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护理ppt.ppt
《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护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护理ppt.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婴幼儿常见疾病与照护,白华枝2010-12-26,铅中毒,铅中毒:身体中含铅量过高所造成之伤害,即使少量铅也会对脑部、肾脏、神经系统和红血球造成严重伤害含铅之物质有:含铅的油漆、灰尘、玩具、栏杆、家具、珠宝及土壤铅中毒之症状:早期的症状不太明显,例如头痛、胃痛、疲倦、神经质、食欲衰退,但常会被误诊为是病毒感染、长牙或沮丧最好的方式是抽血检查,铅中毒,预防铅中毒方法:不要让儿童在污染的土壤中挖掘玩耍不用铅制品,例如铅制水壶、容器或含铅的陶磁制品食用水果及蔬菜前应清洗干净不可在罐头上直接加热食物,或将食物贮存于开放式罐头中不可使用含铅的民俗疗法提供干净的咬牙玩具,以制止儿童咬扶梯、油漆物或纸制品进
2、食前要洗手,发烧之处理,进行温水拭浴是否用冰枕?以往发烧38度以上,鼓励使用冰枕,但如今小儿科医学会建议,适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发挥功能,以冰枕退烧反而会增加热量之消耗.(但若在幼儿园中,幼儿发烧,在等待家长之时可先用冰枕降低体温)室内温度维持在摄氏2426度减少衣着,以寛松为主,并减少被盖,但有畏寒之情形则需使用楾被保暖多摄取水份,如开水、果汁及清汤等多休息,勿过度活动.,脑神经系统疾病,热性痉挛,原因儿童脑部组织不成熟,体温控制能力不足,当体温突然升高时而导致抽筋及痉挛症状 参考1.发烧38度以上2.短暂的意识丧失?清醒?发作后呈现疲倦而想睡觉3.全身呈强直性(肌肉呈僵硬性收缩)或阵挛性
3、痉挛(肌肉交替不自主的收缩和放松)4.四肢呈现抖动、眼睛翻白眼、嘴唇发黒、口吐白沫等症状,热性痉挛,照护措施1.出现发烧,则依一般发烧的处理之方式,使其体温下降2.陪伴病童,将病童身上的紧身衣物松开,并移开四周的物品,如桌椅、柜子,以避免造成病童身体上的伤害3.畅通呼吸道,即将病童采仰卧、头侧一边或复苏姿势,以利口腔分泌物流出4.抽搐时,勿约束病童,可能会造成骨折5.观察并记录抽搐时的时间及状态,癫 痫,原因指脑部神经系统不正常的放电,导致脑功能突然的、不自主及短暂的改变,引起身体反复性的抽搐症状1.分局部性发作及全身性发作(大发作、小发作、点头发作)2.四肢弯曲或僵直、翻白眼、下颌骨紧闭、吐
4、沫、呼吸暂停而发绀,癫 痫,照护措施1.松开病童紧身衣物,尤其是颈部,将头部侧向一边,让病童躺在地上时,可在头部下置一小折迭毯子,以防头部外伤2.不可强制约束病童,可能会造成骨折3.病童四周不可放置危险的物品,否则病童丧失意识时可能会伤害到自己4.牙关未紧闭时,口腔内放置包里着纱布的压舌板以免牙齿咬到舌头,若牙关已紧闭,勿试图强迫张嘴,也勿过度用力拍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5.发作时或刚发作完不要由口进食,且最好保持侧卧,以利分泌物排出,以防呛或吸入而窒息,呼吸道系统疾病,扁桃腺炎,症状1.发烧、喉咙痛、声音沙哑、咳嗽、有痰2.食欲不振、甚至有反胃、恶心、呕吐3.颈子两旁的淋巴腺肿大照护措施1
5、.发烧之护理2.喉咙痛时使用温开水或食盐水漱口3.冷敷颈部以消肿及减轻疼痛4.避免摄取热食或坚硬食物,给予冷、冰或液体易吞的食物,如牛奶或汤类,流行性感冒,症状1.寒颤、发烧(38.540度)、鼻塞、食欲不振、头痛、全身酸痛、咽喉痛及干咳,此症状通常持续3-4天,但咳嗽及全身疲倦之感,可以持续到数星期之久2.幼儿则可能会有发烧、流鼻水及咳嗽等症状,另外还可能发生烦燥不安及食欲变差之现象3.可能会有腹痛、呕吐及腹泻等肠胃症状4.流行性感冒易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急性肾脏炎等,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疫苗后十天左右即可获得免疫力,此免疫力可维持一年之久,其成功率达90%台湾每年
