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doc
《《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此本节课的设计力争实现使学生在活动中、生活中学习数学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的思想所以在教法上我采用探究发现法并辅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优势同时我还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案例描述】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
2、义,理解、掌握和应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尝试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茶叶筒或易拉罐、圆形硬板、纸杯、直尺、水彩笔、细线、小组测量记录表、计算器、剪刀、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1.激发兴趣出示课件:咱们学校六年级决定进行一场长跑比赛如图所示从同一点
3、出发一班跑的是正方形二班跑的是圆形结果二班得了第一名一班同学心里很不服气他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说说理由; 2、认识圆的周长(1)回忆正方形周长:一班跑的路程实际上是正方形的什么?(周长) 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和) (2)认识圆的周长:那二班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出示课件从准备的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纸杯、圆形硬板等物品中找出一个圆形来并指出这些圆的周长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周长大小)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
4、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根据已学知识总结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出示课件: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周长边长=4(固定值) 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可以测量再计算;而圆的周长呢?各小组同学选出你手中的一个圆形物品来试一试测量圆的周长看看你们有哪些好的方法?(2)汇报交流总结: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数出直尺上的刻度差还可以先用水彩笔在硬币的圆周长上涂上颜色然后将硬币在纸上沿直尺滚动一周测量纸上留下的痕迹的长度; 缠绕-用细线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再把绸带拉直测量长度;剪圆-先用剪刀沿着纸杯圆口剪下一条剪得越细越好然后测量
5、纸条的长度;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把曲线化成直线进行测量是我们数学中常用的方法出示课件转化曲 直(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刚才大屏幕上二班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吗?(不能)那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呢? (5)明确课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1)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而且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半径、直径)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出示小黑板
6、猜猜看圆的周长大概应该是直径的几倍?说明道理:(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3)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出示课件:圆周长直径=?老师请各小组讨论:要想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需要做哪些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出示探究建议: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二)实际动手 发现规律:(1)明确要求: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
7、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每组同学可以从桌上物品中选出2-3个圆形进行测量 把数据和结论填入表格里组长记录并计算其他组员测量最终求出一个平均值 (2)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 2.发现规律 初步认识圆周率(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数是直径的几倍?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大小不同的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算能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出示课件:三倍多一些 3.介绍祖冲之 认识圆周率(1)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曾对
8、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而这个值就是圆周率知道他叫什么吗?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 配乐出示关于圆周率的资料(2)看后激励:同学们今天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当中将来也会产生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3)理解误差我们将为我们班有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那是因为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着误差:如:测量误差、读数误差、尺子刻度不一致、细线弹性不一致等等通过这段文字资料你能确定圆周率的值了吗?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希腊字母表示 实际计算中取近似值3.14出示课件:圆周率用表示=3.141
9、592653.实际计算中 3.14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倍)出示课件:圆周长 直径= ( 圆周率)圆周长 = 直径 圆周率C = d (2)解答开始的问题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一班和二班谁跑的路程长了吗?(一班路程=4边长;二班路程=3.14边长)(3)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板书: C = 2r (三)、巩固应用形成能力1.判断并说明理由: = 3.14 (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
10、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解决实际应用 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C = d = 3.140.95 = 2.938 2.94(米)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约是2.94米 (四)、课内小结扎实掌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如果一班沿着大圆跑二班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
11、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利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和形象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课件,直径不同的圆,细绳,软皮尺,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老朋友了。(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相信大家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很
12、多的了解了,我不让大家介绍了,老师要问同学们两个问题。”1、什么叫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学生思考后回答:围成长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叫长方形的周长,围成正方形四条边长总和叫正方形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和宽有关,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有关。(课件出示圆形)师:“你对圆形有哪些了解?”学生能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圆的直径。 师: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生:围成圆一圈弧线的长度总和叫圆的周长。 师:那你还想知道哪些圆的知识呢? 生:我想知道圆的周长和面积。师:这节课我能满足你们的一个愿望,我们一起来研究的是圆的周长。(板书课题)二
13、、探索新知1、周长的测量(自主发现、动手操作)师:利用准备的学具,测量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看哪位同学的方法最准确?学生说出三种方法:绳测法、滚动法、软皮尺测,学生边说边进行演示。2、圆周与直径的探究师: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用绳测、滚动的方法都能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绳测、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单又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大家想一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生“直径。”师:你们是怎么看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圆的周长跟直径是否存在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3、小组合作探究圆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分好了四人小组,现在要小组合作了,
14、老师希望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先听清楚要求再动手去做。小组合作要求:1、利用手中的学具测量物品中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2、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记录单中,用计算器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观察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师:哪个小组先汇报?先说说你们采用的方法,再说结果。 生:绕线法。 生:滚动法。学生汇报几组数据,教师板书。师: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个组说说? 生: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一些。师:打开数学书,我们自学83页知识来了解。学生自学了解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计算的
15、时候只取它的近似值3.14。(板书:圆周率) 课件出示补充祖冲之小知识窗早在1500多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计算出的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比国外科学家的发现要早1000多年。 师:看完这个小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生:祖冲之真伟大,我们的祖先非常的有智慧。 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 师:圆的周长怎么求呀? 生:圆的周长=直径3.14 师:板书C=d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表示圆周率,C=d 师:如果知道半径,应该怎样写? 生:C=2r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在同一个
16、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三、实践与应用1、一面圆镜的镜面直径是40厘米,在它的边缘镶嵌着一根金属条。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多少厘米?2、求圆的周长(1)r=6(2) r=10(3) d=53、校园里有一颗大柳树,我想知道柳树的直径,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同学们课下求一求。圆的周长教学评价设计3圆的周长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是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课前我布置让学生每人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硬纸片和一条细绳及直尺。我利用提问:“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机会,首先通过触摸圆周长,使学生建立充分的亲身体验,接着通过对圆周长概念的个性化描述,引导学生尝试具体表象向抽象提炼之间的
17、转轨。尽管学生在这里的表达显得肤浅,但正是这些富有个性的思想,恰恰显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的触摸体验,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探索圆周长计算这一环节: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测量活动,使学生自主创造出“测绳”和“滚动”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反思及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测绳”和“滚动”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的心情,为继续研究圆周长的计算作好了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什么有关?是直径的多少倍?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
18、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把自己测量的数据填在课前研究的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时候让学生组与组交流成果,发现了规律: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本课的难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脑展示,验证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引出圆周率,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新知的价值。当然,本节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收获,还有关于教学不足的思考,比如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和独立思考,全部参与和个体培养等等的关系处理,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开放宽松的课堂环
19、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尊严;各抒己见的思想交锋,可以培养学生民主的人文作风;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生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你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究竟圆周长与直径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圆周长,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请举例证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过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实体现。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让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圆的周长 周长 教学 评价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