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触电急救技术.ppt
《现场触电急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触电急救技术.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现场触电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普及教材,南京智源电力培训学校,2,第一章: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特点和机理 第二节:人体的电气参数 第三节:触电伤害的种类 第四节: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第五节:触电的方式 第六节:触电事故的规律 第七节: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第八节: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3,第二章:现场触电急救 第一节:迅速断开电源 第二节:就地急救判断快 第三节:准确施行心肺复苏 第四节:坚持抢救信心 第五节:现场使用强心针剂问题,4,第三章:现场心肺复苏法 第一节:判断意识和通畅呼吸道 第二节:口对口(鼻)呼吸 第三节:人工循环(体外按压)第四节:单人复苏法 第五节:双人复苏
2、法 第六节: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转移和终止 第七节:婴幼儿心肺复苏要点,5,概述,自从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后,“电”开始进入了人类社会。由于电能便于控制,便于转输,便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源,在当今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一样离得开电。电造福于人类,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伤害人,甚至使人触电死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触电死亡近万人。今天,家用电器已进入千家万户,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减少触电伤亡,是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安全用电,关键在于使广大用电者掌握安全用电知识,使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检修、维护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普及触电急救知识,减少意外的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其中主要内容
3、之一。例如,江苏某市普及触电急救知识以后,全市有百分之二十二的触电假死伤员经抢救后摆脱了死神,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触电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对减少触电伤亡事故起了良好的效果。,6,触电急救的方法很多,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实践!普遍认为采用心肺复苏法进行现场触电急救效果最好,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不需要任何器械,适合于在现场进行,深受群众欢迎。触电急救的关键在于把握住“迅速、就地、准确、坚持”八个字,要做到它就必须普及教育,使接触电气设备的人都能学会触电急救技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还规定每名电气工作人员都必须学会触电急救技术,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为此,
4、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教材,作为推广现场触电急救技术工作中的参考资料。,7,第一章:电气安全技术,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电气事故,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死亡率较高,是电气安全技术工作的重点。为了使人们科学地防止触电事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本章从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触电伤害、影响触电的因素、触电的种类、触电事故的规律等方面,介绍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时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作用。,8,第一节: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特点和机理,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与其它形式的能量对人体的作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没有任何预兆,即事故的突然性大,往往在电击发生之前的一瞬间人还没有丝毫觉察。这样的事故有比较
5、大的危险性。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会有麻痹、针刺、颤抖、痉挛、打击、疼痛等感觉,如果电流较大,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心脏跳动不规则、昏迷、心室颤动等症状。而且,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防卫能力会迅速地降低。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属于生理性质的伤害,是电能破坏细胞的正常工作及杀死大量细胞造成的。,9,电流作用于人体内部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室颤动或窒息。前者主要是电流通过心脏时,使心脏泵室作用失调,发生心室颤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止,后者是当电流通过大脑的呼吸中枢时,会遏止呼吸,以至窒息,当足够大的电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胸部时,也会使胸肌收缩,导致呼吸终止。研究表明
6、,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持续时间、途径、电流的频率和种类、人体状况和电压高低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各因素之间,特别是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讨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必须对人体的电气参数有所了解。,10,第二节:人体的电气参数,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也会遇到阻力,这个阻力就是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不是纯电阻。人体电阻主要由体内电阻、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组成.皮肤电容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体内电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数值约为500欧。皮肤电阻随着不同的条件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使得人体电阻也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皮肤表面0.050.2毫米厚的角质
7、层的电阻高达10000100000欧。但角质层不是一张完整的薄膜,而且很容易遭到破坏,计算人体电阻时不宜考虑在内。除去角质层,人体电阻一般不低于1000欧。,11,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3000欧考虑。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1)除皮肤厚薄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2)接触面积加大、接触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体电阻;3)通过人体的电流加大、通电时间加长,会增加发热出汗,也会降低人体电阻;4)接触电压增高会击穿角质层,并增强机体电解,也会降低人体电阻。,12,图1-1人体电阻和接触电压的关系,考虑到皮肤干湿对人体电阻的影响,人体电阻和接触电压的关系如图1
