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误差与夹具设计.ppt
《定位误差与夹具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位误差与夹具设计.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过定位与欠定位,欠定位:加工中,工件定位点数少于应限制的自由度数。会产生不良后果。过定位:工件的某个自由度被限制两次以上。,1.分析:工件的定位支承点少于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时,会造成什么后果?结果:应限制了自由度来被限制,导致加工时达不到要求的加工精度。,2.过定位是否允许?一般来说过定位将使工件定位不确定,夹紧后会使工件或定位元件产生变形。,(2)过定位有时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决不允许,欠定位的后果只导致加工时达不到加工精度。过定位优点:使定位可能更为可靠,如冰箱有四个支承点。缺点:易使工件的定位精度受影响,使工件或夹具夹紧后产生变形。,(3)过定位一般会造成如下不良影响:a.使接触点不稳定,增
2、加了同批工件在夹具中位置不同一性b.增加了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c.导致部分工件不能顺利与定位元件定位d.干扰了设计意图的实现因此,大多情况下,应避免过定位过定位常出现在精中工工序中。(4)必须结合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的接触情况来分析、建立相对概念。,1)方法问题:1、根据工序加工技术要求和工件形状的特点,确定应限制 那些自由度,而用相应的定位点数目去消除。2、分析时也可反过来分析哪几个自由度可不必限制,剩下 的就是要限制的了。3、不使工件在外力作用下脱离支承点而失去定位 定位不考虑力的影响,工件在某一坐标方向上的自由度被限制,是指工件定位后在该坐标方向上有确定的位置,而不是指工件在受到使工件脱
3、离支承点的外力时不能运动;,应用六点定位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例:销:限制了 X Y(移动)X Y(转动)四个自由支承板:限制Z(移动)X Y(转动)三个自由度挡销:限制Z(转动)结果:X Y重复限制,后果:当工件定位孔与端面垂直度误差较大,而且孔与长销的间隙又很小时:若长销刚度好,工件被压歪,连杆变形;若长销刚度不足时,长销被夹歪。两种情况均会引起加工的左孔的位置精度,使连杆大小头孔轴线不能平行。,定位符号的表示方法,定位方式用六点定位原理进行定位分析时,以定位点来消除自由度,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是点,而应该是各种定位元件,工件的定位表面有各种形式:如平面,内孔,外圆,成型面,组合表面等,对这些
4、表面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定位设计时应做的工作及步骤:A)根据加工零件的工序要求合理布置支承点B)正确考虑定位方法C)选用恰当的定位元件,8.1.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定位元件,.特点:对中性好(水平方向)所定位的水平轴中心位置(垂直方向),随V形块夹角 及工件直径的误差而发生变化V形块装在夹具体C时,除用螺钉紧固外,还要加装定位销,.主要结构参数:V形块已标准化,绘制V形块工作图时,可不绘制图形,但应注明尺寸C、H、h,.定位套筒及剖分套筒,定位套筒特点:元件结构简单,定心精度不变;当工件外圆与定位圆孔配合较松时,易使工件倾斜,可考虑利用套筒内孔及端面一起定位;当端面大时,
5、定位孔应短些,以避免产生过定位。,剖分套筒 主要用于大型轴类零件的精密轴经定位,以便于安装。结构:下半孔起定位作用 上半孔起夹紧作用,剖分套筒,.外圆定心夹紧机构,.内圆定心夹紧机构用于内孔的定心夹紧机构,其作用原理与外圆定位时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孔定位时,支承等速远离中心移动,与工件孔表面接触。,孔用涨紧套,(四)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以上所述的定位方法,全指工件以单一表面定位。实际上,零件往往是以几个表面同时定位的,例如:用两个平行孔、两个平行阶梯表面、阶梯轴的两个外圆等等,这都称为“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时,几个定位表面间的相互位置,总是具有一定的误差,若将所有的支承元件
6、都做成固定的,工件将不能正确定位甚至无法定位。因而,在组合表面定位时,必须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支承做成浮动的,或虽是固定的,但能补偿其定位面间的误差。,1.以轴心线平行的两孔定位(一面两孔),工件以两孔定位的方式,在生产中普遍用于箱体类大、中型零件的加工中,如机床主轴箱、发动机机体。,以一面两孔定位,用箱体的两孔及平面定位的分析,若以两个圆柱销作定位件时,常会产生过定位现象,造成后果:工件可能无法安装。将右边定位销在两销连心线的垂直方面削去两边,做成削边销,这样在此连心线方向上获得间隙补偿;能使工件两孔与两销顺利安装且使定位较准确。,若工件在垂直平面定位后,再将工件左端外圆、用圆孔或V形定位
