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和β消除反应.ppt
《第五章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和β消除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和β消除反应.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2,第一节 亲核取代反应,R=烷基,或其它有机基团,但X必须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X=卤素、羟基等;Nu-=带有负电荷或能够提供共用电子对的基团,如:OH-,CN-,OSO2R(Ar),X-,R-等。,3,产生的原因:原子电负性差异;特点:近距离;表示:偶极矩,-I:吸电子;+I:给电子。,一、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1、诱导效应,4,2、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可以通过双键进行传递。,X对A的影响可以通过分子内的单双键的交替,而发生传递。共轭体系越大,体系越稳定。,5,共轭体系: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C=CC=CC=C,C=CC,C=CC,-共轭
2、,p-共轭,给电子共轭效应用+C表示,吸电子共轭效应用-C表示,+,特点:1 只能在共轭体系中传递;2 不管共轭体系有多大,共轭效应能贯穿于整个共轭体系中。,6,共轭效应的本质:A的给电子性或G的吸电子行通过进行传递;从而使体系能量降低,稳定。,7,正电荷通过键传递,电荷得到分散而稳定。,8,定义:当C-H 键与键(或p电子轨道)处于共轭位置时,也会产生电子的离域现象,这种C-H键 电子的离域现象叫做超共轭效应。,-超共轭,-p 超共轭,3、超共轭效应,9,特点:1 超共轭效应比共轭效应弱得多。2 在超共轭效应中,键一般是给电子的;C-H键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大。,-CH3-CH2 R-CH R
3、2-CR3,10,4、场效应,取代基在空间产生电场而对另一反应中心的影响。,场效应,诱导效应,羧基负离子对羧基有较弱的诱导效应和较强的场效应,11,由于氯原子的吸电子作用,使得其与羧基的氢具有类似氢键的作用,质子不易游离出,酸性减弱。另一种解释:P247.,12,二、反应中间体,碳游离基 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 SP2杂化 SP2杂化 SP3杂化,13,定义:含有只带六电子的碳的体系称为碳正离子。,CH3,C+,H,H,结构特点:平面型,sp2杂化。,电性特点:亲电性,碳正离子,14,影响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因素,1、电子效应:有利于正电荷分散的取代基使碳正离子稳定。,碳正离子-P共轭 P-共轭,稳定
4、性:烯丙基C+,3oC+2oC+1oC+CH3,15,2、空间效应:当碳与三个大的基团相连时,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SP3杂化键角为109.5o,SP2杂化键角为120o,形成碳正离子后空间位阻变小)。3 几何形状的影响:,(CH3)3CBr,相对速度,1 10-3 10-6 10-11,不易形成平面构型,16,RX,R X,+,-,R+X-,作用物 过渡态 产物,4 溶剂效应,在气相中,需要836.8 kJ/mol。在水相中,需要83.7 kJ/mol。,溶剂的极性越大,溶剂化的力量越强,电离作用也就越快。,极性溶剂有利于碳正离子的稳定。,17,三、亲核取代反应机理,1、SN12、SN2,
5、底物 亲核试剂 产物 离去基团,V=kRCH2X,V=kRCH2XNu:,18,1、SN2反应机理,(1)SN2反应的证据:二级反应;产物与底物的结构发生了翻转。,(R)-2-溴辛烷 D=-34.6o,(S)-2-辛醇 D=+9.9o,HO-,构型翻转:产物的构型与底物的构型相反瓦尔登Walden转化,19,(2)反应机理,20,(3)SN2反应的能量变化,21,分子中同时含有离去基团,亲核试剂,有可能发生分子内的SN2反应,形成环形化合物。,V五元环 V六元环 V中环,大环 V三元环 V四元环,(4)成环的SN2反应,必须在稀溶液中进行,22,23,24,2、SN1反应,25,(1)反应机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脂肪 饱和 原子 取代 反应 消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