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昆虫学复习资料.ppt
《园林昆虫学复习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昆虫学复习资料.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植物昆虫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彭凡,什么是昆虫?昆虫的近亲有哪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绪 论,园林植物昆虫学,一、昆虫的分类地位及主要特征,1、体躯由若干体节组成,这些体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期还有两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消化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5、有变态现象。即从卵孵出的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四翅、六足、体分三段,分类地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园林植物昆虫学,二、昆虫纲的特点 1、种类繁多 2、数量
2、大 3、分布广泛,园林植物昆虫学,节肢动物门主要纲的区别,第一章 昆虫的形态结构,林学与园林学院 彭凡,本章节内容,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 昆虫的头部 昆虫的胸部 昆虫的腹部 昆虫的体壁昆虫的内部器官与功能,蝗蝗,蝗虫体躯侧面图,背板,侧板,腹板,一、昆虫的体躯身体左右对称,具有外骨骼(体壁)的躯壳,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集合成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有些体节上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二、昆虫的头部,1 头部的基本构造1)头部的分区:顶、额、颊、唇基、后头5部分,2 头式:根据口器着生位置不同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3 昆虫的触角(antenna),3.1 触角的基本构造(1)柄节:为触角
3、连接头部的基节,着生有肌肉,触角的活动主要由此节来决定。,(2)梗节:为触角的第2节,一般比较细小。,(3)鞭节:为梗节以后各节的统称,有感受器,司嗅觉、触觉功能,触角类型:,丝状(蟋蟀、天牛)刚毛状(蜻蜓、蝉)念珠状(白蚁)锯齿状(芫菁)栉齿状(雄绿豆象)羽状(大蚕蛾)膝状(蜜蜂、象甲)具芒状(蝇类)环毛状(雄蚊)球杆状(蝶类)锤状(郭公甲)鳃叶状(金龟子),触角的形状随昆虫的种类和性别而有变化,其变化主要在于鞭节。,3.3 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1)鉴别昆虫的种类 昆虫分类,2)鉴别昆虫的雌雄,3)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能,可进行诱集或驱避。,侧单眼,4、昆虫
4、的眼,1.眼的功能,2.眼的类型,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栖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复眼,单眼,一般1对,位于头的两侧,是由1至多个小眼集合形成,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造像功能,一般3个,也有12个或无单眼的。单眼只能分辨光线强弱和方向,不能分辨物体和颜色。感光功能,背单眼,5、口器(mouthparts),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吸收式,嚼吸式,取食固体食物,如蝗虫。,取食液体食物。,兼食固体和液体食物,如蜜蜂。,刺吸式:蚜虫锉吸式:蓟马虹吸式:蛾蝶舐吸式:蝇类,1)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昆虫最基本、最原始的口器类型。所有别
5、的口器类型都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2.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3.潜叶性: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叶等。4.钻蛀性:钻蛀根、茎、果等。,常见的种类有: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2)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膜翅目蜜蜂总科成虫特有上颚发达 咀嚼花粉、筑巢和御敌下颚和下唇特化成临时的喙 吮吸液体食物,刺吸
6、式口器主要特点:A、上颚和下颚延长,特化为针状的构造,称为口针 B、下唇延长成管状分节的喙,将口针包藏于其中。C、食窦和前肠的咽喉部分特化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咽喉唧筒。,3)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这类口器为吸食植物汁液或动物汁液的昆虫所具有。如半翅目、同翅目及双翅目蚊类等的口器。,危害状:1.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形成各种失绿褪色斑点,严重时黄化。2.畸形:叶片卷曲、皱缩等。3.虫瘿:如榆瘿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状。4.传播病毒病常见昆虫:蚜、蚧、粉虱、叶蝉、网蝽、木虱、蝉、蜡蝉等。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剂。,(二)了解口器类型和为害特性
7、在害虫防治上的意义1、根据为害状来判断害虫的种类;2、针对害虫不同口器类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咀嚼式口器可用触杀剂和胃毒剂;刺吸式口器内吸性杀虫剂;舔吸式口器用胃毒剂+蜜糖类;虹吸式口器液体胃毒剂,如糖醋液等。熏蒸剂不选择昆虫种类。3、根据为害方式,选择适宜的用药时机。某些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须在尚未钻入或造成卷叶之前进行防治。,三、昆虫的胸部,1.胸足的构造成虫的胸足一般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各节间由膜相连接,是各节活动的部位。,2、胸足的类型和功能 昆虫的足大多用来行走,有些昆虫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胸足构造和功能发生了
