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民事诉讼程序中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困境与出路.docx
《通常民事诉讼程序中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困境与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常民事诉讼程序中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困境与出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常民事诉讼程序中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实证样本考察的分析与思考徐州中院民一庭课题组I论文提要通过对徐州两级法院的实证样本考察,我们发现,通常民事程序中识别出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概率极低、裁判方式以“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处理”为主、裁判文书“本院认为”部分表述过于简单、现有识别机制全面却不具体。继而对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困境及原因进行了检视和反思,并从设置专门合议庭进行识别、构建妥恰的责任追究机制(机制层面)、设定实质审查的边界,区分案件类型明确证明标准(标准层面)、规范经验法则的运用、实现信息渠道的畅通化(技术层面)、以审判为中心多举措强化庭审功能(实践)等方面提出建
2、议,以期构建和完善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徐州模式。关键词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机制实质审查证明标准1乔英武孙庆(组织人事处)嵇海勇王夏(执笔)引言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和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黑恶组织的不法行为趋于隐蔽化,传统的通过单纯侵害人身安全和财产获取非法利益的情况逐渐减少,通过合同等合法形式掩盖非法行为的情况逐渐增多,近年来较为典型的即为“套路贷。“套路贷”是高利贷的变种,其放贷对象的偿付能力本身具有重大风险,必须以强大的、足以造成借贷人恐惧的追偿手段为依托。基于此,高利贷历来是黑恶势力获取经济来源的主要手段,即使黑恶势力发展到所谓的“高层次阶段,因高利贷攫取利益的超额性和
3、直接性,仍是黑恶势力的主要敛财方式。司法实践证明,现实中确实存在一定数量的“套路贷”犯罪与黑恶势力犯罪有密切的关联叫有的“套路贷”犯罪集团甚至具备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所有特征,识别和打击“套路贷”是扫黑除恶的关键环节。而由“套路贷”衍生的虚假诉讼涌入民事诉讼,使得部分黑恶犯罪情节在民事审判中逐渐显露。对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事侦查的漏洞,成为发现黑恶势力的又一有效路径,将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提供重要线索。与再审程序相比,通常民事诉讼程序即一、二审程序对于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是起点和关键,不仅能够及时为刑事侦查提供有效线索,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涉“套路贷”是指放贷人
4、虚构法律关系,通过虚增债务数额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借助诉讼、仲裁、公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活动。据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查获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中,近2/3涉及“套路贷,“套路贷”虚假诉讼对司法秩序造成妨害。当前,通常民事诉讼程序对于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机制、规则及标准虽然陆续出台,但民事审判实务中仍然存在诸多困惑,因此本文聚焦于对该问题的研究,通过实证考察徐州两级法院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现状,检视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面临的困难及具体原因,继而从设置专门合议庭进行识别、构建妥恰的责任追究机制(机制层面)、设定实
5、质审查的边界,区分案件类型明确证明标准(标准层面)、规范经验法则的运用、实现信息渠道的畅通化(技术层面)、以审判为中心多举措强化庭审功能(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构建和完善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徐州模式。一、样本考察:通常民事诉讼程序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现状梳理(一)通常民事程序中识别出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概率极低2019年,徐州两级法院通过民事一、二审诉讼程序共计识别出涉“套路贷”虚假诉讼35件,其中一审识别出27件,二审识别出8件。而进入民事再审程序的民间借贷案件共计1847件。其中,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49件,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1798件,在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的案件中,68件是因
6、检察院再审检察建议引起。通过进入再审程序的较大数量,可以预见,与民事再审程序相比,通常民事诉讼程序中识别出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概率极低。网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IOHo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程序通常民中程序 .二审)再中程序(二)裁判方式以“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处理”为主通常民事诉讼程序中识别出的35件涉“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其中33件以“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处理”结案,占识别出案件总量的94.3%,2件以“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结案。其中,“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机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
