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技术等级.ppt
《员工安全技术等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安全技术等级.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电力公司员工安全技术等级培训2013.4,国家电网STATE GRID,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培训大纲要求说明 概述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 预防性试验,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培训大纲要求:04安全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输电线路)培训对象: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工作票签发人 一、专业安全知识(笔试)对于四级,本章要掌握第一节与第二节,重点是第二节内容,涉及到评估的作业项目有五大类(线路巡视、测量工作、砍剪树木、杆塔上作业、杆塔施工),20个作业内容。具体如下:线路巡视:事故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测量工作:杆塔接地电阻测量、交叉
2、跨越测量、弧垂测量、导线压 接管检测、温度测量、尺寸测量;砍剪树木;,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杆塔上作业:装设接地线、更换间隔棒、调整、更换防震锤、耐张引流板处理、更换绝缘子、导地线修补;杆塔施工:杆塔组立、放线、紧线与撤线、更换导地线、弧垂调整。二、专业安全技能(一)作业安全能力(笔试)主要分运行与检修二大类。具体如下:1、输电线路运行:线路巡视、事故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测量工作、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线路交叉跨越测量、砍剪树木;2、输电线路检修:杆塔上作业、装设接地线、更换间隔棒、调整、更换防振锤、耐张引流板处理、杆塔施工、杆塔组立、放线、紧线与
3、撤线。(二)事故分析能力(口答),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名词解释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点:作业中可能发性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行为动作等。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识别: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实施全面的识别。,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风险辨识:在特定的系统中确定风险并定义其特征的过程。风险评估:是对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
4、而带来的风险后果及可能性的评估。风险分析:针对对象系统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全过程。风险控制:采取预防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风险管理: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第一节 概 述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规范作业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和控制方法,省公司发布了浙江省电力公司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控制实施办
5、法。该办法在国家电网公司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基础上,针对生产作业活动流程中计划编制、作业组织、现场实施等关键环节,明确了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制定和落实要求,以对作业安全风险实施超前分析和流程化控制,形成“流程规范、措施明确、责任落实、可控在控”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第一节 概 述,一、风险管控流程 风险管控流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控制、检查与改进等环节。1.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指辨识风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包括静态风险辨识和动静态风险辨识。静态风险辨识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等事先拟好的检查清单对现场风险因素进行辨
6、识。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设备、环境的风险识别,人员素质及管理的风险识别,现场管理的风险识别。,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述,动态风险辨识是对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范本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并给出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等级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级。风险评估一般分二种:静态风险评估、动态风险评估。静态风险评估一般采用LEC法,动态风险评估一般采用PR法。,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1)LEC法 LEC法:是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暴露在生产环境下的频度、导致后果的严重性,针对静态风险所采取
7、的一种风险评估方法。即:D=LEC。式中“D”为风险值。“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国家电网STATE GRI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第一节 概述,“E”为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暴露于危险环境频度(E),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述,“C”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或电网损失的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
8、数值为4-40,把造成人员轻伤事故及设备或电网异常运行的分数定为4,把造成重大及以上人身、设备、电网事故的分数定为40,其它情况的数值定为4-40之间。,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风险程度与风险值的对应关系,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实例1:某局500kV某变电所围墙南侧出线塔下方原搭建临时工棚,虽然在投运之后部分拆除,但杂物及垃圾未得到有效清理。同时土建、某超高压和某送变电公司搭建的临时工棚未拆,由于无人管理,天长日久成为危房,台风或大风天气可危及到设备的安全运行;500kV场地东南侧搭建的种植西瓜的薄膜大棚在台风季节也会严重影响到变电所安全运行。L的
9、确定:大风或台风天气的出现概率不大,加之可被风吹起的轻飘物固定不牢发生的概率也不大,可定值为1。E的确定:从地理角度上讲,应该是连续暴露,所以定值为10。C的确定:危险源离500kV场地很近,很有可能导致500kV母差动作,按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该定为一般电网事故,所以应该是非常严重,定值15。D=LEC=11015=150,其值大于70但小于160,所以危险等级划分为“较大风险”。,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2)PR法 PR法是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导致后果的严重性,针对动态风险所采取的一种风险评估方法。P值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ossible),即在风险已经
