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轮复习总结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
《哲学一轮复习总结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一轮复习总结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般到个别,【全书基本框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4、5,唯物的辩证法7-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社会历史观11,人生观价值观12,整体与部分,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明确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分别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科学
2、发展观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H.人口因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反对错误的社会意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易混易错(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
3、(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的反映,对社会存在不起作用。(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有时会脱离社会存在而单独起作用。(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例1:“2013年度中国流行语: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这些词语在2013年的流行表明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 B.C.D.,B,例2:近年来,洋节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等,正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而广之。
4、社会正被这些新颖、另类的文化所感染、浸润。这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的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例3:(2011天津)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B.C.D.,A,例4“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
5、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B,总结:社会基本矛盾及一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BCDGH,(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6、,(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阻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方法论】(1)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例4(08上海)“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
7、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这些话揭示了()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C,例5(2009,安徽)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B、C、D、,A,例6(2011山东文综)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党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大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8、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考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改革,特点:非对抗性,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解决,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考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改革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2、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3、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9、上层建筑适 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关键词:推动作用。,2、主体部分:劳动群众,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历史英雄),其主体是劳动群众。,3、当代构成:四个“者”,强调“当代”,为什么?,历史范畴!,考点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要 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意 义,两个重要保证,考点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原理内容:人
10、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例8.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劳动群众是指体力劳动者A.B.C.D.,B,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一轮 复习 总结 第十一 寻觅 社会 真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