7、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两种裁判方式对应的是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不同案件类型,实际上,证明标准也应予以区分,将在后文具体论述。表一:识别出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裁判方式对比裁判方式数量/占比法律依据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处理33件/94.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判决驳回诉讼请求2件/5.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
8、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三)裁判文书“本院认为”部分表述过于简单绝大多数裁判文书仅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裁定驳回起诉、移送公安,“本院认为”部分明确提到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的共计14篇,占总数的40%。超过半数以上的裁判文书对案件基本事实查明以及证据认证过程未有表述或者表述过于简单、笼统。仅发现8篇裁判文书综合查明事实及该案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的情节、特征,进行分析认定。,其中3篇文书(为系列案件)将调查过程、认证理由进行充分说理,能够清晰展现法官适用的证明标准及运用经验法则的过程。绝大多数裁判文书的语焉不详表明民事法官在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中尚未准确、
9、统一把握审查、认定标准。参见(2019)苏0312民初928号民事裁定书:(2019)苏0312民初9659号民事裁定书:(2018)苏0381民初7575号民事裁定书:(2018)苏0381民初7578号民事裁定书;(2018)苏0381民初4273号民事裁定书。网参见(2018)苏0381民初4273号民事裁定书:(2018)苏0381民初4276号民事裁定书:(2018)苏0381民初4281号民事裁定书Il(四)现有识别机制全面却不具体为全面、直观反映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制度层面的现状,课题组对省高院及本院已出台的涉及扫黑除恶及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文件进行了梳理,筛选出涉及识别机
10、制的相关文件,发现已出台的文件关注到的识别机制主要包括:1、审理前:含传唤当事人本人到庭、案前风险警示制度、强制检索制度;2、审理中:强化证据甄别、实质审查及依职权调查、列举涉套路贷虚假诉讼常见行为或情节、提供可供参考的庭审发文提纲;3、审理后:法官问责及惩戒机制。详细展示如下:表二:关于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的文件概览发文机关文件名称涉及识别的主要内容省院关于全省法院开展“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L完善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2.改进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方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力度的通知L必须传唤当事人本人到庭;2 .严格证据审查,加强依
11、职权调查取证。3 .法官问责及惩戒机制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打击与防范“套路贷”虚假诉讼工作指南L“套路贷”的概念、与民间借贷的区别、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2.重点疑似案件情形列举;3.强化当事人本人到庭参加诉讼;4.强化借贷事实的实质性审查,加大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民间借贷案件强制检索制度的通知明确必须强制检索的案件类型及强制检索要求。本院防范和惩治民间借贷涉“套路贷”的工作意见L列举“套路贷”行为模式2.建立案前风险警示制度3.强化证据甄别关于涉“套路贷”案件强化线索排查工作的通知1 .强化实质审查力度2 .列举须重点审查的行为或情节3 .庭审发问提纲(参考)
12、通过对已下发文件的系统梳理,我们发现,文件中涉及的识别机制看似较为全面,但大多原则性较强,对实质审查、法官依职权调查以及问责机制,仅仅一笔带过,实际上并未确立具体标准和规则,参考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二、困境检视:涉“套路贷”虚假诉讼识别面临的主要困难(一)通常民事程序中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识别呈现被动性“套路贷”属于新型犯罪,在2018年4月“套路贷”被初次发现之前,并未引起审判领域的重视。即便在发现初期,由于对套路的形成、发展、渠道等手段性问题以及对所涉群体、危害程度等结果性问题把握不全面、不深入,民事程序的识别与裁判呈现明显的被动性。涉“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与通常的虚假民间借贷诉讼有别,根
13、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规定,通常的虚假民间借贷诉讼以双方当事人的恶意串通为构成要件,而涉“套路贷嘘假诉讼则是单方“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损害他人权益,妨害司法秩序。由于涉“套路贷”虚假诉讼的特殊性,该类案件审理的核心任务实际上是识别“套路贷”,即发现犯罪线索,而民事法官对此缺乏经验。其次,涉“套路贷”虚假诉讼具有预谋性,大多形式证据充分,如仅依据证据规则,则几乎无法识别出其系虚假诉讼,主要依赖充分的诉辩对抗以及法官的实质审查,而送达难问题在涉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中尤为显著,是法官发现案件真实的首要阻碍因素。为达到不法目的,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常 民事诉讼 程序 套路 虚假 诉讼 识别 困境 出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