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docx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G4000061适用专业:中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64(32理论:32实验)总学分数:3.5开设学期:第二学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药用植物学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学科。2 .课程性质: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内容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药用植物学讲药用植物的的形态、解剖、分类;
2、中药鉴定学讲生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成分、功效等。生药多来源于药用植物,两者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药用植物学属于中药专业专业基础课程。4 .课程作用:药用植物学中植物的显微构造为生药的显微鉴定奠定了基础。药用植物学中植物的形态、分类学的知识为生药的基源鉴定、性状鉴定奠定了基础。(二)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注重课程教学与现实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契合,力求科学性与职业性相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思路如下:定位准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课程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成为研究者,而是要体现职业性,配合专业教育,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
3、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实效:改变说教式、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现现代教学的开放式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教学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程本身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突出特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设计学生的实践任务,培养他们认识和分析复杂的药用植物的能力,并使学生的切身体验内化为能力和素质。提升品质: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条件,学习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提高质量和要求。
4、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药用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2)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形态特征。(3)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4) 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二)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2)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3)能够准确识别常见药用植物200余种。(4)具有发现寻找中药材新资源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求知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用植物资源。(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生在学习药用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
5、、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理,识别和鉴别药用植物;初步掌握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与植物亲缘关系的规律,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关性。这将为学生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学生以后研究中药的基源,从事天然药、民族民间药的调查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L药用植物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建议学时情境绪论1 .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2 .熟悉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主要任务。3 .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重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难点:无1
6、理论情境植物的细胞1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植物细胞的后含物。3 .熟悉植物细胞壁的结构。4,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及特点、全能性及生物学价值。重点:L植物细胞的形态、基本结构和功能。2 .植物细胞壁的后含物3 .植物细胞壁的分层难点:植物细胞壁的分层、纹孔1理论情境植物的组织1 .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种类。2 .熟悉分生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3 .掌握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4 .掌握气孔的组成,气孔、毛茸、导管的类型。5 .掌握维管束的概念及其类型。6 .熟悉基本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周皮的形成和概念。7 .了解各种组
7、织的生理功能;皮孔、侵填体、肌月氐体的概念和功能。重点:1.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种类。2 .分泌组织、机械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3 .气孔、毛茸、导管难点:维管束的类型4理论情景四植物的器官2.掌握根的基本形态、变态根、根的次生构造;茎的基本形态及类型、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重点:1.定根和不定根、主根和侧根、须根系和直根系、变态根的类型;6理论4实验植物草质茎的构造;叶的组成、叶片的全形、叶脉的类型、单叶和复叶、叶片的构造;花的组成与形态、花的类型、花程式;果实和种子的组成、形态特征和类型。2 .熟悉根的初生构造;地上茎的变态、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叶
8、片的质地、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花序的类型式;常见的药用果实和种子。3 .了解根的异常构造及根瘤和菌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与根茎的异常构造、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叶端、叶基、叶缘的形状,裸子植物叶的构造;花图式;花、果实、种子的组织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理功能。2 .茎的基本形态及类型;3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4 .叶脉的类型、单叶和复叶、叶片的构造;5 .雄蕊群、雌蕊群、花的类型、花程式;6 .果实和种子的组成、类型;难点:1.根的次生构造;2 .年轮的形成、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3 .具有单叶的小枝与复叶的区别;4 .子房的位置关
9、系、胎座的类型、花程式;情景五植物分类概述L掌握分类学的概念;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种的定义;植物拉丁学名的命名方法及书写要求;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2 .熟悉分类学的目的意义;植物界的分门;种以下等级的学名表示法。3 .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重点:1.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2.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难点: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2理论情景-1-植物分类1 .熟悉植物分类的研究方法。2 .了解各分类方法在药用植物分类研重点:无难点:无2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究中的应用。情景七藻类植物L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 .熟悉藻类植物的分门依据、常见药用藻类植物。
10、3 .了解藻类植物繁殖方式和研究进展。重点: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无2理论情景八菌类植物1 .掌握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 .熟悉菌类植物的分门依据、常见药用真菌。3 .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重点: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无2理论情景九地衣植物门L掌握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2 .熟悉常见药用地衣。3 .了解地衣植物的分布特点。重点: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无2理论情景十苔薛植物门1 .掌握苔碎植物的主要特征。2 .熟悉苔辟植物的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3 .了解苔碎植物的生活史。重点:苔碎植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无2理论情景十一蕨类植物门1 .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 .熟悉蕨类植物的分类及重要药