8、-1所示:a是人体电阻的上限。b是人体电阻的平均值。c是人体电阻的下限。a和b之间相应于干燥的皮肤。b和c之间相应于潮湿的皮肤。,13,第三节:触电伤害的种类,电流对人体组织的作用是复杂的,多种形式的,但大致可归纳为电击和电伤两种。,14,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一种伤害。由于电流通过人的机体,对管理心脏和呼吸机能的中枢神经起了复杂的破坏作用,心脏和呼吸器官的正常工作机能遭到破坏,使人处于假死或丧失性命!因此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电击造成的。但是,如果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及时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有可能挽救生命。,电击的主要特征有:1、在人体外表没
9、有明显的伤害,有时不易找到电流出入人体的痕迹点。2、触电电流较小。3、加于人体的电压不高。4、电流流经人体的时间较长。,15,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包括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1、灼伤 电流热效应引起的伤害。分为电弧灼伤和非电弧灼伤。1)电弧灼伤有两种,一种是电流不流经人体的电弧灼伤,叫间接电弧灼伤,如带负荷拉开隔离开关时,容易发生这类事故。另一种是电流经过人体的电弧灼伤,叫直接电弧灼伤,如人体某部距离高压的带电体过近,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发生电弧,此时有较大的电流经过人体,但由于电弧放电时间短,且伴有高频振荡,因此虽然电流较大,通常也不会引起
10、电击,但严重的电弧灼能使人致命。2)非电弧灼伤是由于电流熔化局部导体所产生的熔化金属飞溅引起的。,16,2、电烙印 当人体与带电部分接触良好时,因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在皮肤上形成的肿块。肿块有白色和灰色的边缘,一般不使人感到痛苦,但严重的会造成局部肌肉僵死。,3、皮肤金属化 电流熔化金属后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所引起的,与一般的灼伤一样,使皮肤表面粗糙而坚硬,并有绷紧的感觉。,17,第四节: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因素,电流对人体作用有很大的分散性,而且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其分布是正态的,并有以下规律。,1、电流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人 的感觉越强烈,破坏心脏正常工作所需
11、的时间越短,致 命的危险性越大。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电流 大小的不同,人体呈现的不同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以 下三级: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18,感知电流 是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实验资料表明,对于不同人,感知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约为0.7毫安。,摆脱电流 是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对于不同的人,摆脱电流也不相同!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毫安,成年女性约为10.5毫安;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毫安,成年女性约为6毫安。最小摆脱电流是按99.5%的概率考虑。,19,致命电流 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在电流不超过数
12、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致命电流。心室颤动电流与通电时间有关,其关系如图1-2所示。当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心室颤动电流仅数十毫安(一般认为是50毫安以上);当通电时间不足心脏搏动周期,但超过10毫秒,并发生在心脏搏动的特定时刻时,心室颤动电流在数百毫安以上。,图1-2 心室颤动电流与通电时间的关系,20,2、触电时间,触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危险也越大。其原因是:1)通电时间越长,能量积累增加,心室颤动电流减小。,2)在心脏每一搏动周期中,只有心脏收缩与舒张之间大约0.1秒左右的易激期对电流最敏感。触电
13、时间一长,重合这段危险时间的可能性越大,危险性就越大。,3)触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触电危险亦增加。,21,3、电流途径,电流通过人体的任一途径都可能使人死亡。例如,电流通过人体的某一局部,可能引起中枢神经混乱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人的头部会使人昏迷,甚至不醒而死亡等。因为心脏是薄弱环节,通过心脏的电流越大,电击致命的危险性就越大。所以,从左手到前胸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从手到脚都是很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的电流途径虽然危险性较小,但可能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其它二次事故。,22,4、电流种类,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对
14、人体都有伤害作用,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直流最小感知电流男性约为5.2毫安;女性约为3.5毫安。平均摆脱电流男性约为76毫安;女性约为51毫安。可以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通过时间0.03秒时约为1300毫安;3秒时约为500毫安。电流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25300赫的交流电流对人体伤害最严重。1000赫以上,伤害程度明显减轻,但高频高压电也有电击致命的危险。,23,10000赫高频交流电最小感知电流男性约为12毫安;女性为8毫安。平均摆脱电流男性约为75毫安;女性约为50毫安。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通过时间0.03秒时约为1100毫安;3秒时约为500毫安。雷电和静电都能
15、产生冲击电流。冲击电流能引起强烈的肌肉收缩,给人以冲击的感觉。冲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冲击放电能量有关。数十至100微秒的冲击电流使人有感觉的最小值为数十毫安以上。甚至100安的冲击电流也不一定引起心室颤动使人致命。当人体电阻为1000欧时,可以认为,冲击电流引起心室颤动的界限是27瓦秒。,24,5、人体状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有分散的特征。即使对于同一个人,多次试验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试验和分析表明电击危险性与人体状况有关。例如:女性对于电流较男性敏感,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均约为男性的三分之二;儿童对于电流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对于电流较体重大的敏感;人患有心脏病等疾病时,受电击时的危险性
16、较大,而健壮的人遭受电击时危险性较小等。,25,6、电压高低,当电流流过人体时,电压越高越危险,国家标准中已经对安全电压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安全电压使用的场所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具体标准。,26,第五节:触电的方式,自从宇宙存在以来,雷电就成为人和动物死亡的原因之一。而世界上第一次触电死亡事故发生于1879年,在当时已有小型发电设备的法国里昂市。经过长期研究和对触电事故的分析,到目前为止,确认触电有三种情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27,1、单相触电,我们知道电力系统电网中有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两种情况。,1)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单相触电 触电的情况如图1-5所
