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静脉输液的 心理护理,王金艳,2015年8月,护理心理学的应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解除其心理压力。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输液可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充营养、维持热能、滴入药物、抢救中毒、排除和稀释体内毒素、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等。为保证患儿的安全治疗,切实提高疗效,探讨静脉输液时患儿的心理护理理论,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作为门诊输液室的护士
2、,除应熟练掌握自己的业务技术,对心理学知识掌握及应用的好坏对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在心理护理中,患儿的心理护理与家长的心理护理同等重要,不可忽视。护士应掌握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静脉输液时患儿常见的心理反应,1 恐惧心理:恐惧是一种预期将要受到伤害或极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通常产生回避行为,即避免进入恐惧的环境和从威胁性环境中逃走。患儿来输液室常有恐惧的心理,大多数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怕护士、怕针头、怕痛,就大哭大闹,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有的家长对静脉输液的治疗不了解,怕输液产生依赖性,怕护士技术不过关等。由于这些恐惧心理使有的患儿不能接
3、受静脉给药,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从而耽误了病情,延长了病程。,2.紧张心理:众多的患儿在穿刺前都有一种紧张而担心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有的患儿家长担心液体和药物输入血管会产生不良反应,有的患儿因紧张,一直哭闹不止,因患儿哭闹不止,有的家长更为紧张,互相刺激,相互影响,使得家长焦虑不安,反复询问医生、护士,怕这怕那,造成种种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患儿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患儿不仅承受着疾病带来的痛苦与不适,而且还要面对医院特殊的环境及陌生的医护人员,这势必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出异常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患儿住院均有家长陪伴,在输液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患儿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宠爱有加,往往是针扎在患儿身上,却痛在家长心里,表现为对输液知识缺乏了解,忧心忡忡。针还未扎,有些家长却先哭起来,尤其对恐惧和紧张的患儿,家长的态度往往是决定性的。,与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儿科护理对象为014岁之间的患儿,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眼中都是至高无上的宝贝,一旦身体健康方面出现一丝异常,都会格外紧张,无比焦虑,因此就对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无形中加大了医、护、患之间的信任危机感,使医疗、护理工作陷入被动。而现阶段所提倡的整体护理又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
5、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但是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有时甚至还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因此护理人员主要充当直接护理者,患儿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心理护理,根据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特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患儿及患儿家长实施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及家长充分认识静脉输液的特殊性,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主动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输液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要保护对象,一旦生病,全家都焦虑万分,家长陪患儿来到医院总想得到医疗水平高的、服务态度好的医务人员的诊治和护理。患儿也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恐惧哭闹,特别是害怕
6、打针。针对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首先要给患儿及家长以心理安慰,并主动与家长交流,仔细询问病情,态度热情、和蔼、耐心,使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用语,讲明病情,介绍静脉输液的一般知识、治疗原则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儿及家长从科学的角度认识静脉输液,争取积极配合,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疾病早日康复,护理干预,认知干预:由于患儿及家长普遍担心不能一针见血、液体外渗、脱针、液体走空发生意外、加药有误等,所以输液前护理人员应首先与患儿家长沟通,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再根据患儿的心理表现进行沟通,选出合作型的患儿先做静脉输液治疗,以树立榜样。情感干预:与患儿建立一
7、种信任关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患儿进行认真、细致和周全的观察,和他们亲切交谈并配合家长做好安抚工作。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准确,态度和蔼,可通过触摸患儿的手、头和拥抱等方式,使患儿体验到发自内心的爱,使之有安全感,从而感到满足,配合治疗。,行为干预,行为干预主要采用心理行为诱导 1 合作型患儿:可以采取边操作边宣教的方式,告诉患儿怎样配合及输液常识。2 不合作型患儿:此类患儿性格倔强,宁死不屈是此类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其具体表现是输液前大哭大闹、拳打脚踢,甚至对医护人员敌对攻击、逃跑等。因此,我们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同时,用上述方式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强制方式,教会家长怎样固定患儿以取得很好配合
8、,做到一针见血,避免给患儿造成身心痛苦,给家属带来信任危机,若穿刺失败,与家长沟通是否更换人员,并予以道歉。,3 紧张型患儿:对紧张型的患儿在沟通期间不能急于操作,先与其交谈,表情要亲切,语调要文雅,动作轻柔,可给患儿做简单解释和安慰工作。在穿刺过程中可夸奖患儿,以分散其注意力,取得合作。13岁:不合作态度十分明显,对家长依赖十分强烈,再加上患儿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这样医护人员就很难和患儿进行语言交流。我们可采用听音乐、讲故事、看动画片等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降低患儿阻抗。45岁:该年龄段的患儿对周围事物特别感兴趣,好奇、好问、好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要用鼓励的态度和家长一道用温和的语言
9、技巧来提高患儿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68岁:该年龄段的患儿,个性与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喜欢表现,希望得到人们的注意。对这一年龄段的患儿除给予鼓励外,要多体贴、安慰,通过建立良好关系,取得患儿的信任。914岁:该年龄段患儿不合作的较少,主要采取晓之以理的方式,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讲明生病会给学习、身体带来不利,鼓励愉快接受治疗,早日康复。,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保持患儿最佳的心理状态以尽快适应输液,家长是患儿的保护者、支撑者、全部利益的代表者,是患儿接受医疗护理的主宰者。家长对患儿的病情症状最早了解,起着提供病史协助诊断的重要作用。家长在患儿接受治疗护理时,情绪也直接影响患儿。所以,我们应把患儿
10、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家长之所急,痛患儿之所痛,对家长的疑问作出负责的和科学的解释,稳定家长的情绪。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健康指导。如所患疾病、用药目的、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防治方法,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应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减轻患儿的痛苦,使患儿及家长都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本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当患儿了解输液的一般知识,亲身体会到静脉输液并不可怕之后,剩下的忧虑就是对护士操作技术的信任、服务态度的好坏,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患者的视野里。比如:消毒是否彻底,是否按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液的准确率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患儿疾病的转归和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态度,
11、因此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熟练、细致的技术操作,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儿及家属,用恰当的语言回答患儿及家长提问,以消除患者存在的担心心理。中肯的语义、和蔼的语调、清晰的语音,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有如一剂良药,再加上过硬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头脑清醒、机智果断、反应灵敏、手脚勤快、动作迅速、干脆利落、细致周到、井然有序。这样才更能增加患者及家长对我们的依赖感和信任感,也是我们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的重要保证,提供温馨的环境,在输液大厅和观察室门窗张贴卡通贴画,大厅悬挂彩球,观察床采用纯棉卡通布床单。使患儿感到家一样的温暖。每个观察室配有一名专门的责任护士协助家长铺床,挂输液瓶,调静脉滴数,讲述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宣传小儿疾病的护理知识,全方位的为患儿服务。护士着装有传统的白大褂改为粉色护士服,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建立儿童天地、儿童乐园、滑梯等娱乐项目满足患儿需要。,小儿静脉输液的重要性,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要得重要途径之一,是门诊输液室不可或缺的基本操作,为保证患儿的安全治疗,切实提高疗效,探讨静脉输液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患儿的心理状态,接触其心理压力,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