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模块三-班级管理.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块三 班级管理,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5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第一节 班集体建设一、班级及其教育意义(一)班级及其地位和作用 班级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教和管的基层组织、教学活动基本单位、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
2、,第一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埃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级”一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7世纪第一次在其大教学论当中对班级管理制是进行了系统论证,19世纪得到普遍应用。我国清朝的京师同文馆首次采用班级结构的特点:不是孤立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班级结构具有多元性;构成班级的元素是互动的。,(二)班级的教育意义培养集体意识、思想品德培养交往能力满足学生多种需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一)班集体的概念与特征社会群体共同活动体系人际关系系统社会心理共同体,(二)构成要素共同目标组织结构共同准则心理氛围,(三)班集体发展阶段形成合作巩固成熟(了解每阶段大致特点及主要工作),(四)班集体建设
3、的条件目标机制确定班级目标领导机制建立班干队伍约束机制建立规则秩序运行机制组织多样活动凝聚机制培养舆论班风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管理,(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社会化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三、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一)非正式群体的显著特点自发性、相似性、封闭性、凝聚性、竞争性、权威性(二)非正式群体的功能积极功能满足正常心理需要、促进人格独立发展促进社会化、培养交往能力消极功能减弱正式群体功能、削弱教育力量提高班级发生冲突事件的几率,(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加强管理引导营造氛围,创造机会,满足需求发挥核心人物作用因群处理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四、班级管理及其模式(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4、根据、采用、带领、进行、实现的活动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对象是各种资源:人、事、物、时空、环境手段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结合起来,班级管理,(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2.选择功能3.个性化功能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个性品质;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三、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1、教师角色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过度;2、教师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性影
5、响过度;3、教师管理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过度;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4、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加和提高。,4.班级的个体化功能提供归属等机会,满足需求提供多领域发展条件发现缺陷,及时诊断为矫正提供支持性环境,(三)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2。任务:直接任务、根本任务、具体任务(四)班级管理的内容教学管理、活动管理、德育管理、体卫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情感管理、财物管理、信息管理,(五)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五、班级活动管理,(一)班级活动的含义与特点(二)班级活动的作用(三)班级活动的类型主题教育活动班级联欢会班级郊游活动班级知识竞赛活动,(四)班级活
6、动的原则 教育性、实践性、针对性、多样性(整体性、易操作性)(五)设计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阶段特性联系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六、建立现代管理班级管理机制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的作用与职责(一)班主任在学校中的地位:骨干、排头兵(二)小学班主任的作用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校工作的实施者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主力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力量,(二)班主任的职责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活动关注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资源,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了解和研究学生:内容
7、和策略(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优、中、后(四)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校内校外(五)做好学生素质的评定:操行评语、成长档案袋评价(六)做好班主任计划与总结,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能力心理素质,四、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对症下药、适度、方式文献法:记载学生信息的各种资料调查访问法个案分析法书面材料分析法(其它家访、实验、测量),(三)班级德育的基本方法说理谈话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修养指导法量化评价法奖惩激励法,五、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基本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公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身心规律平等互
8、信的师生关系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积极进行文化建设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大胆创新工作方式,第二章 班队活动,第一节 辅导员与少先队工作一、少先队的性质特点诞生于1924;1953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歌少先队的基本特征:儿童性、群众性、教育性、自主性、政治性,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形式与原则基本内容:德育、科学、劳动、体美基本形式:队会、阵地活动、礼仪活动、社会实践、夏令营基本原则: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自主性和指导性相结合、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三、加强少先队组织教育四、少先队辅导员的作用、职责引领者、服务者、组织者、营造者、维护者五、辅导员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
9、质、实践素质,第二节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一、课外、校外活动概述(一)意义(二)课外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自主自愿;灵活多样;实践;兴趣;广泛性、即时性和伸缩性,(三)课外、校外活动与活动课程的关系联系:培养目标、教育对象、活动原则、活动特点相同区别:功能与性质不同、活动对象不同、内容与目的不同、时间不同,二、课外、校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内容政治教育、科技、文艺、体育、公益(二)形式集体、小组、个人,三、小学课外校外活动的实施要求(一)老师素质要求 有一定的特长爱好有充足的知识准备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强的组织能力熟悉活动的全过程,(二)实施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
10、关心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特点发挥老师指导和学生主动性发挥学校、家庭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协同不能把活动变为课堂的延续,补充,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管理原则(一)方向性原则(二)全面管理原则 涉及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三)自主参与原则1、管理者的民主意识,保障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2、采纳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3、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扩大班委会的权限;4、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氛围,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力提供机会。,(四)教管结合原则1、通过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方面积极发展;2、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以落实管理功能;注意民主;制度明确
11、具体恰当;注意积极方面的引导;制度实行要坚决。,(五)全员激励原则 要求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善用适当的目标激励所有成员;经常使用激励的教育方法。(六)平行管理原则 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而影响集体。要求建设好班集体;发挥集体教育作用;加强个别教育。,班级管理理论,马卡连柯 集体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自我教育理论 陶行知 解放儿童创造力与学生自治,班规的制定与执行,(一)班规 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具有科学性、稳定性、群众性和严肃性的特点。,(二)班规的制定1、明确必要性;2、头脑风暴;3、归纳概括;4、逐条表决;5、醒目张贴
12、;6,不断完善。(三)班规的执行1、全体学生熟悉;2、教师以身作则3、家长熟悉;4、处理坚决且一致5、多奖少罚;6、课上犯错课后处理。,班级文化的建设,一、班级文化 是班级成员在学习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二、构成显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隐性的:观念文化和心理文化,三、班级文化的培育与发展(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形成班级的观念文化 整体设计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注意班级文化培育的整体性和系列性(二)建立健全班规,发展制度文化 建立健全班规,引导学生遵规守纪 引导和培育正确的舆
13、论导向,(三)优化物质环境,赋予文化内涵 优化物质环境,赋予物质环境文化内涵 强调环境的和谐,发挥物质文化的陶冶作用(四)引导学生行为,树立班级形象 引导学生的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 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突发事件的处理,一、班级突发事件(一)内涵 是指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冲击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二)类型 人际分歧;财物丢失;家庭变故;暴力冲突;顶撞教师;恶作剧;意外伤害;校外伤害;自然灾害。二、突发事件形成的原因(一)学生因素1、生理方面;2、心理方面,寻求关注,心理失衡,(二)教师的教育失策1、教育观、学生观的错误2、管理失范3、教学偏差(三)环境因素1、家庭教育不当 家教观念的错误;重智轻德;教养方式的错误;家庭环境不良。,2、社会诱因 大众媒体的不良影响;网络的负面影响;不良的人际关系;3、学校因素 学校的环境、管理、氛围4、不可抗力,三、突发事件的处理(一)处理原则1、沉着冷静;2、机智果断3、公平民主;4、善于总结(二)处理策略1、善于观察,注重预感2、搜集事实,分析隐藏因素3、采取行动,保持弹性,班级管理,作用:导向;激励;凝聚;调节;评价五层境界:维持秩序;营造学习氛围;形成班级合力;学会自主活动;提升生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1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