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学第七章美学的范畴-崇高论.ppt
《大学美学第七章美学的范畴-崇高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美学第七章美学的范畴-崇高论.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美学的范畴论“崇高”,美依据存在领域来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而如果依据美的表现形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分类,则可以分为优美、崇高、悲和喜等。优美、崇高、悲和喜等也被称作美学的基本范畴。,“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最一般和最本质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下面我们讲“崇高”这个审美范畴,下一讲讲“悲”这个审美范畴。,希腊诗人荷马曾经创作两部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由于年代久远,荷马创作这两部史诗的确切日期已经无从查考。公元1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比较这两部史诗时,认为伊利亚特创作于荷马才华全盛的时代,而奥德赛则是荷马晚年时期的作品。原因是,伊利亚特
2、全篇生意蓬勃,而奥德赛以叙事为主,“这是暮年老境的征候”。“在奥德赛里,你可以把荷马比拟落日,壮观犹存,但光华已逝了。”朗吉弩斯因此诗意地将仍然壮观、却不再热情的奥德赛比作“退潮的沧海”。,荷马,电影特洛伊中的“木马屠城”源自荷马史诗,电影特洛伊剧照,一、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朗吉弩斯之所以认为伊利亚特创作于荷马才华全盛的时代,而奥德赛是荷马晚年时期的作品,原因是他认为奥德赛不如伊利亚特那样具有磅礴的热情和崇高的风格。他的这种观点是在论崇高一书中提出来的。朗吉弩斯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理论是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起点而逐步走向完善的。,1、崇高的
3、特征,崇高,是一种庄严、雄伟的美,具有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崇高,是惊心动魄而不是玲珑雅致。按照朗吉弩斯的理解,崇高首先存在于自然界,存在于某些自然事物中。他在论崇高中写的一段话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环视四周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万物的丰富、雄伟、美丽是惊人的。小小的溪流清澈而有用,可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还有辽阔的海洋的美却更加令人惊叹;天上的星光是美的,可是与我们自己点燃的火炬比起来,星光就显得黯然无光了;火山在爆发时从地底抛出巨石和整个山丘,大地上还因此流起火的河流,那样的景象具有摧毁一切的惊人气势。,溪流,溪流,海洋,火,火山,朗吉弩斯通过列举这些对象显示出自然界崇高的美学特征:数量
4、的巨大和力量的强大,威严可怕,令人惊叹,人的实践尚未征服的奇异。,崇高也存在于社会生活和艺术中。朗吉弩斯所理解的社会生活的崇高主要限于人格的伟大、精神的高远和感情的炽烈。比如,论崇高里通篇充满了对意志远大、激越高举、慷慨磊落的人格的赞赏和对和琐屑无聊、心胸狭窄、墨守成规的人格的鄙夷。,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一部修辞学著作,希腊罗马的修辞学不是现代意义上关于作文的艺术,而是关于公开演讲的艺术,讲究语言的自然、简洁、严肃和崇高的风格。,修辞学的传统主要注意形式,而朗吉弩斯提出的崇高更加重视精神状态、表达的真诚和力量,这体现他对于同时代修辞学家的超越。当然,朗吉弩斯并不否认表现崇高的方式、规则的重要性。
5、,2、崇高的效果,对于崇高的效果,朗吉弩斯在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话:“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话表明,崇高的效果是能够唤起人的尊严和自信。人天生就有追求伟大、渴望神圣的愿望。在崇高的对象面前,人感到自身的平庸和渺小,人奋起追赶对象、征服对象、超过对象,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自豪。,朗吉弩斯关于崇高效果的观点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1819世纪德国美学家黑
