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doc
《《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 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的道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
3、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文详解。(一)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2、指读,随时正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1、人之初。(1)全班朗读。(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4、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2、子不学。(1)全班朗读。(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3、观看视频孟母三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生2: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识字8人之初学习环境 专心一致 人之初 懂礼、成才 好好学习 持之
5、以恒课后反思:人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之、相、近、习、远、玉、义”7个汉
6、字。3、大致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4、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致了解选编文本的含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师出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本书: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2、师激趣:古时候儿童学习的课本,今天我们学起来也会十分有趣。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
7、的题目。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左右结构,衣字旁加个“刀”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好听等)。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1)学习第一句话。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性、善、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性”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善”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出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近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词意。再次指名
8、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2)学习第二句话。指名生朗读第二句,出示生字卡片:教、迁、贵、专,指名多生认读。学习“教”这个多音字,生说说这个字有哪两个读音,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第四声。师小结:在“教师、教室、教育”这些词中读第四声;在表示“教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读第一声。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全班齐读。(3)学习第三句话。指名生朗读第三句,出示生字卡片:幼,指名生认读,说说还在哪些词语中见过这个字:幼小、幼儿园。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全班齐读第三句话。(4)学习第四句话。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出示生字卡片:玉、器、义,指名生认读。并为它们口头组词,以便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
9、再次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全班齐读。4、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同位之间相互练读。5、指名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课文三字一停、朗朗上口的节奏。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1、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位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2、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3、独立出示本课13个生字,鼓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在其他的词语中也见过这些汉字,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理解句子意思。4、师小结:在识记汉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偏旁、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识记,这样归
10、类识字,效果会更好。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之、相、近、习、远、玉、义。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3、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行重点指导:“近、远”是半包围架构,其中“斤、元”书写时要略小,最后写走之儿;“义”字先写中间的点,再写撇、捺、注意撇画比捺画略高。4、师范写,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5、生自主描红、临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书写情况并及时反馈。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还读熟了其中的几句话,认识了很多的汉字。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没学习
11、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指名生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1、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2、指名生朗读课文。3、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读了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那么,这些句子里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使它们成为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又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字经。二、精读句子,理解意思1、学习第1小节。(1)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指名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师给予解答,同时引导学生通
12、过词组、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初:刚出生;性:本性;善:善良;相近:差不多;习:性情和行为;相远:差别很大。(3)鼓励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小结: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好坏之分。(4)全班齐读第一句话。(5)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6)师适当讲解:“苟”是如果的意思,“迁”指的是改变;“贵以专”的意思是指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7)在弄懂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适当小结: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
13、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8)生齐读第二句话。(9)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师相机点拨:小朋友们刚出生的受都差不多,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段话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10)生有节奏地齐读第1小节。2、学习第2小节。(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并尝试与同位相互交流。(2)指名生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非所宜:这是不应该的。老何为: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琢:精心打磨;器
14、:物品、器物;义:知识和道理。(4)鼓励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5)师适当讲解: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6)师小结: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7)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学习都有哪些好处,师予以鼓励。(8)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3、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位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三、练习背诵,适度拓展1、生自主练习背
15、诵课文,在背诵过程中,师适当指导:可以先分句背诵,再连起来背诵;再背诵的时候结合句子的意思帮助记忆。2、指名生分句背诵,分小节背诵,全文背诵。3、适度拓展。(1)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三字经中的四句话,但是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三字经中丰富的内容,难怪古代、现代的小朋友都要学习它呢!接下来,老师再从三字经中选两句话,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2)师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师范读,生自主读一读。(3)指名生说说在这两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适当补充,讲述“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故事。(4)生齐读出示的两句话。四、课堂小结三字
16、经不仅读起来郎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一读,相信你从中一定会得到很多的收获。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教学过程:完成配套课堂练习。板书设计8.人之初重视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善于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3教科书分析: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
17、,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
18、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4.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
19、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教学准备: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
20、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远方近处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1老师板书题目:人之初。(“之、初”
21、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3.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4.反馈指导
22、: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三、学习会认读的字1.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之初 教学 设计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