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 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1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其作品,理解词句的内容、含义及主旨。2、体会辛弃疾壮志难酬的爱国悲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菩萨蛮,词牌名,属小令。“书江西造口壁”即诗人将这首词书写在江西造口的石壁上。二、整体感知:1、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
2、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2、背景资料:宋孝宗淳熙二、三年,作者在江西为官,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他来造口登临时,联想起四十年前中原沦陷,百姓涂炭的史实,抚今追昔,于忧愤中写下了这首先今追昔、即景明志、表现了作者对中原的怀念和壮志未酬的苦闷的词。3、教师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词。三、细读品味:1、“郁孤台下清江水
3、,中间多少行人泪”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这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个“望”字,一个“可怜”,表达了词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衰亡的惋惜。 上片,控诉金兵南下,对北方国土和抗敌军民表示了深切的怀念。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紧承上片,青山能遮住远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去”的赣江水喻军民收复失地之决心是不可阻挡的。4、“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那样留在南方,绝不在北方向金人民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下
4、片,表露收复失地的决心,抒发忧国忧民之愁情。四、合作探究:本词在艺术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明确: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中事,达到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中事则包括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因为难以一一实指,最后都通过景色写了出来。但其主要寓意则可体会,其胸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福意境写整个襟怀、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实指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体现。五、教师小结: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上片控诉金兵的入侵,对北方领土和抗敌军民表示了深切的怀念。开头两句,由俯瞰“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深深地概括了金兵侵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苦难的痛史。三、四句写眺望故都、痛感北方山
5、河沦陷敌手。下片点出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是不可阻挡的,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前两句承上启下,由江水冲破青册的遮拦而奔腾东流,联想到收复中原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是阻挡不住的。结尾两句,借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声,暗示实际恢复大业还将困难重重,因而勾起心中无限的愁思。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词人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这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坚定报国的志向。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七、板书设计:书江西造口壁上片:控诉金兵南下、哀叹国土沦丧;下片:决心收复失地、报国之志难挡。恢复中原、必胜信念。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2【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并深入理解人
6、物内心的情感。2.与李清照醉花阴中人物形象刻画进行对比,探究词文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 【教学重难点】1.深入体会*作者借女主人公形象所表达的情感。2.男性塑造女性形象与女性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对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课文。歌曲菩萨蛮一、内容感知诵读诗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词的内容。 【明确】这首词写一个女子起床后梳洗打扮的全部过程,通过一系列动作展现她的处境和心情。二、鉴赏诗文1.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结合诗句分析。教师点拨。 提示:“小山”在文中有三种含义,你认为哪种含义最合理?联系诗文分析。 【明确】(1)小山指屏风,就暗示了环境,“金明
7、灭”说明时间已经不早了,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主人公才起身,可以说明后文中的“懒”。由环境入手引出人物。(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环境的描写,环境可以暗示人物的身份或者心理,应该关注环境描写。)(2)小山无论指眉毛还是发髻,开门见山,入笔就写主人公本身,眉头紧锁,发髻散乱,妆容脱落,也可以说明后文中的“懒”。直接写主人公视线从发髻到脸颊,定格在主人公的面容上。“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度”赋予了画面动态感,引出了女子梳妆打扮的过程。 提示:“懒”“弄”“迟”这几个字比较传神,体会它们的妙处。“懒”写出女子慵懒无力、迷惘若失的情态。“弄”写出女子反复摆弄欣赏,总是不满意,又极度要美, “迟”呼
8、应了“懒”又衬托了“弄”,渲染了女子无情无绪的神态,展现无限幽怨的情态。“弄”“迟”又连接下阙的内容全部都是在写女子梳洗、打扮、穿衣的过程,和上阙一脉相承。(诗词赏析要有整体性,我们讲*有文脉,诗词也有意脉,像这首词的上下两阙就是一脉相承,是一个梳洗打扮的全过程,我们在赏析的过程中要整体把握。) 提示:这个女子精心修饰打扮自己,为什么会表现出“懒”的情态?直到结尾处“双双金鹧鸪”才点明主人公孤身一人,这是“懒”的原因。“女为悦己者容”女子独身一人幽居深闺,纵然再爱美,这美也无人欣赏,这也是“懒”的原因。可是爱美又是女子的天性,即使无人欣赏也要修饰美丽动人的容颜。所以“懒”“弄”“迟”三个字就传
9、递出女子精心打扮又无比幽怨的情态。 【总结】:*刻画了一个娇美、无聊、孤独、寂寞的深闺女子。 2.作者的视线从女子的容貌最后落在了那件衣服上,“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视线最后定格在这里,像一个特写镜头,必然另有深意。(PPT)“双双鹧鸪”又有怎样的深意? 提示:同学们对鹧鸪了解多少?请说说看。(PPT)鹧鸪和杜鹃、鸳鸯、鸿雁等一样是骚人墨客钟爱的诗歌意象。鹧鸪多为雌雄同鸣,一唱一和,因此常借此比喻夫唱妇随、男欢女爱。鹧鸪叫声悲婉凄切,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鹧鸪啼”“闻鹧鸪”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古诗文中多用鹧鸪这个意象,如:“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
10、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词(写爱情)“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和,郎从何处归?”李益鹧鸪词(写相思)“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写惆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写昔盛今衰)“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清代尤侗闻鹧鸪(写悲情)诗文中写到:女主人公穿着新做的、熨帖好的绣花丝罗短袄,彩衣上缀着一双双金线绣成的鹧鸪鸟。看似平平淡淡,实际上是一种绝好的反衬。女主人公独处深闺,满怀惆怅,而入眼的却是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见物生情,这就给她孤独哀怨的心绪添上了几分酸楚和难堪。那么文