10、存在的前提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按照事故的发生率将P值分为四个等级。,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R”值代表后果严重性(Result),即在此风险导致事故发生之后,造成对人身、电网或者设备的危害程度。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的分类,将R值分为特大、重大、一般、轻微四个级别。,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将可能性和严重性结合起来,用“PR法风险坐标图”可得到重大、较大、一般表示的风险水平描述。PR法风险坐标图,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实例2:在带电杆塔上进行补装拉线工作时,存在拉线摇摆导致拉线与导线安全距离不够而发生线路跳闸或人
11、身触电事故的风险。分析:因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不大,所以,根据以上方法,将可能性等级列为2;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线路跳闸或人员触电伤亡等事故,所以将后果分级列为3;根据“PR法风险坐标图”确定该危险隐患为较大风险。,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3.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指对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由人员责任的电网和设备事故的作业安全风险,实行安全预警。风险预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形成以单位、工区、班组为主体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风险预警分为特殊气象条件、电网和作业风险预警。原则上被评估为较大及以上风险等级的作业项目必须开展风险预警。,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4.风
12、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采取预防或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静态风险采用消除、隔离、防护、减弱等控制方法。动态风险利用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工作票、操作票等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进行现场风险控制。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范本是以标准化作业流程为依据,指导作业人员辨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并明确其典型控制措施的参考规范。,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二、职责与分工 按照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不同管理层次负责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逐级落实安全责任。1.基层单位层面 基层单位重点控制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电网供电中断等事故风险,负责生产作业风险的辨识、评估、
13、预警、控制和监督工作。2.工区层面 工区负责生产作业风险管控的具体实施,开展班组安全生产承载力分析,负责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的编制、检修任务的安排、现场勘察的组织、风险预警措施的落实及生产作业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主要有:,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1)生产班组负责生产作业风险控制的执行,做好人员安排、任务分配、资源配置、安全交底、工作组织等风险管控。(2)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值班负责人、操作监护人等是生产作业风险管控现场安全和技术措施的把关人,负责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和监督。(3)作业人员是生产作业风险控制措施的现场执行人,应明确现场作业
14、风险点,熟悉和掌握风险管控措施,避免人身伤害和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4)到岗到位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方案、预案、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协调和指导生产作业风险管理的改进和提升。,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三、作业组织与实施风险管控 在作业组织与实施风险管理执行中的流程如图 3-2所示。D:安全技术等级四级输电作业项目风险等级评估及控制措施卡执行流程.doc 1.作业组织主要风险及主要控制措施与要求 作业组织主要风险包括:任务安排不合理、人员安排不合适、组织协调不力、资源配置不符合要求、方案措施不全面、安全教育不充分等等。风险管控主要措施与要求:(1)任务安排要严格执行落实月、周工作计
15、划,系统考虑人、材、物的合理调配,综合分析时间与进度、质量、安全的关系,合理布置日工作任务,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2)人员安排要开展班组承载力分析,合理安排作业力量。工作负责人胜任工作任务,作业人员技能符合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到岗到位。(3)组织协调停电手续办理,落实动态风险预警措施,做好外协单位或需要其他配合单位的联系工作。(4)资源调配满足现场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设备材料、备品备件、车辆、机械、作业机具以及安全工器具等。(5)开展现场勘察,填写现场勘察单,明确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作业风险。,国家电网STATE
16、 GRID,第一节 概 述,(6)方案制定科学严谨。根据现场勘察情况组织制订施工“三措”、作业指导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工作方案,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结合现场实际执行。(7)组织方案交底。组织工作负责人等关键人、作业人员(含外协人员)、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底,明确工作任务、作业范围、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2.作业安全风险库的建立与维护 生产设备的风险识别按照首次全面识别和日常动态识别的方式开展。各责任人对照设备单元风险库,结合巡视、检修等日常工作开展风险识别,将发现的危险因素填入风险库,并制订控制措施,建立并
17、动态维护设备单元的风险库。,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根据国网公司评估规范要求,开展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按照评估内容的不同,分为生产环境、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生产环境。从设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因素导致人为责任事故、运行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评估生产环境中可能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或误操作事故的风险,加强生产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机具与防范。从安全工器具、专业机具和防护用品等方面,评估机具与防护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定期维护、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是
