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空气动力学2.ppt
《飞机空气动力学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机空气动力学2.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飞机空气动力学,授课人:飞行器工程学院 史卫成,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飞机空气动力学,重点:直机翼难点:涡格法,6.1 引言;6.2 有限翼展机翼的涡系6.3 直机翼 6.4 面元法;6.5 涡格法 6.6 三角翼6.7前缘延伸 6.8机身在大迎角下的非对称载荷,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1、飞机的气动布局 不同类型的飞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飞行任务,飞机的气动布局是不同的。何为飞机的气动布局?广义而言:指飞机主要部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及其相互位置。,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按机翼和机身连接的相互位置分为:,按机翼弦平面有无上反角分为:,按立尾的数量分为:,按机翼与平尾的相
2、对纵向位置分为:,机翼的外形:平直、三角、后掠、前掠。飞机应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升力大、阻力小、稳定操纵性好)并且使结构重量尽可能的轻。,三角翼,后掠翼,矩形翼,梯形翼,椭圆翼,平直翼,2、机翼的形状,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体轴系,x轴:机翼纵轴,沿机翼对称面翼型弦线,向后为正;y轴:机翼竖轴,机翼对称面内,与x轴正交,向上为正;z轴:机翼横轴,与x、y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向左为正。,机翼平面形状,机翼上反角,机翼几何扭转,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翼展:翼展是指机翼左右翼尖之间的长度,一般用b(或l)表示。,翼弦:翼弦是指机翼沿机身方向的弦长。除了矩形机翼外,机翼不同地方的翼弦是不
3、一样的,有翼根弦长b0、翼尖弦长b1。,机翼的几何参数,机翼面积:是指机翼在oxz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一般用S表示。,几何平均弦长bpj定义为,S,b0,b1,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展弦比:翼展l和平均几何弦长bpj的比值叫做展弦比,用表示,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展弦比也可以表示为翼展的平方于机翼面积的比值。,展弦比越大,机翼的升力系数越大,但阻力也增大。高速飞机一般采用小展弦比的机翼。,根梢比:根梢比是翼根弦长b0与翼尖弦长b1的比值,一般用表示,,机翼的几何参数,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后掠角:后掠角是指机翼与机身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前缘后掠角:机翼前缘与机身轴线的垂线之间的
4、夹角0;后缘后掠角:机翼后缘与机身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1;1/4弦线后掠角:机翼1/4弦线与机身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0.25。,如果飞机的机翼向前掠,则后掠角就为负值,变成了前掠角。,机翼的几何参数,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翼尖内侧卷起两个大涡,6.1引言,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来流,翼弦,翼展,弦向压强分布(上下翼面压强差),气动中心线,对有限翼展机翼,翼尖处压强趋于上下表面压强相等,故单位展长的升力是向翼尖递减的.,展向升力分布,几个剖面弦向压强分布,一个翼剖面上升力合力,有限翼展机翼环量分布,6.1引言,来流,上表面气流(向内偏),下表面气流(向外偏),后缘,前缘,翼尖涡的
5、形成,上下表面的气流在后缘处汇合,展向分速的差别导致气流在后源处卷起许多沿展向分布的流向涡,在翼尖内侧卷起两个大涡。,展向载荷分布产生的尾涡系,6.1引言,前缘,尾涡面:有限厚度的尾涡用一个无限薄的突跃面代替。,尾涡面保持为平面,从机翼后缘一直向下游延伸出去。,升力沿展向有变化。,尾涡面,三维绕流的特点,6.1引言,来流,6.2有限翼展机翼的涡系,涡做适当的分布,可代表机翼(厚度作用除外)涡系由三方面组成:附着涡系:绕整个翼型的环量形成的涡(代替机翼);尾涡系:代替机翼;起动涡:从后缘向上卷起的涡(和环量的改变相关)。,起动涡,附着涡,+,-,第6章 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6.3 直机翼,6.
