:刚才同学们说要先测量树叶的长和宽,你知道树叶的长和宽在哪里吗?老师这里有一片柳树叶,谁来指一指它的长在哪里? 学生上台指一指。师通过课件演示树叶的长和宽。同学们知道了树叶的长和宽,在正式活动之前,请先读一读活动要求。(生齐读活动要求)2、学生独立测量,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3、请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比值以及比值的平均数。提问:这些比值一样吗?它们都接近哪一个数?(引出比值的平均数)4、你们组算得的比值接近比值的平均数吗?(师依次将比值的平均数板书在黑板)5、引导讨论:请大家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相应的树叶的形状
14、对照,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出:同学们现在发现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不是同一种树叶,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不同,所以形状也一般是不同的。但如果比值接近,它们的形状也是相似的,大家还发现,长与宽的比值越小,树叶就显得宽阔一些;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6、提问:回顾一下,树叶中的秘密我们是怎么一步步探索出来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规律。谈话:同学们,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就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好,接下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规律的实际应用价值。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探索“同一种树叶,长和宽比值比较接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叶 教学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