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doc
《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 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一、学习“忘、挖、井”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六个字。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三、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毛主席的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1、揭题2、齐读3、这句话从哪儿得来的呢?二、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2、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学习生字和检查
2、小组成员掌握的情况。3、汇报:(出示卡片)派代表读,正音,说说记住字形的方法。指名读,给生字找找朋友。4、说说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三、品读感悟1、指名读第一段,简介当时毛主席是在农村生活,指挥八路军作战的。2、自由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汇报,师板书:挖井的原因出示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3、齐读第三段,理解最后一句话。4、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四、指导书写1、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范写“忘、想、念”三个心字底的字,讲解要领3、学生尝试写,师巡回指导五、巩固字词1、出示词语,开火车读,理解意思。
3、2、出示卡片,开火车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延伸1、收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故事2、开展讲故事比赛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3.在读中认识“忘念”等12个生字教学准备:1.挂图。2.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一、激趣导入、解题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再说说课文中的“挖井人”是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3.出示毛主席的画像。提问:这位爷爷谁
4、认识?请大家把课前布置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拿出来展示交流。 4.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可以先让学生说)并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席、导、革命、解”二、朗读课文1.自渎课文,借助拼音轻声读,标出自然段。要求:反复读,读准、读通、读流利。2.反馈情况:能读准,读通、读流利的同学举手。小组自评。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4.学生模仿老师读课文5.分别指名3个同学,每个人读一自然段,要求读准音,相机指导全班朗读。6.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7.老师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出示挂图,指名解说图意。8.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三、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
5、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四、积累词语1.出示课件显示“我会读”里的词语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意3.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五、实践活动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课进行故事交流。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3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听歌曲我爱北京_。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
6、出示毛主席的相片,介绍毛主席的革命历程。)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画像)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奉献了一生。他就像那红红的太阳,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亲切。4、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的沙洲坝村,看看那里的老百姓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读题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设想: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
7、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预设:(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 (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2、认识生字“忘、井”。3、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4、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认读不认识的字词,看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而且能记住它们。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三、检查自学情况1、小组内抽读生词。2、汇报交流,分享记字方法。(1)教师课件出示含有生字拼音的词,学生运用开火车法认读。(2)出示没有拼音和词语的生字,学生认读。(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自由汇报,
8、汇报哪个讲哪个,使学生加强对生字的识记。3、读课文解疑。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1)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并进行评价。(2)自由读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1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齐读。(3)概括*的主要内容。四、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并组词。(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2)学会给生字组词,观察教师范写,注意笔顺。2、学生描红、临摹。教师播放音乐、指导书写、提示学生书写姿势。3、学生展示、评议。五、课外延
9、伸,拓展视野收集更多的关于毛主席的图片、资料、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过渡:同学们太棒了,希望你们在学习课文时表现得更加出色。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财富”。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瑞金沙洲坝,去寻找毛主席昔日的身影。二、回顾课文,质疑问难1、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2、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答?预设:(1)毛主席和战士们为什么要给乡亲们挖井? (2)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三、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1、出示红井图片: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
10、们挖的那口井。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谁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句子)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读得比他好。2、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呀!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4、学生想象,自由汇报。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让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想怎样读?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1)“很远”说明了什么?(2)启发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6、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
11、着缺水的困难,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这口井。有了这口井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7、过渡:今天,老师把这又清又甜的红井水带来了,谁想喝?喝了这口水你想说什么?(这水真甜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到了谁?(毛主席。)喝了这口水,你感受到了什么?(毛主席真是个大好人呀!)喝了这口水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谢谢您为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喝了这口水,你觉得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能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人。)8、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读一读第1、2自然段。四、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难忘之情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根
12、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2、引导:谁知道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毛主席。)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指导学生理解“时刻”这个词:解放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的新生活,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4、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毛主席带领战士们挖井的情景历历在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毛主席仿佛微笑地看着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人们想念毛主席,尊敬毛主席,一股股暖
13、流在乡亲们的心中激荡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5、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现在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来我们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红井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6、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吃水不忘挖井水教学实录4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由于叙述的故事内容远离当代儿童的生活时代,更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类课文偏重于强调
14、思想政治性,此类课文一直难以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钟爱。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以该类课文的讨论也日趋激烈。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当代教材需不需要编入“王二小”类的课文?其二,如果需要,此类课文如何教学?笔者认为,前一问题应该是无可争议的。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它的教材必须包含最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研究的是第二个问题。*仅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进行浅显的探讨。一、教学实录(一)揭示课题,朗读课题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生(不由自主地开始朗读课题)师(惊奇地):这个课题中有三个生字,我还没有教,你们就会读?生(自豪地):会!师:谁来读一读?
