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ppt
《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齐敦益,2,目的与要求,掌握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应用熟悉肌松药的不良反应熟悉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掌握肌松药拮抗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熟悉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监测常用方法,3,概述,概念骨骼肌松弛药(Skeletal muscular relaxants)简称肌松药。它们选择性地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与N2胆碱能受体结合,暂时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导,使骨骼肌松弛,故也称为神经肌肉阻断药(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4,概述,药物制剂形式肌松药最早应用于临床始于1942年(Harold Griffith)由植物中提取的天然
2、生物碱:筒箭毒碱半合成:氯二甲箭毒、阿库氯铵;完全合成:潘库溴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瑞库溴铵、哌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米库氯铵、杜什氯铵、加拉碘铵、法扎溴铵、琥珀胆碱和氨酰胆碱等,Early 1800s curare discovered in use by South American Indians as arrow poison1932 West employed curare in patients with tetanus and spastic disorders1942 curare used for muscular relaxation in general an
3、esthesia1949 gallamine discovered as a substitute for curare1964 more potent drug pancuronium synthesized,5,概述,分类根据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电位效应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氨酰胆碱 非去极化肌松药:筒箭毒碱、氯二甲毒箭、阿库氯铵、潘库溴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瑞库溴铵、哌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米库氯铵、杜什氯铵、加拉碘铵、法扎溴铵、琥珀胆碱和氨酰胆碱等,6,概述,分类根据化学结构甾类维库溴铵、罗库溴铵、瑞库溴铵、潘库溴铵和哌库溴铵苄异喹啉类氯筒箭毒碱、氯二甲箭毒、阿库氯铵、
4、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米库氯铵和杜什氯铵胆碱酯类琥珀胆碱、氨酰胆碱、杜什氯铵和米库氯铵,7,概述,分类根据恢复指数(RI),即神经肌肉阻滞恢复25至75%的时间超短时效(23min):琥珀胆碱短时效(57min)米库氯铵和瑞库溴铵中时效(1020min)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长时效(3060min)二甲箭毒、泮库溴铵、阿库溴铵、哌库溴铵和杜什库铵。,8,概述,体内分布特点肌松药是高度解离的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而相对不溶于脂肪,因此肌松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在肾小管也不重吸收。以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溶积有限,接近于细胞外液容积。,9,概述,药理作用特点竞争性阻滞(compe
5、titive neuromuscular block)非竞争性阻滞(non-competitive neuromuscular block)接头外和接头前膜作用,11,概述,药理作用特点竞争性阻滞肌松药能与接头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相结合,但受体构型不改变,离子通道不开放,不引起接头后膜的去极化。且肌松药与受体的Ach结合位点结合后,阻断Ach进一步与受体结合。当接头后膜 75%80%以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被非去极化肌松药占据后,神经冲动虽可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但没有足够的受体相结合,肌纤维不能去极化,从而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12,13,概述,药理作用特点非竞争性阻滞肌松药与受体结合后,受体构型发生改
6、变,通道开放,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有短暂的肌颤,随后产生松弛性麻痹,还可通过阻塞离子通道或脱敏感阻滞产生阻滞作用。相阻滞和相阻滞离子通道阻断开放型关闭型,14,概述,药理作用特点非竞争性阻滞脱敏感阻滞激动剂使受体离子通道构型发生变化,使离子通道失活,接头后膜缓慢恢复到极化状态,但在肌松药长时间存在时,通道蛋白仍处于结构异常状态,接头仍不能正常传递。,15,概述,药理作用特点接头外受体和接头前膜作用接头外Ach受体存在于接头后膜以外肌纤维膜上,正常人数量很少,但在肌纤维失去神经支配等病理状态(烧伤、创伤、上、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等)可大量合成。其兴奋可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对去极化肌松药敏感。非去极
7、化型肌松药与接头前膜结合,影响正反馈机制,减缓Ach释放转运,致使不能适应高频刺激,此时使Ach释放量减少,肌松药阻断程度增加。,16,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用于气管插管插管剂量:23倍ED95(95%的有效量)注意大剂量快速推注的不良反应高钾血症(烧伤、创伤、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恶性高热支气管痉挛、哮喘、过敏心律失常起效时间与肌松强度肌松药的起效时间与强度成反比,(选自现代麻醉学第三版),肌松药的插管剂量及临床时效,18,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预给量目的:缩短按插管剂量给药后的起效时间预给量及时间间隔:插管剂量的1/51/10,多数学者认为插管剂量的10%,即20%ED95较
8、好预给距随后的插管剂量给药时间间隔为5分钟机制受体的预先占领,缩短随后给药对余下受体阻滞时间效果一般可缩短3060秒,19,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用于麻醉中肌松的维持药物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要求外科手术:肌颤搐抑制幅度达90%抑制呛咳、精细手术:100%肌颤搐抑制抑制隆突刺激的呛咳: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肌颤搐计数3方法持续静脉滴注:恒速、TCI间断追加:首次量的1/51/3,肌松药静滴速度及停药后肌张力恢复,(选自现代麻醉学第三版),21,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肌松药的复合应用去极化肌松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先给予小剂量非去极化然后给予去极化肌松药为了减轻去极化肌松药的副作用先