11、中的“鹧鸪”是不是只是为了反衬呢?下面我们看看温庭筠另一首写女子的词望江南(PPT)(学生齐读这首诗)这首词中也写到了女子梳洗打扮,可是只用了三个字“梳洗罢”,而菩萨蛮却用了整首词来写梳洗打扮。为什么?望江南中的女主人公赶快梳洗是要去等待在外的征人,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等来等去最终断了肠。从充满希望到伤心绝望。现在来看菩萨蛮中女主人公为何“懒起”?恐怕也是每日精心打扮盼着有人欣赏,结果盼来盼去还是无人欣赏。那她就不要打扮了,为什么还要精心修饰自己呢?是顾影自怜,应该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双双金鹧鸪应该也点出了她所追求的,正是那种“双双对对”“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理想。三、多元解读温庭筠笔
12、下的女子香艳美丽,这也是花间词派的一种词风。历代诗论家对温词的内涵众说纷纭,例如:(PPT)清人张惠言词选卷一曰:“此感士不遇也。”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云:“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诗文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李冰若的看法应该是就诗词本身而言,温词秾艳华美,又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所以李冰若认为温词没有内涵。而张惠言的说法应该是结合温庭筠累试不第,坎坷遭遇来论。许多诗论家对温庭筠也有相似评价,(PPT)如王拯在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 “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这首词温庭筠应该
13、是借女子来言说自己不能直言之语。实际上在古诗词中不乏借女性来抒发自身情感的作品,例如离骚中就多有借香草美人来表明自己高洁情操的内容,还有唐人秦韬玉的贫女(PPT)(学生自读诗文)近人俞陛云指出:“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还有离骚中“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就是借被人妒忌的女子来暗指自己。应该说后人的评论各有依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此处自主选择,可将可不讲)(诗文中的“新”字也别有深意。离骚曰“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
14、用荷花把下裳织就。)屈原就表达了自己重修旧服,保持内心高洁的愿望。那么这首词中的“新” 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女子穿着新衣等待意中人呢?是否也可以理解成是诗人重整衣装追求自己的理想呢?) 4.小结 (PPT)诗文中塑造了一个慵懒娇媚的女子形象。女主人公并非“无情”,只是她的“情”深藏不露,偶尔从“懒”、“迟”的动作中轻轻逗出,不经意地又从她“双双金鹧鸪”的衣饰图案中淡淡映现,原来她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此词通过男子的视角写一女子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表达其懒散无聊之心绪、自矜自怜之情怀,孤独寂寞之苦楚。其深层是否有所寄托,似乎很难断然以“有”“无”二字论定。联系温庭筠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
15、遇,说此词可能一定程度上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应该是可能且可信的。四、拓展延伸(此处根据时间自行决定,来得及可以展开讲,来不及可以做课后作业) 1.*是温庭筠从男性的角度通过一系列动作来描写深闺女性的日常生活展现其内心世界,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女性词人又是如何来表现女性的思想情感。(PPT)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提示:请同学们根据鉴赏菩萨蛮的方法来鉴赏这首词。 【明确】“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从室外的天气转向室内环境,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
16、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次一个人独处重阳了。独自一人入睡,却久久不能成眠,身凉心更凉。百无聊赖,寂寞难解,索性应景饮酒赏菊,“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却无奈独自一人,借酒消愁却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愁”字被进一步深化。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使文中虽仅一个“愁”字,却“愁”遍全篇。 2.两首词都表现了深闺女子的孤寂之情,两首词有什么不同之处?【明确】李清照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
17、,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而温庭筠写女子重在写动作和外貌,比如“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完完整整摆在面前的就像一幅工笔画,笔法细腻,画面精致。这是因为女子写女性,写的是自我内心风景,而男子写女性,写的是眼中风景,固然有朦胧之美,但缺少对女性内心幽微情感的深层把握。更多的是借助女性形象来表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五、作业: 1.背诵全词。2.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菩萨蛮教学设计与反思3执教人:周亚军教学目标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
18、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难点: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二、关于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
19、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3.背景介绍 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二、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
20、。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似月,皓腕凝霜雪注。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合:应当。垆边人:酒家女。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
21、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此处答案有待商榷)。三、诗句赏析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2.“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这两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
22、在啊。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小结: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
23、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四、全诗主旨意境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五、艺术特点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2.直抒胸臆,却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菩萨蛮 菩萨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