7、时,则工件右端外所用的V形块,一定要做成浮动结构,这时只起限制一个自由度的作用,否则就会过定位。,2.以轴心线平行的两个圆表面定位,8.2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1、定位误差的概念 把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2、定位误差产生原因,a.一批工件彼此在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上均存在差异,而夹具定位元件也有制造误差。b.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或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工件用夹具定位加工时,只按定程法(即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如果按逐件试切法加工,则根本不存在定位误差。(仅有加工误差等),误差来源
8、,a.基准不重合误差b.基准位移误差,1、基准位移误差,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和工件定位基准本身有制造误差,也可能使工件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产生变动而形成定位误差。,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而引起的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范围称为基准位移误差,用Y表示。,基准位移误差,工序二:加工平面1时,图纸要求的设计尺寸为AA,而加工时刀具调整尺寸CAA。因此,即使不考虑本工序的加工误差,这种定位方法也将可能使加工尺寸A发生变化(在工序一留下的误差 范围H内波动),因而也就产生了定位误差()。,2、基准不重合误差,工序一:加工平面2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其图纸的设计尺寸 与加工
9、时刀具调整控制尺寸(对一批工件说,可看作为常量不变)两者一致,则定位误差=0。,图中零件,底面3与侧面4已加工好,需加工平面1、2,均用底面及侧面定位。,为提高定位精度,设计夹具时尽量使定位基准与加工表面之设计基准重合。但定位精度虽然提高了,有时使得夹具结构复杂,工件安装不便,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差。生产中只要在满足工艺的要求前提下,如果能降低工序成本,基准不重合的定位方案,也允许选用。,二、定位误差的计算,工件定位误差的实质是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于定位元件工作表面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因此,计算定位误差时,首先要找出工序尺寸的工序基准;然后求其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1
10、、定位误差计算的方法,定位误差计算的方法,几何法微分法,*2几种典型表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加工过的表面定位:加工过的表面形状误差较小,可以认为基准位移误差为零。定位=位=0,2、圆孔表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1)工件上圆孔与刚性心轴或定位销过盈配合 基准位移误差:Y位置(O)=0,基准不重合误差:,2、工件内孔与心轴位间隙配合,(1)如果心轴水平放置,工件以内孔中心 O为定位基准,套在心轴中心O1上,要求加工上平面HH。,孔和轴中心线必然不重合,在自重的作用下工件内孔始终与心轴上母线A单边接触。,H的定位误差,即为设计基准0在H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应为:H=OO1(sD
11、/2+xd/2)(xd/2)=sD/2+(xd/2sd/2)TD/2Td/2,结论:这时的基准位移造成的定位误差为内孔公差和心轴公差之和的一半,且与间隙 无关。,如果心轴垂直放置,就可能心轴与工件内孔任意边接触,则应考虑加工尺寸方向的二个极限位置及孔轴间隙,故定位误差为:HTDTd。,3、v形块定位时的定位误差,例、工件用V形块定位加工键槽时的定位误差计算。,用V形块定位加工键槽时的定位误差计算,已知:工件外圆直径为d,公差为Td,V形块两斜面夹角为a,求各种标准方式下的定位误差?,解:,首先:写出O点(工件基准点)至加工尺寸方向上某固定点(通常取点A)的距离,同理:,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出如下
12、结论:(1),即定误差随毛坯误差增大而增大。(2)与V形块夹角有关。即定位误差随增大而增减小,但定 位稳定性却差了,故一般选用=90。(3)与加工尺寸标注方法有关。,分析:,4、组合表面定位与定位误差分析,提高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精度的措施 即如何减少或消除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1、减少或消除基准位移误差的措施 1)选用基准位置误差小的定位元件 2)合理布置定位元件在夹具中的位置 3)提高工件定位表面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精度例如:以内孔或外圆定位时,应尽量减小它与定位元件之间的最小间隙。,2、消除或减小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措施尽可能以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保证规定加工精度实现的条件,:1.夹具的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位 误差 夹具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0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