11、用植物。3 .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史。重点: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无2理论2实验情景十二裸子植物门1 .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银杏科、麻黄科的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2 .熟悉裸子植物的分类;松科、柏科、红豆杉科的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3 .了解苏铁科、三尖杉科、的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重点:1.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银杏科、麻黄科的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难点:无2理论2实验情景十三被子植物门L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蓼科、毛葭科、木兰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大戟科、五加科、伞形科、唇形科、玄参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天南星科、姜科、兰科特征及其
12、重要药用植物。2.熟悉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规律、主要分类系统;熟悉桑科、马兜铃科、范科、石竹科、小桀科、樟科、罂粟科、景天科、杜仲科、虎耳草科、锦葵科、山茱萸科、木犀科、龙胆科、夹竹桃科、萝摩科、旋花科、马鞭草科、茄科、爵床科、茜草科、忍冬科、紫藏科、车前科、败酱科、百部科、薯薪科、棕枢)科、莺尾科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3.了解三白草科、胡椒科、金粟兰科、桑寄生科、睡莲科、防己科、楝科、远志科、漆树科、冬青科、卫矛科、鼠李科、滕黄科、瑞香科、使君子科、桃金娘科、杜鹃花科、紫金牛科、报春花科、马钱科、紫草科、紫威科、车前科、败酱科、香蒲科、泽泻科、莎草科、石蒜科的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重点:蓼
13、科、毛葭科、木兰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大戟科、五加科、伞形科、唇形科、玄参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天南星科、姜科、兰科的特征及其重要药用植物难点:蔷薇科各亚科之间的鉴定;豆科各亚科之间的的鉴定;伞形科植物的鉴定;唇形科植物的鉴定;菊科植物的鉴定;4理论4实验合计32理论12校内实验2 .学习情境设计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表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绪论教学时间1学时学习目标1 .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学习
14、方法。2 .熟悉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主要任务。3 .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学习内容1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研究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确保来源的准确性(2)资源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3)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并扩大新药源(4)为中药材生产服务2 .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和趋势3 .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1)善于利用大自然的课堂(2)阅览药用植物图片(3)培养学习兴趣(4)重视实验技能培养学习性工作任务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学的定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流程图提出问题一引入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一课堂总结教学条件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考核方式过程
15、性考核、期末考查学习情境(学习内容)植物的细胞教学时间1学时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植物细胞的后含物。3 .熟悉植物细胞壁的结构。4 .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及特点、全能性及生物学价值。学习内容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1 .原生质体(1)细胞质(2)细胞核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3)细胞器质体液泡2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1)淀粉(2)菊糖(3)蛋白质(4)脂肪和脂肪油(5)晶体3 .细胞壁(1)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2)胞间连丝和纹孔(3)细胞壁的特化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 .植物细胞的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
16、化(1)细胞生长(2)细胞分化学习性工作任务植物细胞壁有哪些主要特化形式?如何鉴别?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流程图提出学习任务一引入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一课堂总结教学条件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查学习情境(学习内容)植物的组织教学时间4学时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种类。2 .熟悉分生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3 .掌握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4 .掌握气孔的组成,气孔、毛茸、导管的类型。5 .掌握维管束的概念及其类型。6 .熟悉基本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周皮的形成和概念。7 .了解各种组织的生理功能;皮孔
17、、侵填体、肌月氐体的概念和功能。学习内容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种类1 .分生组织(I)原生分生组织(2)初生分生组织(3)次生分生组织2 .基本组织(1) 一般薄壁组织(2)通气薄壁组织(3)同化薄壁组织(4)输导薄壁组织(5)吸收薄壁组织(6)贮藏薄壁组织3 .保护组织(1)表皮气孔毛茸(2)周皮4 .分泌组织(1)外部分泌组织腺毛蜜腺(2)内部分泌组织5 .机械组织(1)厚角组织(2)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6 .输导组织(1)管胞和导管(2)筛管、伴胞和筛胞第二节维管束及其类型1.有限外韧维管束2.无限外韧维管束3.双韧维管束4.周韧维管束5.周木维管束6.辐射维管束(4)重视实验技能培养学习性工作
18、任务1 .比较导管与管胞的异同。2 .维管束的类型有哪些?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流程图提出学习任务一引入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一课堂总结教学条件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查学习情境(学习内容)植物的器官教学时间10学时学习目标L掌握根的基本形态、变态根、根的次生构造;茎的基本形态及类型、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叶的组成、叶片的全形、叶脉的类型、单叶和复叶、叶片的构造;花的组成与形态、花的类型、花程式;果实和种子的组成、形态特征和类型。2 .熟悉根的初生构造;地上茎的变态、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叶片的质地、单子叶
19、植物叶片的构造;花序的类型式;常见的药用果实和种子。3 .了解根的异常构造及根瘤和菌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与根茎的异常构造、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叶端、叶基、叶缘的形状,裸子植物叶的构造;花图式;花、果实、种子的组织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理功能。学习内容第一节根1 .正常根的形态(1)主根和侧根(2)定根和不定根(3)须根系和直根系2 .变态根的类型(1)贮藏根(2)支柱根(3)攀援根(4)气生根(5)呼吸根(6)水生根(7)寄生根3 .根的显微构造(1)根尖的构造(2)根的初生构造表皮皮层维管柱(3)侧根的形成(4)根的次生构造形成层的活动及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
20、周皮的形成(5)根的异常构造(6)根瘤和菌根4 .根的生理功能(1)吸收作用(2)输导作用(3)固着作用(4)合成作用(5)贮藏作用(6)繁殖作用第二节茎1.正常茎的形态(1)茎的外形(2)芽及其类型(3)茎的分枝5 .茎的类型(1)依茎的质地分(2)依茎的生长习性分6 .变态茎的类型(1)地下茎的变态(2)地上茎的变态7 .根的显微构造(1)茎尖的构造(2)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4)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8 .茎的生理功能(1)输导作用(2)支持作用(3)贮藏作用(4)繁殖作用第三节叶1 .叶的组成(1)叶片
21、(2)叶柄(3)托叶2 .叶的各部形态(1)叶片的全形(2)叶端形状(3)叶基形状(4)叶缘形状(5)叶片的分裂(6)叶脉及脉序(7)叶片的质地(8)叶片的表面性质(9)异形叶性3 .单叶与复叶(1)单叶(2)复叶4 .叶序(1)互生叶序(2)对生叶序(3)轮生叶序(4)簇生叶序5 .叶的变态(1)苞片(2)鳞叶(3)叶刺(4)叶卷须(5)根状叶(6)捕虫叶6 .叶的显微构造(1)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2)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7 .叶的生理功能(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3)蒸腾作用(4)吐水作用(5)吸收作用(6)贮藏作用(7)繁殖作用第四节花1 .花的组成与形态(1)花梗(2)花托(3)花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植物学 药用 植物学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