6、的10月至次年的1月是流行感冒的高峰期,对于抵抗加较弱的族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或气喘病人等,医界建议给予预防接种.先前只免费替65岁以上之老人接种疫苗.自2008年12月1日起政府推行全民公费施打流感疫苗,但民众仍需依各合约医疗院所之收费标准支付挂号费与诊察费等相关医疗费用。(如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免付费24小时服务之民众疫情通报及咨询服务专线1922进行咨询。),流行性感冒,照护措施1.发烧及全身酸痛可使用解热镇痛剂,但勿用阿斯匹林(Asprin)类药物,以免引发雷氏症候群2.感冒是滤过性病毒所感染,并无特效药,就医诊疗只是依症状给予缓解,以减轻患者之不适及避免并发症之发生3.多卧床休息,补充水
7、份并给予易消化且热量高之食物4.当感染流行性感冒时,应尽量不上学,以减少交互感染,肠胃系统疾病,急性阑尾炎,症状1.初期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典型的腹痛由肚脐周围开始,数小时后则转移至右下腹部,且右下腹会有压痛及反弹痛2.有些患者只有下腹疼痛、腰痛或耻骨上方痛3.有时发烧或恶心、呕吐及厌食、便秘及腹泻也可能发生,常被误认为肠胃炎(反弹痛:手按压腹部时不感到疼痛,但手放开时则会痛)照护措施1.勿乱服成药2.确定为阑尾炎时,早期可能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大多数医师认为进行手术治疗较恰当,因可减少肠穿孔、腹膜炎的机会,胃肠炎,症状1.轻度腹泻:每天解数次之水便,没有脱水及发烧之现象,数日后即可复原2.中度腹
8、泻:每天水泻多次,有呕吐及发烧之现象,但无脱水,不需住院治疗3.重度腹泻:每天水泻15次以上,有呕吐、发烧、严重脱水及酸中毒之现象,急需住院治疗照护措施1.轻度腹泻不需禁食,喂食牛奶者可稀释牛奶使肠道休息2.中度腹泻者可禁食半日(只喝开水),给予肠道适度的休息,24小时后着未再腹泻则可开始给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度则应送医接受治疗,以防危及生命安全3.因腹泻的粪便PH值较酸,且次数频繁,应在每次排便后用清水清洁肛门附近皮肤且保持干燥,蛔虫病,蛔虫病是幼童常见的肠寄生虫病,感染率极高,蛔虫卵自粪便中排出,如温度和湿度适中,就发育成具传染力的虫卵,然而此虫卵可经由被污染的食物、玩具和手而从口中传
9、染,虫卵被吞入后于小肠内孵化成幼虫,穿过肠黏膜经由血液循环至肝脏、心脏、肺脏,再由气管、咽喉再度进入消化道,此时已由幼虫发育成成虫,再寄生于小肠中症状1.粪便中含有虫卵或成虫2.胃肠功能失调,如食欲不振,容易饥饿,体重下降等3.进食后易发生肚脐周围的阵发性疼痛4.精神不安、夜惊、失眠及夜间磨牙5.常见并发症有蛔虫性肠阻塞、胆道蛔虫症及阑尾蛔虫症,蛔虫病,预防及治疗1.注环境饮食及个人卫生,勿生食、饭前及上厕所后要洗手2.定期于健康检查项目中检测大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3.若发现有蛔虫病症状,应至医院进行诊断检查,以早日确定病情4.发现有蛔虫时应遵照医师嘱咐以驱虫药治疗,蛲虫病,蛲虫体型细小,长
10、度约2-12mm,成虫主要寄生在大小肠交接处,在肠内主要靠肠内物为生;雌虫常于夜间爬到且门口产卵,此时用手抓痒,其虫卵会沾污手指及指甲,连患童的内裤、床单、被褥等亦可能沾染虫卵,手沾上虫卵后经食入即在肠道发育,而成自我感染虫卵也可经由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手指、衣物等经口传染,吸入有虫卵的灰尘亦可能造成感染,患童吞入口中的虫卵约2-4周就转变为成虫症状1.夜间肛门口搔痒,使睡眠受到干扰,而造成白天的昏昏欲睡2.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磨牙、腹痛、恶心、呕吐3.因抓搔太厉害而造成皮肤损伤,蛲虫病,预防及治疗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及上厕所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常洗澡,换内裤,不吸吮手指2.进行蛲虫检查