17、示。当人体接触到导线时,人体承受相电压。电流经过人体、大地和中性点接地装置,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的数值决定于电气设备相电压和人体电阻。,图1-5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单相触电,28,2)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触电的情况如图1-6所示。因为中性点不接地,所以有两个回路的电流通过人体。一个回路的电流从C相导线出发,经过人体、大地、线路对地绝缘阻抗Z到A相导线;另一个回路的电流从C相导线出发,经过人体、大地、线路对地绝缘阻抗Z到B相导线,电流的数值决定于线电压、人体电阻和线路对地绝缘阻抗。两个回路所承受的电压都是线电压。,图1-6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如果线路的绝缘水平比较高,绝缘阻抗非常大,通过人体的
18、电流就小,人触电的危险性就小;如果线路的绝缘不良,人触电的危险性就很大。,29,2、两相触电,人体同时与两相导线接触时,电流就由一相导线通过人体流至另一相导线,如图1-7所示。这种触电方式最危险,因为施加于人体的电压为全部工作电压,即线电压。这种情况下不论中性点接地或不接地,人体与地是否绝缘,人都要触电,因为这种情况下,电流不经过地而直接通过人体从B相流向C相。,图1-7两相触电,30,3、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1)跨步电压,图1-8 接地电流流散图,图1-9 对地电压分布,31,2)接触电压,图1-10接触电压触电,32,3)雷击,雷害事故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雷云向地面突出的导电物
19、体放电时引起的自然灾害。雷害除了可以毁坏建筑设施,使电力设备造成事故外,也可以直接伤害人畜。从雷害的人身事故来看,例子也不少。如某年北京郊区雷电波沿低压线侵入室内,打坏灯泡,对离电灯1.5米以内的人产生了伤害。南京市区有一人撑铁柄伞在约二亩地的开阔菜园地走过,被雷电击死。镇江地区曾有五人同行,穿蓑衣的4人遭雷击毙,而穿塑料薄膜雨衣的1人幸免。武进县漕桥乡曾有一生产队十多人在水田里劳动,遭雷击而全军覆没。宜兴县有三人同行,肩杠锄头柄的一人被雷击毙,其余二人幸免。还有一次在某处一座山的北坡,头一年一个锄柄插在地上被雷击两半,第二年一人恰经此处,被雷击死。,33,安徽一地质队员雷击 时在大门口被球雷
20、击中烧死。一九八五年十二月新民晚报曾经登载了两条消息。一条消息是有三个小学生放学回家,徐小红和另一学生合撑一把铁柄伞,雷击时徐小红左手有三个指头被雷击断,另一学生腹部顶着伞柄也灼伤,另一学生因伞柄顶腹部也致两手和腹部均被雷击灼伤,这三个学生都送往金山医院治疗,但徐小红的三个指头却残废了。另一条消息是在嘉善乡汪关铭家墙外,在一人一手高处,有一个锯齿形的火球是雷云对地放电时遇到旋转气流形成的球雷,后来不见了,从汪关铭家的窗户跑出,到离窗十多米远的一个水圹里消失了。原来,这个球雷是从屋顶电视天线引入室内,使两间室内电线击成粉碎,电视机布罩掀到二米外,五斗橱劈去一角,三门橱窗衣镜水银全部熔化掉,剩下一
21、块光板玻璃,而汪关铭夫妇坐在屋角里却安然无恙。,34,第六节:触电事故的规律,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不应认为触电事故是不能防止的。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发生率看,可以找到如下规律:,35,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最集中。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还由于这段时间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以及由于这段时间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以致触电事故多。,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22、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这就是说,应当把防止触电工作的重点放在低压方面。,36,3、携带式和移动式电器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而且经常在人手紧握情况下工作的缘故。,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电气故障点多数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接线端、压线头、焊接头、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头、插座、控制器、开闭器、接触器、熔断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电气可靠性也较低,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37,5、农村触电事故多,据统计,农村触电事故为城市的6倍。主要是由于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
23、、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有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和携带 式设备多、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存在,触电事故较多。,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多是主要操作者,即多是接触电气设备工作的人。另外还有经验不足,电气安全知识缺乏的缘故。,38,8、误操作事故多,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和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由于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也会造成触电事故;缺乏制度,非
24、电工随便处理电气故障,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检修工作中,安全组织措施或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也会造成触电事故;接线错误,特别是插销座接线错误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等。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的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的。,39,触电事故的死亡率较高,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对于电气安全检查、对于安排电气安全工作计划、对于考虑和实施各项电气安全措施以及对于正确设计、安装和管理电气设备都有很大意义。但是,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况下,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对于电工操作人员来说
25、,往往有相反的情况,即高压触电事故多于低压触电事故。而且,据国外统计,由于在低压系统推广了漏电保护装置,使得低压触电事故大大降低,以及低压触电事故与高压触电事故的比例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40,第七节: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1、安全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当人体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加在人体上的电压越高,其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大。因此,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一电压系列就叫做安全电压。其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Hz有效值50伏,而直流不超过120伏。安全电压的电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场 触电 急救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