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总资料.ppt
《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总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总资料.ppt(1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第一讲,现象1,2008年9月1日,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二2班学生正在上课。当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象 2,左图:2009年6月4日,郑州十 九中高三六班,右图:北京某校自习室,教师节前不久,教育部给全国中小学老师送上一份“贺礼”出台了个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第十六条是“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老师批评学生,为何还要教育部发文赋权?现在的师生关系究竟怎么了?”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批评权”,有人嘲讽其奇特,有人叹息其无奈。“过去是教不严,师之惰,现在是教得严,师之错。”一位不
2、愿透露姓名的班主任这样描述近年来出现的教育困局。青年周末记者通过多点调查采访发现,在重申教师“批评权”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式教育陷入某些困局的尴尬,争议“批评权”击中的正是教育改革当下微妙、紧张的师生关系这一软肋。,因悲于教师批评,先有枝江女孩跳湖,后有武汉男生跳楼;因愤于教师批评,先有昭通鲁甸一中某初三学生将怀孕教师打致流产,后有北京十一培训学校男生因不满女教师批评而对其连扇耳光。2008年6月,安徽省长丰县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并未制止,继续上课直至下课,因此被称为“杨不管”而被舆论围剿。在8月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定华面对媒体时曾谈到之所以强调教师
3、拥有适当“批评权”,是因为一些地区出现了“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敢管”的教育乱象,甚至发生了上面老师坐视学生打架而袖手旁观的极端案例。,?,为什么我国义务教育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什么是教育政策与法规?,一、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内涵,政 策,三类观点,圈:首尾相连;过程 结果;多种因素,点:准则、计划、文件、法规、谋略、方案、措施,线:目标 结果,八种定义,1.关于目标和目的的断言;2.行政管理机构所做出的积累起来的长期有效的决议,管 理机构可以对他权限内的事务进行调节、控制、促进、服务,另一方面,也对决议发生影响;3.自主行为的导向;4.解决问题或改良问题的策略;5.被核准的行为,它被核准的正
4、规途径是当局通过决议,非正规途径是逐渐形成的惯例;6.一种行为规范,在实际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持续的和有规律的特征;7.政策系统的产品:所有行动积累的结果、决议,在官僚政治中成千上万人的活动,从政策进入议事日程到该政策生效整个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产生着、形成着政策;8.是被当事人体验到的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系统的结果。,公共政策,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所制定的政策,一般称为公共政策。旨在利用国家公共权力来解决社会的公共问题,分配和协调公共利益。托马斯戴伊说:“凡是政府决定做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教育政策就理所当然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教育政策,孙绵涛: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
5、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萧宗六:国家和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政准则。张新平: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成有信:负有教育的法律或法律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袁振国: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四个指导全局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发布)-经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发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国务
6、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发布)-知识经济到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6月21日审议通过)-后危机时代,某小学因经济条件差等因素,没有修建围墙。住在学校周围 的一些人家,经常将自家的东西很随便地放到学校的操场上,占据了学校操场的不少地方。其中有一户是做柴油生意的,和其他人家一样,也将柴油放到该校的操场上。这种做法,对学校操场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该校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更为严重的是有安全隐患。该校的校长很着急,与周边的住户交涉,但都没有结果。校长很气愤,又很疑惑,这么严重的问题怎么就没有人管呢?,案例,
7、评论:本案例中,校长可取的做法是:当问题发生后,在不能得到协商解决的时候,校长应该学会借助法律及时有效地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按照相关教育法律规定,学校与这几户人家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学校可以原告身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学校和师生的权益。为此,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教育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法律: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教育法律:指国家立法机关依据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通过对教育关系的调整,促进教育秩序、教育公平、教育效率的实现,是教育与社会走向秩序化、公平化、效
8、率化、和谐化的重要手段。,教育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及依法授权的政府机关制定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教育关系的法、法令、条例、规则等各种规范文件的总称。,教育法规,教育法律和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规与教育法律从广义上理解,含义是相通的,都是指以国家权力为保障强制执行的教育行为规则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教育法律主要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行为规范;而教育法规乃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既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还包括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地方教育法规和规章。,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1.共性第一,共同的指导思想;第二,体现着党和人民的共
9、同利益;第三,都是上层建筑。,2.区别第一,主体不同;第二,制定的程序不同;第三,表现形式不同;第四,基本原则和实施方式不同;第五,稳定性和调整范围不同,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关系,教育道德:是指能使教师自觉主动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增强教师威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系列生活和工作准则构成的体系。,联系:1.都属于上层建,有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反过来服务于社会经济,其本质是一致的。2.都是对教育关系起调节作用,对人的教育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在同一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应的利益关系一致。区别:1.表现形式不同;调整的范围不同;实现的方式不同;,二、课程内容,理解教育制度、教育法