11、:清晨起床前将试纸粘黏且门周围皮肤3.注重马桶座盖的清洁4.若是已感染蛲虫时:早上以肥皂与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床单、被褥、睡衣及摆床上的玩具应以热水浸泡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寝室每7天用肥皂清洗一次5.睡同一间房间或全家人常会同时感染,所以若有孩子感染蛲虫,应通知所有工作人员及家长,请他们注意6.发现有蛲虫时应遵照医师嘱咐以驱虫药治疗,过敏性疾病,根据统计资料:目前有过敏性疾病者占人口的20%,也就是每五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位可能是过敏儿?过敏体质是指会对各种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的体质,而造成过敏反应的物质就称为抗原,抗原进入人体中会产生抗体;当同种抗原要入侵时就会产生拒绝抗原侵入的反应,此为防御作用,
12、但有时同一种作用也会对人体有害,这即是过敏反应过敏疾病的发生基本上是体质(遗传)加上环境因素(过敏原)所共同造成的,过敏原,灰尘花粉植物、枯草和叶子动物皮毛或羽毛昆虫的毒(蜂或其它昆虫叮咬)食物中毒,例如蛋、榛果类、巧克力、甲壳类动物、牛奶和麦,如何诊断是否有过敏,一般可依据下列几种情形而高度怀疑:有过敏疾病的家族史,则罹患机率是平常人的好几倍小时候有异位性皮肤炎,长大后罹患其它过敏疾病的机会大增每次感冒皆伴随喘鸣慢性咳嗽,尤其半夜、清晨时症状特别明显清晨起床后常会连续打喷嚏、觉得喉咙有痰时常觉得鼻子痒、鼻塞、眼睛痒,特别在整理物品、衣物时运动后或吃冰冷食物会剧烈咳嗽固定的皮肤痒,冬天或夏天流
13、汗时感到特别痒若外是加上抽血的数据:嗜依红性白血球及IgE抗体过高,也可推测是否有过敏,尘螨过敏,台湾有90%的过敏病是起因于尘螨,而尘螨过敏最常见的症状为习惯性清晨打喷嚏、流鼻水、鼻塞、咳嗽、过敏性鼻炎、气喘、过敏性结膜炎及异位性皮肤炎尘螨属蜘蛛之微小昆虫,需在显微镜下才可观察到,样似昆虫,大小约0.20.3mm,靠人及动物之皮屑为生,喜欢在温暖(25度)、潮湿(7080%)的环境下繁殖,家中的床垫、床单、棉被、枕头、绒毛式沙发、布质窗帘及填充玩具均是尘螨的最爱尘螨的排泄物和尸体是引发人类过敏的主要原因,异位性皮肤炎,症状皮肤干燥、发痒、变厚,常生鳞屑,感染则有渗出液、浓液形成和结痂因搔痒而
14、变得烦躁不安,无法入眠婴儿最常侵犯部位为脸顂、颈、耳后及爬行时俯地部份之皮肤,而较大孩童侵犯部位为耳后、颈及关节的皱折处 照护措施1.采取低过敏食物及避开过敏原:如灰尘、牛奶、鱼2.皮肤护理:覆盖湿毛巾,涂抹乳液,沐浴时勿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以防止皮肤的干燥、龟裂、搔痒3.剪短指甲或约束双手避免抓伤造成续发性感染4.穿着易吸汗质料且柔软衣物,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异位性皮肤炎,照护措施5.依医属使用药物6.维持舒适之室温,避免过冷或过热7.沐浴或清洁时尽量少用清洁剂,包含香皂、沐浴乳,以减少对皮肤之刺激8.保持患部之清洁9.穿着长袖衣裤减少抓伤之机会10.于患处涂抹类固醇时要涂薄些,如要再涂新
15、的药膏时,要先去除患处旧有的药膏,以防止药物吸收过量,而影响肾功能,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常发生在冬末春初或气候遽变时,症状的差异极大,从很轻微的症状至非常严重的结膜外观呈现苍白色或牛奶色,有黏稠的分泌物及结膜有乳头状的肥厚照护措施1.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2.按医嘱服用抗组织胺,切勿自行前往药房购买眼药水,含有类固醇之眼药水,虽可迅速减轻过敏之症状,但长期使用的结果会导致眼睛抵抗力之降低,而增加往后感染机率,甚至造成眼压上升、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不可逆之伤害,过敏性鼻炎,症状1.连续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水及鼻部发痒2.流眼泪、眼睛痒3.鼻塞、张口呼吸4.下眼睑有黑圈5.更严重时会有头痛(尤其是偏头痛)
