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技能与方法.ppt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技能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技能与方法.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技能与方法,教室里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摘自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1.1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1、教学评价 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2、课堂教学评价 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3、观课、议课是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方式,1.2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范畴,(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2)学生数学学习评价;(3)数学考试评价;(4)教师的自我反思。,1
2、.3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调控功能(4)决策改进功能,2.1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目标评价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结构评价教学技能评价教学效果评价,2.2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多维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2.3 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1.评价方式多样化,注意有效激励,激发学生的内驱力。2.评价主体由师生共同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个性评价,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全程化。4.控制课堂教学评价范围,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2.4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思考,现象1: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内容为角的初步认识。师:“
3、黑板上这个图形有几个角?”生:“两个角。”师(极度热情地):“真棒!说得好极了!掌声送给他!”伴随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掌声,教室里响起了“嗨、嗨、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与此同时,教师给学生的脸上贴上寓示着赞扬和奖励的“金星”。,现象2教师在临下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今天老师带来了12 个果冻奖给大家,但要先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谁答对了就奖给谁。接着老师从中拿出了2 个果冻,问:“这里的2 个果冻,占原来12 个果冻的几分之几?”老师的问题刚说出来,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2/12。”老师肯定了他的答案后又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甘心这两个果冻就这样让他拿去吗?有没有哪一个
4、同学想个办法与他争一争?”在教师的鼓励下,又有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是2/6。”教师很失望地说:“怎么会是2/6 呢?看来这两个果冻只能奖给前一位同学了。”说着将这2 个果冻奖给了第一位同学。,现象3这是一节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内容为正比例和反比例。师:王师傅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什么比例?生1:反比例!(这是教师预想中的标准答案)生2:不一定成反比例。因为从家到工厂也许有很多条路走,如果走一条远路,即使自行车的速度很快,也需要花很少时间;如果抄近路,即使速度比走弯路慢,所用的时间也可能比走弯路少。师:数学中哪有那么多“如果”?不要异想天开了。家到工厂路程一定,行车速度和所需
5、时间肯定成反比例。(这时,下面有位调皮的男生轻声附和:“对,他脑袋进水了!”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那位发言的男同学难过得哭起来。,现象4:下面是本节课中的一个片断。出示问题(思考题):有两棵树,一棵树上有16只鸟,一棵树上有10只小鸟,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两棵树上的小鸟一样多?生1:16比10大6,6的一半是3,从小鸟多的树上捉3只小鸟放到另一棵树上,两棵树上的小鸟就一样多了。生2:如果小鸟都关在笼子里,将小鸟多的笼子里放飞6只小鸟,两棵树上的小鸟就一样多了。生3:如果小鸟都关在笼子里,就再买来6只小鸟,将它们放在只有10只小鸟的笼子里,两棵树上的小鸟就一样多了。生4:如果小鸟都
6、不在笼子里,我用小石子把两棵树上的小鸟都赶跑,两棵树上的小鸟就一样多了。,思考: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认识误区,追求“滴水不漏”苟求“师生配合 强求“合作交流”达到“认知目标”,思考2: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确立“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关注学生的“大智慧”发展关注学生反思力的提高,思考3 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评价,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应体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与学习历程 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应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5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评价者偏重评“教”,忽视评“学”。偏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7、追求“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 追求“样样俱全”的教学 重视课堂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忽视学生差异和教学的针对性,一、对听课评课的一点认识二、观课中我们应该做什么三、议课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我对“听课评课”的一点认识 1、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区别 听课:虽然在听课活动中我们不只是“听”,也用眼睛看,用笔来记,但我们的关注点往往更多的是看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看教师如何讲,如何动。观课: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观察”。所谓“观”,就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察”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理性的思考,对教学的活动的感悟、体验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在“观”
8、和“察”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关注教师如何教,同时在关注学生如何学。而且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以学看教”是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思想。,评课:我们很容易把它理解为是对上课教师和他所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分析、评判,并给予一种定性式的结论。评课的话语权更多的在所谓的专家、权威或其他听课人的手上,上课者难得有更多的话语权。议课:“议”不是下结论,不是做评判,而是在“观”中所得到的信息的基础上,所有参与听课和上课者之间展开的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讨论和反思的过程。如果说“评”是写句号的过程,那么“议”则是运用问号进行质疑、探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并非是非此即
9、彼的关系,而是各有所用。听课评课更多地适用于对上课者做结论性的评价,而观课议课更多的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中。2、观课议课的界定 综合以上我们对观课议课的分析来看,我们可对观课议课做这样的界定: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3、“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变化的实质“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变化不只是一种词义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文化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没有文化和观念的变化,就没有必要进行“概念的变化”,做空洞的文字游戏。反之,在文化和理念发生变化之后,
10、就需要用“概念的变化”来为自己的文化和观念勾画边界。,4“评课”走向“议课”是一种必然,(1)“评”有被评的对象,有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这个“客”在评课活动中往往处于被评的地位,有不知所措的现象。“议”是观课老师与授课教师在一起围绕共同的话题积极互动、平等交流、彼此接纳;“议”要超出“谁说了算”的争论。(2)“评课活动”要将教师的“表现、展示”作为授课取向,授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教学为主要授课取向,研究主题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出现的,献课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以此为平台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的问题,鼓励教师不要怕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共同解决
11、。,4“评课”走向“议课”是一种必然,(3)“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容易面面俱到反而有如蜻蜓点水重点不易突出。“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表面现象,深入课堂实际,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4“评课”走向“议课”是一种必然,4)“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搜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如果说评课时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那么议课就是把就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教师实现自身解放。“议”字突出了教师的专业主题地位,锤炼教师的研修能力。议课是用于平等交流的态度,、用“共同行动
12、”的方式,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议出学习效果与教学假设之间的联系。所以,“评课”“走向”议课是一种必然。,5.观课、议课的理念,一、观课议课是参与者围绕课堂教学思考问题想办法,平等对话找出路。二、观课议课主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可以观察的教和学的行为,探讨教学效果,揭示背后的教育观念,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三、观课议课不是下结论,而是探讨新的教学可能,提供新的可能然后促进参与者在多种可能中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的方法,通过碰撞对话实现突破和创新。四、观课议课坚持以学论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是教师教的行为是否合理、教的效果是否理想的试金石。五、观课议课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评价 技能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