10、规,以及相关的概念小学教育制度、法规体系小学教育制度、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教育管理与权益保护,三、为什么学习教 育政策与法规?,政策因为问题而存在。教育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教育如何改革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需要?教育效率优先还是教育平等优先?教师短缺问题如何解决?教育经费匮乏怎么办?新世纪中小学课程如何跟上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什么要有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有什么作用?,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保障人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为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保障规范组织和个体的教育行为:指引作用、教育作用 评价作用、强制作用,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政策与法规?,1.培养我
11、们的政策法律意识2.明确教育工作和改革的方向3.指导和规范我们正确的教育行为4.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四、如何学习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这门课?,1.认真学习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形成正确认识。2.学习我国的各种教育政策法规,理解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树立科学的政策法制观念。3.勤于思考,结合教育实践中的案例,依据相关的政策、法律,认真思考、分析、总结。,小学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体系,第二讲,要 点,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政策的实施教育政策的评价小学教育政策的体系,一、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问题,教育政策问题,教育问题是特指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已经引起人们关注、不利于人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
12、定,并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解决的教育中的不协调现象。,资料1,(一)小学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五个阶段:1.社会问题的出现2.社会问题取得合法性 3.动员种种活动研讨该问题4.形成官方行动5.将官方计划付诸实施的执行,(二)构成教育政策问题条件,1.牵动社会公共利益,需要通过制定一定的教育政策进行协调和解决。2.这些问题反映出不同人群或利益群体的价值观或利益的冲突。3.这些问题是明确的、外显的。4.这些问题既有必要也有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基础。,(三)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1.教育政策问题分析与政策目标确立2.教育政策方案设计与论证3.教育政策方案选择与公布,政策制定流程图,资料2、3,二、教育政策的实
13、施,美艾利森认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有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一)教育政策实施的基本程序,1.明确教育政策实施主体与对象2.教育政策的宣传与理解3.教育政策实施的组织与计划(5W)4.教育政策执行、督察与调整5.教育政策的总结、巩固与提高,(二)小学教育政策失真与对策,克服小学教育政策失真的对策 1.增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可行性与权威性 2.加强对政策实施主体的培训和实施过程的规范 3.建立和完善教育政策督察制度和机制 4.进行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反思与调整,三、教育政策的评价,教育政策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准则,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
14、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的类型,预测性评价:对教育政策方案的目标、内容进行价值分析,并对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过程评价:对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目标的适应性、与政策方案的一致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是检测和发现政策失真现象的有效途径。结果性评价:是教育政策评价的重点,也是预测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着眼点和归宿,他是对教育政策实施的成果产出和实际影响、效果进行的一种价值评判。,四、小学教育政策的体系,根据层次和从属关系,教育政策分为纲领性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纲领性政策: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在宏观上调整整个教育事业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15、展中的总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教育的总方针、总政策。主要包括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受教育权、教育地位、教育基本原则、教育基本制度、教育基本内容和公民素质要求等。,资料4、5、6,小学教育的基本政策,小学教育的质量政策(小学德育政策、小学课程政策、小学教学政策)小学教育体制政策(行政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小学教育经费政策小学教师政策,资料7、8、9,第三讲 小学教育法制,某县教委一位工作人员张某年轻气盛,禀性暴躁。又一次,在对一所学校进行工作监察时,与该校的一位教师李某发生争执,最后动起手来,将李某打成轻伤。那么,此时,如果你是李某,你该怎么办?谁应该对张某的过错行为承担责任?,案 例
16、 1,案 例 2,湖北省潜江市教育局和物价局出台了一些不合理的中小学收费文件,组织各学校征订语、数单元训练题等12种没有书号的非法出版物,要求学生非买不可。一些学生及家长不满教育部门乱收费,在多次向上级反映得不到解决。如果你是这些学生或学生家长,你会怎么办?,一、小学教育立法,16世纪,在宗教改革新教领袖马丁.路德的影响下,德国各公国、瑞士、荷兰等国纷纷颁布强迫教育法令,施行强制入学,推行小学教育,其中,德国是最早进行教育立法的国家。19世纪下半叶,各个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通过立法推行免费、世俗、强迫的义务教育。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在宪法和教育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小学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
17、位作用、教育管理权限、师资培养、与上一级教育 的衔接,明确了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责任以及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有力地保障了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教育法规。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教育法规,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诞生。1906年清政府学部颁布的强迫教育十条是中国政府强迫初等教育的第一道法令。1912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和学校系统令等,吸收了西方国家教育立法的某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潮流。1919年到1922年,教育部颁布学制系统改革令,规定实施6年小学教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
