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ppt
《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儿童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第十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3,教学目标,1、理解攻击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2、理解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3、深刻理解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4、深刻理解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5、深刻理解班杜拉的攻击实验及其社会认知理论。,4,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认知发展是道德研究最重要的方面,得到很多比较成熟的成果。最成功的研究来自于皮亚杰及其影响下的科尔伯格等人。,5,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
2、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6,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7,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内容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8,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独创的临床谈话法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由皮亚杰所倡导。实际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分析、综合,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做法:通常预先向儿童讲述一些关于道德现象的故事,然后和儿童进行深入的谈话,根据儿童的回答确定其道
3、德认知发展水平.,9,2.皮亚杰的研究内容,1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与遵守2 对过失的判断3 对谎言的理解,10,3.皮亚杰的“他律和自律论”,皮亚杰1932年出版儿童的道德判断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和同事们设计了许多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来考察儿童道德判断地发展。,11,例,皮亚杰“道德判断”对偶故事之一,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B.有个男孩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问题:
4、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12,5岁以下儿童没法作出比较。6岁以上儿童才能作出回答。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破了较多的杯子;年龄较大的儿童则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轻,因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间发生的。,13,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的儿童会认为约翰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客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处于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的儿童会认为亨利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14,4.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5、(1)前道德判断阶段(2-4岁)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件的原因只能有很朦胧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感性化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还不具有道德特性。,15,(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一是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而不能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二是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三是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4、58、9岁),16,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阶段时的特点:,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不可以改变的。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或动机。
6、非此即彼。判断行为时不是好就是坏,而且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内在的公正,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17,他律道德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18,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属于第二阶段,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的所有特点。,19,(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处于这个阶段儿童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是根据一个人行为的动机而不是根据行为的结果;认为规则是
7、可以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协商而调整和改变的;不根据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而是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判别人。(9、10岁以后出现),20,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自律阶段时的特点:,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规则可以违反。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不再相信内在公正,认识到越轨行为可以隐蔽而不被觉察或惩罚。,21,自律道德是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儿童 道德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