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语言,联系上下文理解“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的丰富内涵;读懂“我是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3、领悟“任何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不仅要付出辛勤劳动,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道理。教学重点:懂得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文中的主人公彼得。弗雷特,他的梦想是什么?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今天我们继续与彼得一起走上寻金之旅。二、引思1、彼得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你从哪知道的?(
2、出示)指读。2、理解“不无骄傲”(非常自豪)3、你能读出骄傲的语气吗?4、画出“”,与前文哪个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理解“蜂拥而至”。5、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三、读悟1、自读课文剩下的段落,找出彼得能找到真金的原因,用笔画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想法。2、交流:预设勤劳:A、联系“全部精力”谈体会。(出示文字)B、是啊,一个“全部精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画面。(出示填空)C、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看哪,这就是彼得的花园,这儿的鲜花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开得娇艳无比,真让我们大饱眼福。你能用上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花呢?D、这些都是依靠彼得的辛勤劳动换来的,难怪他那么骄傲呢!齐读E、彼得在淘金时
3、同样也很勤劳,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单靠勤劳是不够的,还有什么原因?)预设善于观察:A、雨后发现土地不同。B、联想到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雷奈克,善于观察发现也很重要。预设勤于思考:理解“若有所悟”,他捂到了什么?指读。由雨后小草想到土壤肥沃;由土壤肥沃,想到可以种花;又由种花,想到成功。由成功还会想到什么?(体会理解省略号中包含的内容)会思考是最可靠的财富,是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终身享用不尽的财产。预设机遇:A、扣住“倾盆大雨”“三天三夜”大雨改变了彼得的命运。B、面对着这样一个上帝垂青的机会,你想说什么?“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
4、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预设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五年以后”“终于”,联系勾践、布鲁斯等成功的原因展开论述。小结:同是这样的土地,大多数人仅仅关注他是否藏有金子,而忽略了别的价值。而一场大雨让彼得若有所悟,最终他寻找到了真金。同学们,你现在明白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了吗?说说你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四、拓展1、*是美国西部大开发中若干例子中的一个,其实彼得不是一个寻到真金的人,还有许多人获得了成功。大家对牛仔裤很熟悉吧?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讲一个“牛仔大王”的故事。2、这些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真金,下面我们来看看各行各业的人对真金的理解。3、课后练习。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2教材及学情分析
5、: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导阅读。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
6、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教学过程:一、由梦想引入课文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三、检查自读
7、情况。四、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五、检查: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3、回答上面的问题。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六、作业:1、写字。2、组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课前谈话:同学们,
8、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1)轻声读这句话。(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3)读着读着,你
9、们有什么疑问吗?(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1、自读自悟,学习4。(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出示4)(3)指导读好第一句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4)师描述: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
10、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7)亲爱
11、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4、再读彼得的话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五、作业: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金子第一课时教学
12、设计及反思3金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主人公彼得弗雷特跟随众多淘金者到萨文河畔淘金未果,在即将离开时发现土地肥沃,适宜种花,就留下来辛勤地种花,通过种花、卖花,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教学中,我抓住彼得淘金失败和种花成功致富两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在进行第二环节的教学时,我紧紧扣住“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来进行。彼得的“若有所悟”是根据眼前所看的那“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判断出土地肥沃,适宜种花,联想到人们买花装扮客厅,联想到成功为了学生能感受到“若有所悟”,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学生们能说出草长得好、多,还有学生说草长得生机勃勃。理解了这里,即时让学生说一说彼得看着这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子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