18、学制法令。至此,中国现代学制及其立法可以说基本确立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宣布废除旧法建立新法,建立了一个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比较健全的教育法规体系。,我国现代小学教育法历史变革,教育立法程序(1),准备阶段:包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接受教育立法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教育立法的预测、制定教育立法规划、选择教育立法参与人员、拟定立法议案、拟定和论证法律草案以及对于新的重大问题的探索、试验。,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其他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行政法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师资格条例;部门规章:学生伤害
19、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浙江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办法,形成阶段:1.教育法规议案的提出 2.教育法规草案的审议 3.教育法规草案的通过 4.教育法规的公布,教育立法程序(2),教师法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严重的教师外流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潜在危机。1984年,就全国教育工会通过调研认为,必须立法,依法治校,用法律保障教师
20、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合法权益,从根本上稳定教师队伍。1986年3月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六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张承先、方明等415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教师法的建议提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还提出尽快起草教师法的议案。随后国家教委成立了教师法起草小组,经反复研讨形成教师法草案送审稿,于1989年4月正式上报国务院。199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教师法(草案)进行了三次讨论,并根据讨论意见组织国家教委和国务院法制局对有关问题做了进一步修改,由李鹏总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1991年8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对教师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常委们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由于七
21、届人大任期已满,国务院在换届前夕撤回了教师法(草案)。1993年10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对修改后的教师法(草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召集国家教委、国务院法制局等单位进行修改。1993年10月31日教师法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通过。,教育立法程序(3),完备阶段:教育法规的完备阶段包括法的修改、废除,法的解释、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等。,二、小学教育法实施,1.法律关系2.法律责任3.教育法规的效率4.教育执法5.教育司法6.教育守法和违法7.教育法律救济,1.法律关系,法律在确认和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即
22、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特征,1.必须以现行法律的存在为前提 2.确认和调整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社会关系 3.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4.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小学教育法律关系,1.学校与政府:政府依法对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则处于服从地位,必须履行行政命令所规定的义务。2.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既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有存在复杂的民事所有和流转上的关系。学校以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参与其中。财产关系、邻里关系和合同关系。3.学校与教师:学校与教师就其行政性质而言,
23、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特性所决定的管理关系。二者所处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学校有权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监督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罚,教师中工作中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4.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小学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1.主体:某一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教育权利和承担教育义务的个人或组织。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受教育者等。2.客体:小学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教育权利和承担的教育义务共同指向的食物或对象。教育行为、教育财产和精神产品。3.内容:小学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教育权利和承担的教育义务。,2.法律责任
24、,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要件:1.有损害事实。2.损害的行为必须违法。3.行为人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法律责任的主要类型有:教育行政法律责任、教育民事法律责任和教育刑事法律责任。,3.教育法规的效力,A.时间上的效力:教育法从何时开始生效与何时终止生效,对颁布之前的事项和行为有没有溯及力。B.空间上的效力:教育法规在什么地方、多大范围发生效力。C.对人的效力:对什么人有效的问题。,4.教育执法,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授权的单位,以国家的名义对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管理,通常带有强制性、主动性和单方性。教育执法有合法、公正、公开
25、、权责统一、不停止执行等五个原则。教育执法的形式有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以及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等。,5.教育司法,(1)行政诉讼(民告官)。(2)教育民事诉讼,财产、人权、知识产权等。(3)教育刑事诉讼。,6.教育守法和违法,教育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教育活动中依照教育法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教育违法:指不依法办事,不正确行使权力,不履行法定的义务,不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所明令禁止的规定的行为。,7.教育法律救济,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在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和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以恢复、利益得以补救的法律制度。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政策 法规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