16、的症状照护措施1.按医生嘱咐服用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减轻症状2.控制环境及避开过敏原:使用吸尘器以减少灰尘量,及定时清除空气调节机内的过滤网;花粉方面则少种会引起过敏的花草;在霉菌多的地方使用除湿机;勿使用或饲养有毛的玩具及动物,过敏性鼻炎,照护措施3.减过敏法:若过敏原无法清除或避免,可使用皮肤试验,找出过敏原为何,再使用减敏感法治疗,增加小朋友对过敏原的忍受性而减轻症状,甚至使症状消失4.请遵照医师指示服药,勿自行乱服成药5.若有过敏症状加剧时或使用药物出现副作用而影响幼童之日常生活者,应再次请教医师6.适度运动使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获得平衡,游泳、剑道、柔道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食物过敏,指
17、吃入食物后,经由免疫学的机转所引起的不利反应,其发生在胃肠道、免疫系统、食物过敏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结果常造成过敏反应是食物中的醣蛋白大多数的过敏反应已证实是由少数的特殊食物所引起的,最常见的过敏食物为蛋、牛奶、花生、坚果、巧克力、大豆、鱼及有壳的海鲜(虾、蟹、蚵)及有核的水果(龙眼、荔枝、柑橘),但亦可能对任何食物发生过敏,如对花生过敏者可能对大豆、豌豆等豆类产生过敏症状1.通常是吃下食物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作,每个人发作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均有所不同2.肠胃道症状约占70%;皮肤占24%;呼吸系统占6%,食物过敏,症状肠胃道方面:在进食后2小时内引发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嘴唇、舌头、咽喉
18、的过敏性(搔痒及水肿)皮肤方面:会迅速发生,如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另外,食物过敏亦会加重异位性皮肤炎的程度呼吸道方面:摄取食物后的几分钟至两小时内会引发上、下呼吸道的症状,如鼻炎、结膜炎、流鼻涕、流鼻血、气喘加重神经系统方面:有偏头痛、癫癎的发作,这些症状可藉由去除食物过敏原而获得改善,食物过敏,预防及治疗1.确认食物过敏原为何,每日饮食记录可协助医师找出过敏原2.避开过敏的食物是最有效预防食物过敏的方法,因此应注意食品标签上的成分或添加物(花生案例)3.有过敏病家族史的刚出生婴儿,应进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以了解是否为过敏体质的高危险群4.有过敏病家族史的孕妇及授乳妇应避免食用一些易引起过
19、敏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花生等5.食用低敏配方或免敏配方奶粉6.当过敏发生时口服抗组织胺药物(Antihistamin),对过敏之轻微症状十分有效,气喘,气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也一种呼吸道阻塞之疾病,根据研究报告统计大约每1012个孩子就有一个罹患气喘气喘病并非不可预防,只要了解其发生成因,并加以预防,且能清除造成气喘的过敏原,就可使孩子远离气喘的伤害分类及原因一.外因性气喘:75%发病于45岁的幼儿,引起原因大多吸入过多的过敏原,如花粉、霉菌、灰尘、动物的羽毛等等,另外食入过敏原如牛奶、鸡蛋和谷类亦可能造成气喘外因性气喘经过多年后,若无法痊愈则可能转变为内因性气喘,二.内因性气喘:发病年龄大
20、多数是45岁之间或大于35岁,发病原因至今不是很清楚,在小孩时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发生原因,所以又称为感染性气喘,有时过度活动、受凉后或情绪过度激动后均会发生三.混合型:由内因性及外因性两种因素所引发的气喘诱发因素过敏原:过敏原可以立即引发反应(迟发反应)或迟发反应(数小时);空气污染、二手烟、香水、发胶、油漆、尘螨、灰尘及冰冷饮等等刺激物都容易引发气喘之发生天气变化:气喘常随秀节的天气变化而有所改变,如温度的骤然变化易使气喘儿纷纷向医师报到感染:霉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均易诱发气喘,4.运动:4090%的气喘儿在剧烈运动后的68分钟引起支气壁痉挛而发生咳嗽、喘鸣等气喘症状,此即所谓运动诱
