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理论-跟驰理论.ppt
《交通流理论-跟驰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流理论-跟驰理论.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跟驰理论,跟驰理论是运用动力学方法,探究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列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数学模式表达并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由于有1950年鲁契尔的研究和1953年派普斯的研究,跟驰理论的解析方法才告定型。而赫尔曼和罗瑟瑞于1960年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动力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扩充。,一、车辆跟驰特性分析,在道路上行驶的一队高密度汽车,车间距离不大,车队中任一辆车的车速都受前车速度的制约,驾驶员只能按前车所提供的信息采用相应的车速。这种状态亦称为非自由行驶状态。跟驰理论只研究非自由行驶状态下车队的特性。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有以下三个特性:1制约性2延迟性3
2、传递性,1制约性,车队中,后车跟驰前车运行,驾驶员总不愿落后很多,而是紧跟前车前进,这是“紧随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跟驶车辆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后车的车速不能长时间的大于前车车速,只能在前车速度附近摆动,否则会发生碰撞,这是“车速条件”;二是前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即在前车刹车时,两车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从而有足够的时间供后车司机作出反应,采取制动措施,就是“间距条件”。显然,车速高时,制动距离大,安全距离也加大。紧随要求,车速条件和间距条件构成了一队汽车跟驰行驶的制约性,即前车车速制约着后车车速和二车间距。,2延迟性,由跟驶车队制约性可知,前车改变运行状态后,后车也要改变,但前后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流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