9、给予去极化肌松药诱导,后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加快诱导速度,增强维持用药效应(去极化肌松药起效快,去极化肌松药阻滞效应增强随后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肌松作用)在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过程中加用去极化肌松药满足手中对肌松的特殊需要,22,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肌松药的复合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前后复合应用药物作用时间与手术时间吻合适应术中意外变化同时复合应用利用药物的协同或相加作用效应,23,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肌松药的复合应用注意事项先给予小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削弱其后的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为保持预期的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后者的用量需加大;先给予去极化肌松药可增强随后的非
10、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在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过程中加用去极化肌松药可发生两种情况: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使其作用减弱产生相或相阻滞,延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时间,24,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肌松药的复合应用注意事项给予长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后加用中时效或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前者使后者的时效延长给予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后加用中时效或长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前者使后者的时效缩短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同时应用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追加肌松药时神经及接头处的大部分受体仍为先前应用的肌松药所占据,其阻滞特点仍以先前的肌松药的特点为主。要经过35个半衰期之后,才呈现后用肌松药的作用特点。,不同药物对神经肌肉
11、接头处受体、离子通道等不同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不同。争夺同一个结合位点表现为相加作用,分别通过不同的结合位点则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中一个药物的存在对另一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征产生影响;影响血浆假胆碱酯酶的活性。,25,第二节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终板膜或接头外肌纤维膜去极化钾通道开放:大量钾外流导致高血钾烧伤高峰危险期:烧伤后2周6个月(24h2y免用)脊髓损伤(截瘫)高峰危险期:损伤后4周5个月(48h以后免用)肌颤搐:肌痛、腹内压、眼内压、颅内压组胺释放支气管痉挛、哮喘肺动脉高压低血压心动过速,26,第二节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阻断神经节N1及心脏M受体部分非去极化肌松药阻断副交感神经胆
12、碱能受体及心脏毒蕈碱样受体引起心动过速,阻断交感神经节烟碱样受体引起低血压。拟Ach兴奋副交感神经及心脏M受体去极化肌松药可兴奋副交感神经及心脏窦房结,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性高的病人如儿童引起心动过缓,成人引起结性心律。这尤其在大剂量重复使用时更易发生,严重可引起心搏骤停。,27,第二节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触发恶性高热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可触发特点:给药后突然发生高碳酸血症、高钾血症、快速型心律失常、酸中毒、全身骨骼肌僵直(咬肌痉挛最先出现)、体温急剧升高,最高可至46,多数病人在发病数小时内死于顽固性心律失常和循环衰竭。有些病人死于严重的DIC和继发性肌红蛋白尿引起的肾功能衰竭。遗传性疾病,骨
13、骼肌细胞纤维膜及肌质网发育缺陷,雷诺丁受体异常,敏感性增高,易被激活,通道易于开放。,28,第三节 影响肌松药的作用因素,影响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肌松药在体内的分布影响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增加细胞外液影响药物的消除肝肾功能体内环境,肌松药在体内的消除,(选自现代麻醉学第三版),30,第三节 影响肌松药的作用因素,影响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呼酸:氯筒箭毒、泮库溴铵作用增强,减弱新斯的明的拮抗作用代酸:增强戈拉碘铵作用,削弱新斯的明对氯筒箭毒、泮库溴铵的拮抗作用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低钙血症和高镁血症: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减少乙酰胆碱释放),31,第三节 影响肌
14、松药的作用因素,影响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低温影响肌肉、肝和肾血流降低药物蛋白结合率影响代谢、排泄和酶活性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影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敏感性,32,第三节 影响肌松药的作用因素,影响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年龄新生儿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较成人敏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以及肌松药的分布容积较大和消除较慢,影响需要量和延长时效)老年人因组织退行性变,肌组织量均减少,肝和肾血流减少,降低肌松药消除,导致药物作用增强,时效延长。,33,第三节 影响肌松药的作用因素,影响肌松药的药效动力学肌肉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对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常敏感,而对琥珀胆碱相对不敏感,使用时易发生II相阻滞。肌无力综合征: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第八 肌松药 临床 应用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