18、否正确规范等。,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人员素质。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评估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场管理。从作业组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应急工作准备等方面,评估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风险,加强企业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从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两措”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生产班组负责对风险等级进行初评,形成风险事件并上报工区。工区负责对生产班组上报的风
19、险事件进行审核、复评。一般、较大风险事件,由工区在作业安全风险库中发布。重大风险事件,由工区上报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安监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安监部门对重大风险审核确认后在作业安全风险库中发布。作业安全风险库应及时导入日常安全生产和管理(如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隐患排查、安全性评价等)中新发现的风险。职能部门每年组织专家,依据评估规范进行专项风险辨识,补充、完善作业安全风险库中相关风险事件。对风险事件的新增、消除和风险等级的变更等维护工作仍遵循逐级审核、发布的原则。,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作业安全风险库建立与维护时的管理流程D:安全技术等级四级输电作业安全风险库管理流程.d
20、oc作业安全风险库(模板),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模板中内容,其含义如下:(1)地点:是指风险所在的变电所、室、站或线路。(2)部位:是指风险所在的间隔、设备或线段。(3)风险描述:是指风险可能导致事故的描述。(4)作业类别:包括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输电运检、电网调度、配网运检五种。一个风险可对应多个作业类别。(5)伤害方式:一般包括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误操作、交通事故、火灾、中毒、灼伤、动物伤害等十种伤害方式。一个风险可对应多个伤害方式。,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6)风险值:一般采用LEC法分析取得。(7)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特
21、点和专业管理实际所制定的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8)填报单位:是上报并跟踪管理的单位或部门。(9)发布时间:是经审核批准后公开发布该风险的时间。,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3.作业项目风险等级评估 作业项目风险评估指针对某一类作业项目,综合考虑其技术难度、对电网的影响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等因素,在对项目风险进行风险辨识后,依据作业项目风险评估标准划定作业项目的整体风险等级。对评估为一般风险的作业项目,由工区的主管领导批准。对评估为较大风险的作业项目,由单位项目主管职能部门会同安监部门进行复审、批准。对评估为重大风险的作业项目,由单位项目主管职能部门会同安监部门复审后上
22、报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同时在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和安监部备案。省公司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标准D:安全技术等级四级输电附件5、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标准.xls,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4.现场实施主要风险及主要控制措施与要求 现场实施主要风险包括:电气误操作、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等。现场实施风险管控主要措施与要求:(1)作业人员作业前经过交底并掌握方案。(2)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作业前必须开展现场勘察,填写现场勘察单,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和注意事项。(3)严格执行验电、接地工作制度,并实行专人监护,接地线编号与工作票一致。,国家电网STATE GRID,
23、第一节 概 述,(4)工作许可人应根据工作票的要求在工作地点或带电设备四周设置遮栏(围栏),将停电设备与带电设备隔开,并悬挂安全警示标示牌。(5)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正确使用工作票、动火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和事故应急抢修单。(6)组织召开开工会,交代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及防控措施。(7)安全工器具、作业机具、施工机械检测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8)对多专业配合工作要明确总工作协调人,负责多班组各专业工作协调;复杂作业、交叉作业、危险地段、有触电危险等风险较大的工作要设立专责监护人员。,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9
24、)工作接地是指在操作接地实施后,在停电范围内的工作地点,对可能来电(含感应电)的设备端进行的保护性接地,由检修人员负责实施,并登录在工作票上。(10)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严格现场安全监督,不走线路,不误登杆塔,不擅自扩大工作范围。(11)全部工作完毕后,拆除接地线、个人保安线,恢复工作许可前设备状态。(12)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和风险度高低,相关生产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5.控制措施卡的建立与使用要求 1)建立:控制措施卡依据作业安全风险和作业项目的风险评估情况,由工作负责人编制。2)使用:对评估为一般及以上风险的作业项目应使用控制措施卡。需
25、使用作业指导书的作业项目,用控制措施卡替代作业指导书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使用;无需使用作业指导书的作业项目,将单独编制的控制措施卡作为“两票”的附件使用,视同“两票”管理。,国家电网STATE GRID,第一节 概 述,3)使用注意事项:控制措施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现场风险变更时,工作负责人对风险变更后事件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对评估为一般风险的事件,作为新增危险因素填入控制措施卡并制定、落实控制措施;对评估为较大及以上风险的事件,报请工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批准后执行。,第一节 概 述,6、输电检修作业项目控制措施卡的使用(省公司管理规定):1)控制措施卡的执行人由工作负责人担任。2)控制措施卡可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员工 安全技术 等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