15、(连续请数名学生朗读,再齐读,要求读正确、响亮,目的在于认识生字“忘”“挖”和“井”)师:谁愿意一个人来读?(师指导读出一定的语感。)生(纷纷举手,请一生读):“吃水不忘挖井人”。师(模仿学生的语气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你不会忘记,明天你就会忘记了。谁再来读?师(高兴地):非常棒!你二十年都不会忘记了!谁愿意再来读?师:哇!你一百年都不会忘记了!(学生哈哈大笑)我们一起来读!(学生朗读)师:吃水的时候,不能忘记谁?生:挖井人!师:谁敢再来读一读题目,把你的这个意思告诉大家?生(朗读,把“挖井人”三个字读得重些)(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师:刚才大家把课文的题目读得非常非常棒!现在我们要
16、朗读课文,老师不教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读得正确、流利?生(声音响亮、充满信心地):有!师:那好,给大家八分钟的时间,把课文读正确。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读完后,我们来比一比。(指导学生选择适宜形式进行朗读:识字能力较强者独立朗读;阅读能力一般者以多人合作的形式读,旨在相互纠正;教师组织少数识字能力最弱者重点辅导朗读)师:刚才我听了好几位小朋友的朗读,发现他们朗读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响亮,而且一发现读错了都自己会马上改正!老师非常喜欢这样的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这样的小朋友呢?生(齐声):愿意!师:好!现在我们来一场朗读挑战赛。请你找一个平时朗读比你稍微好的同学。你向他挑战朗读!(学生分组)由挑战的人
17、选一段他自己读得最好的,两人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生(自由分组竞赛性朗读,之后,请几组展示给大家看)师(请出一组:张少飞徐涛)问:张少飞(挑战者),你有信心吗?张(点点头):有!师:我们为你加油!(两生对抗性朗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两人的表现不相上下,学生纷纷鼓掌。)师:你看,同学们都在为你们鼓掌叫好!(转身问张少飞)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这次能够读得这么好?张(自豪地):我都读了六遍了。师:哦,读的多就读得好了!(转身向徐涛:被挑战者)你看,张少飞快要超过你了,你怎么办?徐(很有信心地):以后我会多读几遍,一定不让他超过!(三)重点朗读,读出感受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有味道,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
18、生:可以!师:谢谢!那你们就是评委哦,敢不敢给老师提意见?生(有的犹豫、有的开始笑了):敢!师:那好,我选择比较容易读的第二段(老师朗读,故意读错两个生字,语气读得平淡)生(争行恐后地):老师!我来!我来!生:你把“井”读成了“ ”了!生:你把“战士”读成了“ ”!师:咳,我有那么多的错误?粗心!真太粗心了!这里的生字实在太多了,不认识的字多了,就容易读错。课文中,你们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认,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好不好?(请学生当小老师:圈圈、认认、说说自己觉得难认的字,并给同学们领读)生:老师,你还有地方读得不好。你读得没有感情。师:说说容易!你来读一读!(生朗读,强调出了“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
19、远的地方”等几个词,学生鼓掌。)师:果然厉害!真是高手!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呀?生:因为村子里没有井,农民没水吃,他们会很伤心的。你(指老师)倒读得这么高兴,当然还是他(指学生)好!师:有道理!生:他们去挑水要走很多的路,我们要读得慢一些。你(指老师)读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到了,还是唐雨琪(指朗读者)慢慢地读好!生(齐读。)师:老师刚才读得不够好。但我还想再来朗读课文,可以?生:可以。师:现在,我要“读”课文中的一段话,你们不用耳朵听,而要用眼睛看(学生面露惊奇的神色),用脑子想。读完了,我要请你猜一猜老师可能在读哪一段,好不好?生(兴致盎然地):好!(老师表演性默读,学生观看、猜测)生:你在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吃水 不忘 井水 教学 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