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doc
《《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 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5个生字,其中会写“欣、服、终、夕、兄、弟、底、欠”8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2、进一步练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在阅读中拓展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干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会获得成功。教学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着重理解两只青蛙的言行。教学难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DVD教学光盘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小青蛙的歌吗?唱一唱好吗?(
2、学生唱小青蛙要回家)能说说小青蛙的样子和他们有哪些本领吗?(学生回答)有两只青蛙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两只青蛙。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划出生字词,读读认认,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读。3、检查生字新词的识读情况。(1) 齐读带拼音的生字。(出示:欣 服 终 夕 兄 弟 底 欠)(2)开火车认读去掉注音的生字,对于读不准音的字,拼一拼,再读一读。(3)同桌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分析易混字的读音。(4)给生字组词或扩词说句。(5)出示新词读一读,记一记。欣赏 舒服
3、终于 夕阳 兄弟 井底 哈欠一缕阳光 闷在井里 危险 又滑又陡 井壁 懒洋洋 头昏脑胀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评价。3、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指导观察,书写生字。1、学生观察各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议一议。2、老师指导较难书写的生字。3、老师范写,学生空临。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5、将生字抄写在田字格本中。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充分体验青蛙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学习小青蛙开拓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分析课文
4、中所蕴涵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指导法、朗读指导法教具:课件、青蛙头饰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板书课题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瞧!两只多可爱的青蛙呀!我们把它们请到黑板上来。(教师贴青蛙图)这两只青蛙还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孩子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块来继续学习23课两只青蛙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二、复习检查,初读课文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教师指导读“舒服”,读准轻声,读出舒服的味道。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正音、评价。3、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读课文边动脑筋想:两只青蛙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指导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大小、性格、想法、做法等不同。三、理
5、解课文,指导朗读(一)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它们的想法不同1、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两只青蛙不同的语气2、课件出示小青蛙说的话,师问学生:小青蛙,你们为什么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师板书:闷3、指名读,读出小青蛙的感受。师生共同评价。4、课件出示大青蛙说的话,师问:大青蛙,你们为什么不想出去呢?生找原因。教师板书:舒服5、指名读,读出大青蛙的感受。师生共同评价。(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它们的井底生活。1、师:这两只青蛙到底在井底过着怎样的生活让他们的想法不同?课文哪句话写出来了?2、学生用横线画出它们的井底生活的句子。指名读。3、指导朗读,读出两只青蛙不同的感受。(1) 指名读,师生评价。指导读出
6、小青蛙闷、大青蛙舒服的感觉。(2) 老师范读。(3)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这句话。(学生齐读)(三)学习第3自然段。师;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小青蛙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无滋无味,于是它想怎么样?1、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2、课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它沿着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继续爬。”学生读。3、师生齐做爬、跌动作。4、师:小青蛙,你们爬了这么多次,为什么总也爬不上去?5、学生找词语“又滑又陡”,指导学生读出井壁特别滑、特别陡。6、师问:你们害怕吗?从哪些词语看出你不害怕?7、分组轮流“跌下去又继续爬”。把它放到句子中,带着
7、你的感受再读。8、师:看着小青蛙累成这样,大家想象一下坐着的大青蛙会说什么?9、生想象说大青蛙的话。10、 师:可不管大青蛙怎么劝说,小青蛙没有?11、学生接着老师的话读,“小青蛙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它沿着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继续爬。”12、师:眼看着小青蛙就要爬出井口了,可是一不小心它又重重地跌了下来。小青蛙们,还爬吗?(生答:爬!)13、课件出示句子“小青蛙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它沿着又滑又陡的井壁往上爬。爬呀爬,爬呀爬,跌下去又继续爬。小青蛙爬呀爬,爬呀爬,终于爬出了井口。”教师随机板书:爬出井口。指导朗读,体会小青蛙爬出井口的艰辛,练习用“( ),终于( )。”
8、说话。14、 师:小青蛙终于爬出了井口,他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小青蛙会说什么呢?教师板书: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学生练习用“多( )多( )的( )啊,多( )多( )的( )啊!”说话。(四)学习第4自然段1、课件演示夕阳西下,月亮出来青蛙叫的过程,师解说:看,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小青蛙太惊奇了,他东瞅瞅,西看看,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月亮出来了,远处传来一片蛙声。2、师问:小青蛙,它们是谁?(生答:我的兄弟们)你们以前见过面吗?(生答:没有)这可是你从没见过的兄弟们呀!你的心情怎样?(高兴)3、师:你想和兄弟们去干什么?4、学生想象说话。5、指导朗读,读出小青蛙兴奋的心情
9、。(五)活动:学生唱两只青蛙课件播放歌曲两只青蛙,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六)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师:瞧,我们玩得多开心,可别忘了我们的老朋友大青蛙,大青蛙在干什么?男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师问:大青蛙在干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留在井底头昏脑涨3、谁能模仿大青蛙的语气读读这句话。4、指导读出大青蛙的感受。5、此时此刻,你想对大青蛙说什么?四、谈谈议议,体会感情1、分角色读课文。指名两名学生戴上青蛙头饰分别扮演大青蛙和小青蛙,其他学生读陈述部分。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只青蛙?不喜欢哪只青蛙?为什么?3、学生谈收获。五、课外拓展1、续编故事两只青蛙。2、读成语故事坐井观天。两只青蛙课堂教学实录
10、3一、课时目标:1、识记11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3、朗读课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标点符号的用法。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1、同学们,听“沙沙沙,下雨了,一位帅气的王子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是谁?要做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青蛙写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2、学生借助拼音读文。3、我们借助拼音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现在认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认读词语)(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1、全文共几小节?写的谁?它要做什
11、么?(教师板书贴画)2、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1)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2)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3)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4)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5)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6)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读第24小节。(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
12、珠省略号。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
13、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你们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只青蛙 青蛙 课堂教学 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