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doc
《《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 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在学习渔歌子(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23课)以前,通过忆江南(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1课)的教学,学生已对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性内容,以填词和唱词的形式,让学生对词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2、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培养学生想像能力。3、通过对词的理解,能够初步填词。情意目标:1、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感受词
2、的音乐美,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词的意思,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及渔歌子创作情况。2、课文插图。3、渔歌子教学课件。一、复习导入1、背诵忆江南(齐背、单独背)2、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景色。二、学习渔歌子1、解题:教师简介:“渔歌子”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张志和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是专门用来写渔父的。课件链接古诗词比较,让学生听一听,想一想: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由于词的长短不一
3、,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渔歌子就是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课件准备:一剪梅、虞美人、水调歌头、满江红、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巩固字音,记忆字形,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课件展示:渔歌子朗诵flash;渔歌子画面flash;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
4、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带着课件中的3个问题读文、全班交流:a、词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各是什么颜色?b、“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不须归”?c、用自己的话说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4、指导朗读,想象画面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同桌互读,相互欣赏,能够背诵。三、拓展性练习1、填词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但是后人所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其
5、内容就和渔父、忆江南无关了。后来,有人把各种词牌的句式、平仄、韵律标出来,编成词谱,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词牌既和内容无关,有的作家就在词牌之外另注明词题,如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出示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采桑子(重阳)课件出示渔歌子、忆江南词牌和字数要求。教师填词渔歌子(教学)、忆江南(家乡美)。学生讨论,练习填词。师点评,小结。2、唱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播放邓丽君的一剪梅,引唱词。词是唱出来的,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词牌名,我们知道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也就是曲谱的调子。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现代人是怎样唱词的。课件出示:邓丽君虞美人音乐、歌词。(课件准备:一剪
6、梅、虞美人、水调歌头、满江红、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mp3)让学生以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调和唱渔歌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歌曲为忆江南配乐。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渔歌子,通过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了词的意思;填词忆江南,对填词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唱了一剪梅,感受了词的音乐美;今后我们要多读多背优美的古诗词,感受古文化的美。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能达到背诵。3.指导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会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
7、趣。教学难点体会诗词语言的丰富意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了解词牌及词。1.我们说,唐诗宋词,它们代表的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艺术的巅峰。我们在这学期曾经学过一篇词,还记得吗?“江南好,”2.多么美的江南春景啊,以至于白居易直到晚年都对这样的景色念念不忘。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新词。板书:渔歌子。读一读。这是个词牌名,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一般,它与词的内容没什么关系。但渔歌子这首词却和忆江南一样,词牌刚好是词的内容的体现。再读读这个词牌。3.从这个词牌,你读出了什么?(引导体会“歌”)“歌”的是什么?再读。二、读会。1.来,孩子们,咱们一起去看看,张志和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
8、。老师相信你们的自学能力,咱们先自己读一读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吧。读诗吟词得讲究字正腔圆。开始吧!2.指读。点评。(板书:塞、鳜、蓑)3.知道吗,词最初是用来配乐的,是用来唱的,咱们现在边打拍子边歌一曲。(上阙)点评,鼓励学生的创造力。4.古人将脚打节拍称为“踏歌”。不是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诗句吗?来,今天,我们也来踏歌。读(下阙)。点评。5.所谓“手舞足蹈”,这是情到深处、兴致高昂的一种表达。起立,手舞足蹈,读。三、读懂。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张志和,唐肃宗时有名的才子,不仅是诗人,而且还是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渔歌子,你都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
