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上 海 理 工 大 学.ppt
《971上 海 理 工 大 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71上 海 理 工 大 学.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owerPoint Template,PowerPoint Template,上 海 理 工 大 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环境与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10-28,Company Logo,1,二、当前发展的瓶颈与机遇分析,三、“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方针,四、“十二五”发展的建设目标,五、“十二五”发展的任务和举措,一、“十一五”期间主要成绩,汇报提纲,Company Logo,(一)办学空间和规模有所扩大、办学层次有所提高,1.公用房使用面积虽未达到规划要求,但已增加了75%左右。1647平方米
2、2882平方米2.办学规模有所扩大 本科生:研究生=1200:300=4:13.办学层次有所提高 2009年专业调整为: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学 相应学科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 2010年获得共享共建“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科博士点(自设),规划指标:3600平方米,规划指标:1000:200=5:1,Company Logo,(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1.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本科生:一本生源;研究生:20%(985、211高校)、20%(本校)2.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11项(国家、市教育质量工程)1项(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人(市教学名师)100项(大学生国家和
3、省部级、行业各类学术竞赛奖)16项(创新创业课题)20名(创新人才)3名(创业人才)30(教研论文)3.学生就业率、签约率、毕业率和升学率名列全校前二位,本科生就业率98.42%以上,位居全校第一,本科生毕业率和学位获得率95%左右,本科生签约率66.32%以上,位居全校前二,本科生升学率从16.32%上升到20%左右,规划指标:10%,规划指标:10(教研论文),Company Logo,(三)学科与专业建设获得长足发展,1.学位点建设成绩明显 2006年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结构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专业硕士)2.特色研究方向及其基地已形成 空气污染迁移
4、扩散与控制治理、水处理与水环境、环境化学与功能材料、建筑环境技术、基于新能源的建筑设备综合系统、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计算理论与可靠性分析、环境岩土与可再生材料利用。3.学科专业建设成绩突出,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筑环境工程与节能”,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环境工程”,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设项目,085创新工程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规划指标:环境工程、暖通工程博士点(政策变化,未能申报),Company Logo,(四)科学研究成果突出,1.高水平项目 国家级项目6项、上海市级项目9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2.科研经费(规划指标:总经费560万元,纵向经费72万元)平均每年增加20,
5、到2010年科研总经费达980万元左右,纵向项目经费达300万元,人均科研经费达20万元左右。3.论文,专著,专利 A类刊物论文平均每年增加20,到2010年发表论文总数140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达100篇,人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8篇。出版专著和编著20部,获授权专利63件。4.科技奖项 科技奖项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部委优秀奖2项。,规划指标:4项,规划指标:论文146篇,专著和编著2部,专利6件),规划指标:3项,Company Logo,(五)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队伍结构明显改善,1.引进 引进国内外名校教师19人,其中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
6、副教授4人、国内名校博士7人、国外名校博士2人、硕士5人。2.培养 选送国内985高校培养博士3人,以及选送4名优秀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6名优秀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和合作科研。3.未完成规划指标说明4.师资队伍(截止2009年12月),规划指标:引进或培养34名“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引进1名)。教师总人数达到80人左右(目前49人)。由于2009年学科专业调整,交通工程系9名教师整建制划转管理学院,以及建筑学正在筹建。,Company Logo,(五)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专职教师4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Company Logo,(六)
7、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百年校庆和学院十年院庆 讲座报告6场,开放7个特色实验室和学院十年成果展,完成上海理工大学志中学院部分编写工作,建立1236名校友中1081名校友信息库,接待返校校友800多名,组织师生与500多名校友进行交流,成立学院校友分会,组织庆典日志愿者130多人,服务活动1000多人次,晚会舞台志愿者成员57人,设立学院“帮困创新基金”,募集资金21.9万元。2.研究课题及其成果 完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10项,“帮困创新”基金的事迹编入上海市科教党委基层党建工作成果。3.各类荣誉 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育才奖1人,市“三八红旗手”1人,市文
8、明班组1个,市教育系统模范教工小家1个,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1人,市科教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2对,以人为本,创新就业模式,构建和谐社会获学校文明创建特色项目奖。4.新闻报道 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和上海科普网等新闻媒体对学院采访报道新闻5次。,Company Logo,当前发展的瓶颈与机遇分析,(一)办学规模和空间需进一步扩大(二)学科“领军”人才需引进和培养(三)科研团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四)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五)教师社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Company Logo,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方针,1.指导思想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支撑,师资队伍为保障,
9、围绕国家和市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坚持并发展特色,推进学院可持续发展,使学院实现新跨越。2.总体目标 努力把学院建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博士点学院,为学院学科专业进入全国同行前100名奠定基础。3.发展方针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方针,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工程应用为特色,建设高水平学院;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Company Logo,(一)办学规模、层次和结构,1.本科生 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等4个专业本科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人。2.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450人,使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1左右,
10、博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50人。,关键指标: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占学校规模的10%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达到3:1。,Company Logo,(二)学科与专业建设,1.学科 做强“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等学科,加强“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快“建筑学”学科的建设。2.专业 扩大本科办学规模,建设建筑学本科专业,使学科专业与学院名称相符。,关键指标:省部级重点重点学科、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含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国家或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国家或上海市特色专业12个。,Company Lo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71上 97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