21、发型气喘所以在其剧烈运动前需要有至少20分以上的暖身运动,另外运动前使用吸入性的气管扩张剂,这两种方式皆可避免不舒服的发生5.情绪因素:激动的情绪亦可能引起气管挛缩,导致气喘之发作6.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上呼吸道发炎:任何机转引起的上呼吸道刺激皆可诱发气喘之发生7.以上各种因素的交互反应:同时具有不同的诱发因素可加成作用,照护措施遵照医师之指示,按时服药,必要时需随身携带喷雾剂之药物,妥善使用可控制气喘之症状经常评估气喘儿之呼吸状况,其呼吸型式,有否喘鸣而鼻翼搧动,听其呼吸声,观察是否有发绀之情形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避免于冷的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适当的休息与睡眠,保持轻松愉
22、快的心情避免呼吸道感染鼓励从事增加肺活量的活动,如游泳、体操、吹管乐器(萨克斯风、笛子、口琴、萧),照护措施去除生活环境中的过敏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烟味、蚊香味、油烟味及各种强烈气味避免使用床垫、沙发、厚重窗帘、地毯,改用木制床板及较容易清洗之丝被、太空被、防尘螨之寝具及百叶窗打扫时尘用吸应器,避免灰尘飞扬,多用湿布,勿用鸡毛撢子不要饲养有毛之竉物及避免绒毛填充玩具冬天因早晚温差大,注意颈部之保暖及戴口罩出门使用除湿机、空气调节机,保持稳定的温湿度(适温在2428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传染性疾病,感染原感染原的来源,散播出口传染途径侵入部位,易感宿主,传染病传染模式,肠病毒群感染,病原体
23、:肠病毒可区分为几大类,包括:小儿麻痹病毒3型;克沙奇病毒有29型,包括A 族23型及B族6型;伊科病毒有34型;新型肠病毒有4型,包括6871型。其中以肠病毒71型肆虐台湾致死病人最多的一种病毒。传染源:主要人类肠道内繁衍增生,故称肠病毒传染途径:经由粪口传染、呼吸道感染或接触病人皮肤上溃疡的水泡而感染潜伏期:3-6天好发季节:每年均有流行,以春夏及初秋较明显,而台湾地区流行季节为3-11月,7-9月为高峰期,可传染期:肠病毒传染力从发病前1-2天迄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肠病毒可持续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的3-4周之久,而其肠道粪便排出病毒的时间可持续6-8周之久,10岁以下儿童易受感染
24、,3岁以下较易出现并发症临床症状:多数类似一般感冒的症状,有时会引起高烧、咽喉肿痛、倦怠、全身酸痛不适,显现出特殊临床表现(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大部份的病童皆会自然痊愈,仅有少数发生合并症治疗:针对症状治疗,给予局部口腔药物及解热镇痛以减轻病童的疼痛及发烧,若病童已无食欲,且出现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等情形时,则须注射静脉点滴液,再有严重的合并症发生时,则给予积极性的治疗,照护:给予充份的休息及水份,并鼓励病童进食口腔出现水泡溃疡时,应注意口腔清洁与卫生病童因口腔出现溃疡疼痛而无法进食时,须给予冰、软的高热量食物,如布丁、冰淇淋、酸奶、豆花、果冻等注意病童体温的变化,发烧时应做适切的处理注
25、意观察病童有无严重脱水现象,如皮肤干燥无弹性、活动量减低、小便量减少、无泪水及汗、眼窝及囟门凹陷、昏迷、嗜睡等上述症状时,应紧急送医,以防脱水、休克谨慎处理病童的排抴物,处理完应立即洗手,并协助病童于用餐前及如厕后洗手。须注意是病童于身体康复后,病毒仍可经由粪便排出,持续数周之久,故应继续肠道隔离。,肠病毒群感染,照护:发现病童有以下症状时,应尽快就医:病童因口腔溃疡严重,以致无法进食持续发烧、呕吐及头痛病童意识不清、嗜睡(叫醒即又睡着)、躁动不安、眼神呆滞。病童处于休息或无发烧状态时,心跳异常加速,并高于140次/分身体任一肢体出现无力或走路不稳睡觉时,双手会像受惊吓似的不自主抽动,肠病毒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婴幼儿 常见疾病 护理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