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呼(一).ppt
《古代年龄称呼(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年龄称呼(一).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年龄称谓,兴平十一建学校 张 婷,古代文化常识系列(二),不满周岁襁褓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23岁孩提 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女孩7岁髫(tio)年龆,通“髫”。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男孩8岁龆(tio)年,古 代 年 龄 称 谓,幼年泛称总角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10岁以下黄口 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
2、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古 代 年 龄 称 谓,1315岁舞勺之年根据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又以舞勺代指十三岁。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冯自由著):“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当时冯自由年十四岁,称“年逾舞勺”,是舞勺指十三岁矣。,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
3、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15岁(女)及笄之年笄:拼音j,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出 处 唐范虑云溪友议韦皋:“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年龄 称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