6、3.2 展向环量分布为椭圆规律,6.3.3 展向环量分布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6.3.1 尾涡与下洗,6.3.4 机翼的升力,6.3.5 涡所诱导的阻力,6.3 直机翼,对大展弦比机翼,自由涡面的卷起和弯曲主要发生在远离机翼的地方。为了简化,假设自由涡面既不卷起也不耗散,顺着来流方向延伸到无穷远处。,大展弦比机翼,自由涡,6.3 直机翼,附着涡面和自由涡面可用无数条形马蹄涡来模拟。,直匀流绕大展弦比直机翼流动的气动模型可采用 直匀流+附着涡面+自由涡面,直机翼,附着涡,自由涡,马蹄涡,低速翼型的升力增量在焦点处,约在1/4弦点,因此附着涡线可放在展向各剖面的1/4弦点的连线上,此线即为升力线
7、。,6.3 直机翼,马蹄涡系,形马蹄涡垂直来流那部分是附着涡系,可代替机翼的升力作用。,沿展向各剖面上通过的涡线数目不同。中间剖面通过涡线最多,环量最大;翼端剖面无涡线通过,环量为零,模拟了环量和升力的展向分布。,由于机翼的展向流动,压力和升力的分布是:沿展向由翼根向翼梢减小。其中翼剖面的升力在翼梢处为零(上下翼面压力相等),在翼根处为最大。,6.3 直机翼,o,x,y,y,0,+s(或b/2),-s(或b/2),无后掠(或后掠角很小)且展弦比大于4的直机翼,可用附着涡系代替机翼上的升力分布。,V,气动中心线(1/4弦线),环量的强度是沿翼展变化的。,普朗特和梯金斯(剖面)假设:只要展向流动不
8、严重,有限翼展机翼的每个剖面所起的作用与孤立的二维翼型相同。,(y),马蹄涡系,马蹄涡系,6.3 直机翼,马蹄涡系,每个剖面用儒科夫斯基定理:L=Vy总加得整个机翼的升力。,对于大展弦比的直机翼,可用一根位于1/4弦线处变强度(z)直的附着涡线和从附着涡向下游拖出的自由涡系来代替。,6.3 直机翼,6.3.1 尾涡与下洗,大展弦比直机翼展向剖面和二维翼剖面的主要差别在于自由涡系在展向剖面处引起一个向下(正升力时)的诱导速度,称为下洗速度。,由于机翼已用一条展向变强度(z)的附着涡线升力线所代替,所以自由涡在机翼上的诱导下洗速度,可认为是在附着涡线上的诱导下洗速度。,6.3 直机翼,附着涡线在展
9、向位置处的强度为(),在+d处涡强为,根据旋涡定理,d 微段拖出的自由涡强为。此自由涡线在附着涡线上任一点z处的下洗速度为,自由涡,下洗速度,尾涡与下洗,6.3 直机翼,下洗速度(或下洗):合诱导速度。,y,x,z,o,o,y,y=+s,y=y1,y,y,强度为(d/dy)y的半无限长尾涡。,y处的尾涡在y1处所诱导的速度。,下洗角:,气动中心处的有效迎角:,尾涡在y1处所诱导的速度的几何关系,y=-s,下洗速度,下洗角,6.3 直机翼,涡阻力(诱导阻力),诱导阻力:整个机翼的有效升力在平行于未受扰动气流方向的分量,是有限翼展机翼产生升力所导致。,总升力:,总诱导阻力:,诱导阻力,有效升力,其
10、方向与有效流动方向垂直,升力,弦线,翼剖面上的合速度,未受扰动气流方向(V方向),下洗,-w,V,e,诱导流动,翼型的总升力是与此附着涡面的总强度成正比的。则由儒可夫斯基定理有,6.3 直机翼,6.3.2 展向环量分布为椭圆规律,椭圆机翼,椭圆机翼环量分布,椭圆环量分布:,只有在机翼的平面形状为椭圆时,根据号椭圆的展向升力分布才能得出椭圆的展向升力系数分布。,椭圆环量分布,下洗速度(常数),椭圆环量分布,6.3 直机翼,诱导下洗速度,诱导下洗速度:,由于椭圆载荷分布对俯仰平面是对称的,则在I=0时才成立.其诱导速度为:,弦线,翼剖面上的合速度,未受扰动气流方向(V方向),下洗,-w,V,e,诱
11、导流动,诱导下洗速度和下洗角沿机翼展向是常数。,6.3 直机翼,涡阻力(诱导阻力),诱导阻力:整个机翼的有效升力在平行于未受扰动气流方向的分量,是有限翼展机翼产生升力所导致。,总诱导阻力:,诱导阻力,有效升力,其方向与有效流动方向垂直,升力,-w,V,e,诱导流动,总升力,总升力:,6.3 直机翼,升力系数,机翼的总升力:,升力系数:,总诱导阻力:,总诱导阻力,6.3 直机翼,总诱导阻力系数,(1)有限翼展机翼的升力线斜率小于无限翼展机翼,而且随着值的减小而减小。(2)有限翼展机翼有诱导阻力产生,诱导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展弦比成反比。,6.3 直机翼,对二维翼型,展弦比A=b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飞机 空气动力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