9、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板书:春天)是啊,这一定是春天。读(春的喜悦)。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呢?斜风细雨,这是春天特有的柔和的景色啊。读(柔和)。草长莺飞,百鸟争鸣,这是春天了。读(两行)。是啊,只有新鲜的竹叶和草,才是青绿的,才可能有“青箬笠,绿蓑衣”。读(两行)。春天来了,青山、绿水、白鹭、红花、青箬笠,绿蓑衣,单看这颜色,张志和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热闹的春天美景。3.渔翁想回去吗?哪里说了他不想回去?是啊,不须归。不须归就是不想归,不愿归!(板书: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呢?4.美!说得好!(板书:美)现在,你就是渔夫,你来吟一吟这首词,看看,你觉得什么最美?第一行:读。你看到了怎样的“
10、白鹭”?(课件)从“白鹭”联想到了什么?不是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说法吗?试读,看看,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指读。指导读。(心胸开阔、意境高远)青山为背景,映衬着高翔的白鹭,真美!难怪渔翁“不须归”!第二行:读。看、怎样的桃花?(追问)(艳若朝霞)闻、怎样的桃花?听,怎样的流水?(缓缓的,淙淙的,粼粼微波)(课件)是这样吗?桃花夹两岸,流水绕青山。这一静一动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再看看,水中有什么?怎样的鳜鱼?由“肥”你仅仅想到的仅仅是大吗?还想到了什么?(味道鲜美)汉字真巧妙,一个字,就使人增添了无穷的想象。水中还有什么?试读,指读,指导读。这一行中的景物真多!想要读好,可真不容易,谁再来
11、读读?读。景美,物美,真是“不须归”!后两行:读。看看,“箬笠,蓑衣”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穿戴?箬笠是渔翁的箬笠,蓑衣是渔翁的蓑衣,此时,渔翁已融于山水,融于画面,也成了画的一部分。读。杜甫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微风徐来,细雨濛濛,真美!试读。再读。能在这样的美景中垂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若你是渔翁,你会怎么想?读。(课件)青山、绿水、白鹭、红花、斜风细雨,以及和景物已融为一体的渔翁,这样的美景,这样无拘无束的心境,真是“不须归”啊!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他向往的不就是这样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吗?你是张志和,你是张志和,我也是张志和,咱们都来当当张志和吧!指读,指导,范读(课件),
12、试读,齐读。四、内涵升华1.张志和所处的唐肃宗时期,唐朝已经在走向衰败,张志和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于是辞官而去,隐于江湖。词中的渔翁其实就是()2.张志和有个哥哥,觉得弟弟才华横溢,不施展很可惜,于是也给弟弟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也是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课件)所谓“一唱一和”,这“和答”是对张志和渔歌子的回应。读。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一个字(还)。我就是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我也来催催你们,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句来回答。师生对吟。为何不归?(重复)3.好一个留连忘返,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据他的好友书法家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能钓到鳜鱼吗?但
13、他却说自己钓到了很多。他钓到了什么?志和志和,心志平和(板书)。隐于山水,才足以淡泊明志;隐于山水,才能够宁静致远。4.同是垂钓,我们曾学过的柳宗元的诗江雪(课件)和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又有何不同呢?咱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吧。自己读这首诗。有什么不同?(体裁、季节、心境)读江雪感受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5.看来,张志和比柳宗元更豁达乐观啊!据记载,张志和,终身没再做官,他祭三江,泛五湖,移情山水。他的这首词还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的诗词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6.让我们再读渔歌子,(课件)体会一下春暖花开的江南美景,体会一下张志和超然化外,自由自在的心境吧!渔歌子人教版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知识教学点1
14、、学习“塞”、“箬”、“笠”、蓑”等生字。2、朗读课文,背诵渔歌子。能力训练点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2、通过描绘词中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德育渗透点1、通过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通过词的品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温故引题:51、联系旧知a、同学们,还记得白居易的忆江南吗?一起来回忆一下。(学生齐背。)b、谁来说说白居易忆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2、出示渔歌子是的,同学们,白居易带给我们的是“江花红胜火”的江南,是“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是“风和日丽”下的江南。这江南不止是让白
15、居易忘不了,让我们也忘不了。今天,唐代的另一位词人给我们带来了“和风细雨”中的江南。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相信这“斜风细雨”中的江南一定另有一番风味。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走近作者:同学们知道张志和吗?以师生谈话的形式简介作者。(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4、诗、词的区别:同学们,渔歌子它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你知道诗和词的区别吗?(出示一诗二词,让学生比较发现。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作适当补充)5、解题。渔歌子,词牌名。出示两首渔歌子让学生观察,初步了解什么是词牌。二、初读感知31、初读新“词”: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节奏。读到不懂的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渔歌子 渔歌 人教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