8、相应的变化,形成各种类型的足。一般可分为:1)步行足 如蚜虫、蝽、瓢虫、叶甲(适于慢行);步甲的足等(适于快行)。2)跳跃足 如蝗虫和蟋蟀的后足。3)捕捉足 螳螂和猎蝽的前足。4)开掘足 如蝼蛄、金龟子等在土中活动的昆虫的前足。5)游泳足 如龙虱、松藻虫、仰蝽、负子蝽等的后足。6)抱握足 雄性龙虱的前足所特有7)携粉足 如蜜蜂的后足。8)攀援足 为虱类所特有。另有:停息足 仅适停息,如蚊子的足。,3边,3角,4区,(三)翅的基本构造与类型,2、翅的类型 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用作飞行。但是,各种昆虫由于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翅的功能有所不同,因而在形态、发达程度、质地和表面被覆物发生许多变化,归纳
9、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昆虫翅的基本类型A.膜翅 B.缨翅 C.毛翅 D.鳞翅 E.复翅 F.半翅 G.鞘翅 H.平衡棒,四、昆虫的腹部 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幼虫的腹足(prolegs)鳞翅目和膜翅目叶蜂,鳞翅目幼虫通常有5 对腹足,着生于第3第6和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的又称为臀足(anal leg)。腹足构造简单,呈筒状,末端具趾钩(crochet)。膜翅目叶蜂的幼虫从第2节开始有腹足,一般6 8 对,有的多达10 对,腹足末端无趾钩,可与鳞翅目幼虫区别。,五、昆虫的体壁,控制体内水分的蒸发;特殊的结构与化学组成能阻止异物侵入,起保护性屏障作用;决定并支撑虫体体形,保护内脏,内陷形成的“
10、内骨骼”可供肌肉着生;着生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是内外信息交流的屏障;营养成分的贮存库。,担负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称为内外骨骼,(一)体壁的构造,孔道与蜡道,1、色素色:化学色,(三)昆虫体壁的色彩,2、结构色:物理色3、混合色:色素色和物理色相混合而形成,1、体表的结构:体表的微毛、小刺、鳞片等不易黏附药剂;体壁的蜡层药剂不易通过。2、种类和龄期:体壁坚硬和蜡层厚的昆虫,药剂不易穿透;幼龄比老龄体壁薄,抗药力较差。,四、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3、虫体的部位:口器、触角、跗节、毛窝、节间膜和气孔等,是药剂进入的虫体的薄弱环节。,第二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增节变态(anamorphosis)表变态
11、(epimorphosis)原变态(prometamorphosis)半变态(hemimorphosis)变态类型 不全变态 渐变态(paurometamorphosis)过渐变态(hyperaurometamorphosis)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2.1 昆虫变态(metamorphosis)的类型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活习性上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现象叫做变态。,不完全变态与完全变态区别,1.完全变态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幼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上差异较大;2.不全变态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若虫与成虫差异小,外部形态
12、与生活习性几乎无差异。,(二)幼虫(若虫)期,龄期stadium,前后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2.2.1 幼虫的类型l)原足型,2)多足型 躅式,拟躅式,3)寡足型 幼虫具有发达的胸足,但没有腹足。a.蛃型:三对胸足和一对尾须,前口式。如步甲。b.蛴螬式:三对胸足,呈“C”弯曲。c.蠕虫式:体细长,前后宽度相似。如金针虫。,4)无足型,(三)蛹(pupa)期:从化蛹时起发育到成虫所经过的时间。1、离蛹(exarate pupa)又称裸蛹。特点是附肢(触角、足)和翅等不紧贴主体,能够活动,大多数或全部腹节也能活动。如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蛹。,2、被蛹(obtect pupa)蛹的附肢和翅紧贴于
13、蛹体,不能活动,大多或全部腹节也不能活动。如蛾、蝶类的蛹。3、围蛹(coarctate pupa)实际上是一种裸蛹,由幼虫最后脱下的皮包围于裸蛹之外,形成圆筒形硬壳。如蝇类的蛹,(四)成虫(adult)期l、羽化(emergence)2、补充营养3、性二型(sexual dimorphism)和多型(polymorphism)现象,三节 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一、昆虫的世代昆虫从卵的胚胎发育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阶段称为一个世代或一化。一年发生1代的昆虫,称为一化性(univoltine)昆虫。一年发生两代及其以上者,称为多化性(polyvoltine)昆虫.凡是以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于次年
14、继续发育的世代,都不能算当年的第一代,而是前一年的最后一个世代,称之为越冬代。,二、昆虫的年生活史昆虫的生活史(life history)又称生活周期,是指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年生活史包括越冬虫态、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越冬后开始活动的时间、各代及各虫态的历期、生活习性等。,(一)世代重叠(generation overlapping)多化性的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时出现的现象。,(二)局部世代(partial generation)同种昆虫在同一地区发生不同代数的不完整世代的现象,有些多化性昆虫在一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
15、存在明显差异,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四)休眠和滞育1、休眠(dormancy)昆虫的休眠是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如高温或低温)所引起,一旦这些不利因素消失,昆虫几乎立即可以恢复活动,继续生长发育。休眠可发生在一定的虫期,如东亚飞蝗在卵期,小地老虎在江淮流域幼虫和蛹均可越冬休眠。2、滞育(diapause)昆虫的滞育主要受光周期(昼夜光照、黑暗时数的节律)的控制。滞育是种在遗传性上较稳定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利的环境条件远未到来以前,昆虫就进入滞育了。,四节 昆虫的行为和习性 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和行为,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的一种对外来刺激作用所作的运动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昆虫学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