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特点1方向,2周期:23时56分4秒。3速度灵犀一点(1)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其他各纬度()的线速度(v)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v0cos。(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恒星日,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灵犀一点(1)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周期为一年。,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灵犀一点(1)当地正午时的地方时为12时。(2)
2、“东边地区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是不一致的,东边时刻“早”一小时,即多一小时。(3)时区、日界线计算歌诀:邻区差一时,东加西减去;日界线两边,西加东减去。,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偏转规律: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上不偏转。,自转偏向力,右,左,考点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1)一定时: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
3、时为12时,如ND。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2)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3)三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2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
4、上加一个时区)。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第三步: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3航行问题的时间计算公式一:到达地点时间出发地点时间时区差途经时间公式二:到达地点时间出发时到达地点时间途经时间注:东“”西“”同时区的计算,这类问题的计算不考虑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限制。规律方法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必考的考点,近几年难度有所降低,多是以某热点事件的发生时间为背景进行考查。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和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0向东到180,0到12对应0向西到180。如下图所示:实际操作方法: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方向,刻度不用画。,第二,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并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2求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自转 及其 地理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