6、格尔写道:“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黑格尔(17701831),“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写道:“我们在观照伟大的东西时,或者感到恐怖,或者惊奇,或者对自己的力量以及人类的尊严产生自豪,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的渺小、衰弱而丧魂落魄。”,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我们在观照伟大的东西时,或者感到恐怖,或者惊奇,或者对自己的力量以
7、及人类的尊严产生自豪,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的渺小、衰弱而丧魂落魄。”,朗吉弩斯提出艺术中的崇高应该对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效果,使人狂喜,让人惊奇,这是贯穿论崇高全书的一条主线。他写道:“天才不仅在于说服听众,而且也在于使人狂喜。凡是使人惊叹的篇章总是有感染力的,往往胜于说服和动听。因为信与不信,权在于我,而此等篇章却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能征服听众的心灵。”这里,朗吉弩斯是超越了希腊美学的传统的。崇高的目的不是净化,不是摹仿,也不是理智的说服。,朱光潜先生对“狂喜”做出了解释,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先生(18971986)
8、,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对人的感情能够产生强烈的效果,是朗吉弩斯评价不同作家或者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的优劣的首要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他评价了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尽管荷马是朗吉弩斯最钟爱的诗人,但他仍然认为奥德赛不如伊利亚特,原因在于前者不如后者那样能够激发磅礴的热情,让人惊心动魄。,根据同样的标准,朗吉弩斯对希腊雄辩家狄摩西尼和罗马雄辩家西塞罗进行了比较。我们知道,西塞罗是罗马第一雄辩家,然而朗吉弩斯认为他不如狄摩西尼。,他认为,西塞罗铺张,狄摩西尼崇高,铺张以数量和广度见长,崇高则以强度和深度取胜。也就是说,西塞
9、罗的论证也许是长篇累牍,旁征博引,看似雄辩,而狄摩西尼的演说字字珠玑,具有深度和强度,往往是一语中的,引起人的强烈共鸣。,对此,朗吉弩斯作了很形象的比喻,说西塞罗的雄辩如“野火燎原”,四面八方地燃烧,广度有余,力量、速度和深度不足。狄摩西尼的雄辩“宛若电光一闪,照彻长空”,能够产生雷霆轰击的效果。,西塞罗,西塞罗是罗马第一雄辩家,然而朗吉弩斯认为他不如狄摩西尼。他认为,西塞罗铺张,狄摩西尼崇高,铺张以数量和广度见长,崇高则以强度和深度取胜。,狄摩西尼的演说字字珠玑,具有深度和强度,往往是一语中的,引起人的强烈共鸣。“宛若电光一闪,照彻长空”,能够产生雷霆轰击的效果。,狄摩西尼,既然崇高的效果是
10、“不可抗拒的”狂喜,是人的理性所不能把握的,是感性的一种感情,因此朗吉弩斯就承认了它是非理性的,这相对于从希腊罗马美学中培育出来的审美知觉的理性主义理论是一种偏离。因为雄辩家要把“感情灌输到旁听者的心中,引起听众的同感”,要完全迷住听众的心情,引发听众的狂喜,这种狂喜是一种热情,包含着非理性的、迷狂的成分,“它仿佛呼出迷狂的气息和神圣的灵感”,这就引发出艺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想象。,在朗吉努斯那里,想象是一种充满激情、心驰神往的现象,这样理解的想象已经很接近于近代欧洲美学中的想象。因此可以说,朗吉弩斯是一位很有天分的先知先觉的美学家。,对感情、灵感、想象的重视使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成为若干年后的
11、启蒙运动者和浪漫主义者手中的武器。他们以此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反对刻板的政治生活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压抑,崇尚艺术创作中的自由和激情。,朗吉弩斯的“崇高”范畴的提出以及对崇高效果“狂喜”的强调,在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一种转变,这种转变在艺术创作中是由理智向情感的转变,由规范法则向精神实质的转变,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由抽象的理论探讨转变为具体作品的分析和比较,在创作方法上则由平易清浅的现实主义转变为追求宏伟的精神气魄的浪漫主义倾向。,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崇高”作为一种审美范畴,18世纪以后在西方受到普遍重视,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当时欧洲普遍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美学 第七 范畴 崇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