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减少症.ppt
《粒细胞减少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粒细胞减少症.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Granulocytopenia,一、概述,1.定义白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的一组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2.0109/L;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低于0.5109/L。,粒细胞生成减少和成熟障碍(最常见)生成减少-化学药物、电离辐射、严重感染等引起骨髓损伤 成熟障碍-叶酸或vitB12缺乏、MDS、急粒等致早期粒细胞 成熟障碍而在骨髓内死亡(无效增生)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脾亢、抗感染及免疫性机制破坏粒细胞分布异常 假性
2、粒细胞减少、血透、脾亢粒细胞释放障碍(罕见)惰性白细胞综合征(粒细胞对趋化因子不敏感、粒细胞膜缺陷或肌动蛋白微丝收缩功能缺陷所致。骨髓内成熟粒细胞数量正常,但释放至周围血和组织的粒细胞减少。),2.病因和发病机制,下一张,粒细胞生成后体内分布情况:循环池 进入外周血 骨髓中成熟粒细胞 边缘池(贮备池)进入组织 返回,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常用药物,返回,3.分型,骨髓池,干细胞,增殖,成熟贮存,外周血液,基本原理,分型,边缘和循环,正常,正常,增生,I,()产量,无效增生,II,()产量,外周破坏 或 利用,III,外周枯竭,增生+,外周丢失 或,无效增生+外周丢失,IV,(I或II和III联合)
3、,转移边缘池 或骨髓中贮存的成熟细胞释放,V,(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Mi:增殖(分裂)MSP:成熟贮存MGP:边缘池CGP:血液循环池,二、临床表现,非特异性表现 头晕、乏力、纳差、低热、体力减退,并有易感染倾向。是否合并感染视粒细胞减少程度。粒细胞缺乏时,严重感染症状 畏寒、寒战、高热、头痛等 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肤等多见 易发生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死亡率可达25%,三、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 特点2.骨髓象 特点3.粒细胞分布及贮备量检查 贮备池、边缘池检查4.粒细胞破坏增多检查 血溶菌酶及溶菌酶指数 5.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检查,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及浆细胞
4、也相对增多粒细胞毒性改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大致正常,返回,对确定诊断和明确病因是必要的除了解粒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外,还可明确有无肿瘤细胞转移。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粒系明显减低,有的粒细胞有空泡、中毒颗粒及核固缩等退行性变。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相对增加红系及巨核系正常,返回,粒细胞贮备池的检查,方法 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测定用药前后粒细胞上升情况,以了解骨髓的储备功能。常用的方法:口服泼尼松40mg,5小时后查外周血,若中性粒细胞升高值超过2109L,或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200mg,34小时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值超过
5、5109L,则提示骨髓储备功能良好。反之考虑骨髓储备功能减低。,返回,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方法: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1ml,中性粒细胞从边缘池进入循环池,持续2030min,正常时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不超过(1.01.5)109L,若超过或增加一倍,提示粒细胞减少可能由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引起。,返回,血溶菌酶及溶菌酶指数检测,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但假阳性和假阴性较多,临床较少用。,返回,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测定,白细胞聚集反应免疫粒细胞抗体测定法125I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法依赖抗体的淋巴细胞介导粒细胞毒测定,6.骨髓CFU-GM培养及粒细胞集落刺激活性(CSA)测定鉴别干细胞
6、缺陷或体液因素异常7.氟磷酸二异丙酯(DF32P)标记中性粒细胞(或用3H-TdR标记)测定了解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动力学,测定各池细胞数、转换时间及粒细胞寿命,有助于粒细胞减少的机制分析及病因诊断,四、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定期反复检查-采血部位和采血时间固定-质控,鉴别诊断-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鉴别-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与白细胞不增多的白血病、急性再障鉴别,五、治疗,治疗原则是针对其病因治疗原发病,防止继发感染,适当输新鲜血。升粒细胞药物-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 或 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选择
7、其中12种,服用46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 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 疗效。-目前对于粒系祖细胞增生障碍的,可试用GM-CSF、G-CSF或IL-3。-GM-CSF和G-CSF已应用于化疗药物所致的粒细胞减少,取得较好的效果。,输血-粒细胞急剧下降者,可输新鲜血或输分离的白细胞,以协助机体控制感染,但效果不肯定。因输入的粒细胞在48小时内约有半数破坏。此类患者多有免疫功能障碍,为了增强抵抗力,可注射球蛋白。异基因骨髓移植-对严重的粒细胞生成减少的应用骨髓移植,亦有较好疗效。脾切除,六、预后,在抗生素问世前,死亡率高达9
8、095,自应用抗生素后,已下降至20,但仍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菌层流室护理和成份输注粒细胞使一些严重患者获救,23周后可逐渐恢复。再障型预后差,常因难以控制的感染致死。,类白血病反应,Leukomoid reaction,一、概述,1.定义 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激发后,造血组织出现的一种异常反应,其血象类似白血病,但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少数正常或减少)及(或)出现幼稚细胞,可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2.特点,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而白细胞值高低不一或外周血不见幼稚细胞,但白细胞显著增高(50109/L)幼稚细胞百分比常不高,NAP积分明显升高多有明显病因(感染、恶性肿瘤)原发
9、疾病好转或解除后,可迅速自愈,预后良好,二、分类,按外周血白细胞多少分 白细胞增多型 白细胞不增多型按病情缓急分 急性型、慢性型按细胞类型分,按细胞类型分:,中性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型浆细胞型红白血病型,下一张,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见于各种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淋巴瘤、有机农药或CO中毒中毒颗粒、核固缩、玻璃样变性、空泡等 WBC显著增多,50109/L,幼稚细胞较少 WBC不同程度增多,明显核左移,类似CML,NAP积分增高 急粒样类白,Toxic Granulation,返回,淋巴细胞型,WBC增多常为(2030)109/L淋巴细胞40%,可见幼稚淋
10、巴细胞和异淋常见于病毒感染与急淋鉴别,返回,单核细胞型,WBC 30109/L,一般不超过5109/L单核细胞30%,偶见幼单核细胞见于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菌痢、斑疹伤寒,返回,嗜酸性粒细胞型,WBC 20109/L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20%,成熟型为主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嗜酸性中幼粒和晚幼粒增多病因: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返回,浆细胞型,较少见WBC正常或增多浆细胞2%,返回,红白血病型,WBC及有核红细胞50109/L,出现幼稚粒细胞最常见于溶贫,返回,指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类白反应中,WBC10109/L,外周血中出现较多的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必要,以排除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粒细胞 减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