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课程标准.docx
《《急诊医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医学》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医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107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培养层次:大专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32学时总学分数:2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 .课程简介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外妇儿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该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它是研究急危重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危重症医学,并且涵盖了院前院内急救、复苏学、灾害医学、中毒医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等,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通过急诊医学的教学,使学生学到急诊医学的基本
2、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诊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急诊临床工作是时间依赖性的,强调第一时间的诊断正确率与抢救成功率,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2 .课程性质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医护
3、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32学时。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课程以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4 .课程作用本课程实行“临岗(课间见习)一协岗(毕业实习)递进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学到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急诊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急诊临床工作是时间依赖性的,强调第一时间的诊断正确率与抢救成功率,树立时间就是
4、生命的观念,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良好的职业素养。(二)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理念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医疗工作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参照执业(助理)医师标准,建立“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本课程设计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知识内容选取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并融合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实践教学在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及相关科室进行技能训练,让学生学到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临床实践所需的常用急救技术,培养学生
5、独立处理急诊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急诊和其他各学科临床工作奠定基础。2 .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实训室训练,医院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教在课堂,学在床旁,做在岗位。形成早体验,早实践夯实理论基础,强化操作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的横向强化,纵向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等
6、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能说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织体系和任务要求、院前急救的任务及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和护理程序、IClJ收治程序和监护分级。2 .正确阐述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创伤病人、气道梗阻病人、急性中毒病人、常见意外伤害病人、临床危象病人的病情判断、病情观察和救治措施。3 .正确阐述心肺脑复苏、创伤救护、气道梗阻现场急救、重症监测和脏器功能支持技术的基本方法。(二)能力目标1.具有对院外急救病人进行现场评估、分类的能力: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创伤现场急救、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能力;对中暑、触电、溺水、蛇咬伤病人进行现场救治的能力。2 .具有完成急诊诊疗程序
7、和保障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的能力;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创伤病人、急性中毒病人、临床危象病人进行病情判断、病情观察和实施诊治措施的能力;具有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技术的应用能力。(三)素质目标1.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思想;3 .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守法和维权意识;5 .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结协助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急诊医学课程总共完成理实一体教学32学时。教学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临床实践性内容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与周边学科有机结合,适应了该课程在培养高技能临床医学人
8、才中的作用。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1急诊医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建议学时情境一绪论L能陈述急诊医学的范畴、体系构成及各环节职能。2.学会现场快速检伤。急诊体系构成;现场快速检伤。总学时2(理论)情境二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1 .能陈述心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2 .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心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掌握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的技术要领。总学时64(理论)2(实验)情境三创伤急救1.能陈述创伤的基本概念与救治原则,能说明创伤评分。创伤的救治原则。创伤处理,止血、总学时42(理论)2.学会创伤处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包扎、固定、搬运技术。
9、2(实验)情境四休克L能陈述休克的定义,分类与临床表现。2.能陈述各类休克的诊断与急救措施。休克的定义,分类与临床表现。各类休克的诊断与急救措施。总学时2(理论)情境五急救技术1 .能陈述电除颤适应症,学会操作方法。2 .能陈述气管切开适应症,能说明操作方法。电除颤的操作方法总学时2(实验)情境六环境及理化损伤L能说明中暑、淹溺、电击伤、烧烫伤、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2.能陈述中暑、淹溺、电击伤、烧烫伤、毒蛇咬伤的治疗原则。中暑、淹溺、电击伤、烧烫伤、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总学时44(理论)情境七急性中毒能陈述急性酒精中毒、毒品过量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
10、急诊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毒品过量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急诊处理总学时6(理论)情境八常见各系统急症L高热、头痛、胸痛、腹痛、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血尿、晕厥和意识障碍的常见原因和伴随症状。2 .急腹症的含义和常见急腹症病谱。3 .腹痛的生理学基础要点。4 .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的注意事项。发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诊处理及流程。各系统急症的诊治流程总学时6(理论)合计总学时3226(理论)6(实验)2.学习情境设计表2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一急诊医学概述教学时间2学时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 .能陈述急诊医学的范畴、体系构成及各环节职能。2 .学
11、会现场快速检伤。学习内容1 .急诊医学的范畴、体系构成及各环节职能。2 .学会现场快速检伤。学习性工作任务L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熟悉急诊医学新的进展。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学流程图讲授一录像演示一自学一讨论一应用教学条件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考核方式笔试学习情境二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教学时间6学时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 .能陈述心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2 .能迅速识别心脏骤停。3 .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4.具有治疗和健康指导的能力。学习内
12、容1 .心搏骤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 .掌握BLS.ALS的概念和内容,BLS的操作步骤,心室颤动的处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3 .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学习性工作任务1 .能陈述心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2 .能迅速识别心脏骤停。3 .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4具有治疗和健康指导的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实验室演示教学流程图精讲一自学一讨论一录像相结合一操作练习教学条件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病床边教学、实验操作考核方式一笔试、操作、提问学习情境三I创伤急救I教学时间14学时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了
13、解创伤的临床类型和分度;4 .掌握对于伤情及时、较为准确的判断的方法。学习内容1 .创伤的临床类型和分度;2 .伤情评估的具体细则3 .创伤处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学习性工作任务1 .能陈述创伤的基本概念与救治原则,能说明创伤评分。2 .学会创伤处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3 .具有对创伤患者急症处理及正确转诊的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病床边教学,实验室演示。教学流程图精讲一自学一讨论一录像相结合一操作练习教学条件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病床边教学、实验操作考核方式笔试、操作、提问学习情境四I休克I教学时间12学时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1 .熟悉
14、休克的病理生理。2 .掌握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3 .熟悉休克致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急救和支持措施。4 .了解休克的常见原因。学习内容1 .休克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与治疗。2 .休克致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急救和支持措施。学习性工作任务1 .能陈述休克的定义,分类与临床表现。2 .能陈述各类休克的诊断与急救措施。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病床边教学教学流程图精讲一自学一讨论一录像相结合一操作练习教学条件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病床边教学、实验操作考核方式笔试、操作、提问学习情境五常用急救技术教学时间2学时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L说出电除颤适应症,学会其操作方法。2.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医学 急诊 医学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