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ppt
《第五章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第一节 美国心理学的成长和特征,1880年至1900年期间美国心理学飞速发展:第一,1880年,美国没有心理学的实验室;到1900年的时候,已经有了41个,而且装备上比德国的实验室更好。第二,1880年,美国心理学没有自己的杂志到1895年的时候,有了三个心理学杂志。第三,1880年,美国人不得不到德国学习心理学;到1900年的时候,大部分美国人选择在国内读心理学研究生。,第五,1910年,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中,有超过50%的使用的是德语,英语的仅占30%;到1933年的时候,所发表的论文中有52%的使用英语,德语的仅占14%第六,英国1913年出版的科学名
2、人(Whos Who in Science)指出,在心理学方面,美国占据优势地位,世界上主要的心理学家中,美国占了84位,比德国、英国、法国的总和还要多。,到20世纪末时,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会议和出版的文献中占支配地位的语言。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摘要杂志不再收录非英语的文献.心理学在欧洲开始以后短短20年的时间里,美国心理学就成为这一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在1895年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卡特尔(J.M.Cattell)报告说:,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心理学的学术成长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在本科课程中,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的课程中,在吸引的学生的数量方面和出版的学术著作方面,心理学都可以与其
3、它主要学科进行竞争。,J.M.Cattell,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引到心理学中,心理学实验室的数量也有了飞速的增长。1900年的时候,美国的41所心理学实验室代表了世界上主要的心理学实验室,而欧洲国家的心理学实验室总数不超过10个。因此,在课堂、实验室和现实世界中,美国心理学正在稳步发展。美国人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心理学,并迅速地把心理学迎接到大学课堂和日常生活中。今天,这一领域远远超出了它的建立者所能想象的范围,甚至也超出了他们认为理想的范围。,大约到1900年的时候,美国心理学不仅规模上超过了德国,而且已经具备了它自己的特点,既区别于冯特的心理学,也不同于铁钦纳的构造主义。美国的心理学更多
4、的受到达尔文和高尔顿的影响,关注的是意识怎样操作,它不关心意识的结构或内容。作为一个正式的学派,机能主义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机能心理学在美国发展起来,而不是在机能主义精神的发源地-英格兰发展起来的呢?,答案在于美国人的气质,以及美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美国的时代精神为接受进化论及其由此产生的机能主义态度做好了准备。,第二节 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其对美国的影响,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人。1882年,62岁的他到达美国,美国人象接待民族英雄那样接待了他。给斯宾塞带来荣誉和声望的是是他的达尔文主义,即进化和最适者生
5、存的观念。但是斯宾塞大大地扩展了达尔文工作的范围。,在美国,人们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人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达尔文的思想观念。不仅大学和学术圈热爱进化理论,通俗杂志,甚至某些宗教出版物也表现出对进化论的兴趣。,斯宾塞强调指出,宇宙所有方面的发展,包括人的性格、社会风俗等,都是进化,都遵循“最适者生存”的原则。他的这一思想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即把进化论应用于人性和社会。吸引美国人的正是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想。,从斯宾塞的观点来看,如果让最适者生存原理自由发挥作用,那么只有那些最优秀的才能生存下来。这样一来,只要不采取行动干涉事物的自然秩序,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趋向完善。在这种体制
6、中,最关键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的经济体系,政府不对工商业和福利进行任何调节。,那些不能适应的人、商业或机构无法生存下去,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应该允许它们自然灭亡。如果政府持续资助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那么这些企业就会存在下去,最终削弱了社会,违反了最强壮的、最能适应的才可以生存的自然基本定律。斯宾塞强调,只有确保那些最优秀的生存下来,社会最终才能发展和完善。,这些思想观念同美国个人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最适者生存”、“生存斗争”很快成为美国民族意识的一个部分。在美国这个开拓性民族居住的都是一些吃苦耐劳的人们。他们信奉自由、自强和独立,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支配。,从日常生活中,他们深深理解了最适者生
7、存的道理。那些有勇气、精明和有能力的人可以存活。自然选择的道理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在 西部开发地区,生存和成功完全 依赖于个人怎样 适应充满敌意的 环境。那些不能 适应的人无法生 存下去。,美国人的倾向是讲求实际、效用和功用。在这个开拓阶段,美国心理学也反映了这些品质。基于这些原因,美国比其它任何民族更愿意接受进化理论。斯宾塞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心灵之所以呈现在这种形式,是世世代代适应各种环境的结果。他强调了神经系统和心理过程的适应特性。有机体若要生存,就必须适应它的环境。这种观点构成了美国机能心理学的核心主张。,为什么人类的某些行为得以保留,而另一些行为被淘汰?斯宾塞认
8、为,人们总是倾向于重复那些有助于生存或导致愉快感受的行为,而从那些有害于生存或导致痛苦感受的行为中退却。如果一个行为反应的发生尾随着一个令人愉快的事件,则这个行为反应的可能性就增加,如果尾随其后的是令人痛苦的事件,则这个行为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减少。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的原型。,第三节 詹姆斯:机能心理学的先驱,有一种普遍性的看法,即美国的心理学始于詹姆斯。相当于冯特在欧洲创建了科学心理学的地位一样,美国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詹姆斯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1842-1910),作为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以及后来的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乃至世界心理
9、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等等心理学流派都把詹姆斯作为其思想先驱。,然而,詹姆斯公开表示了对心灵感应、千里眼、招魂术、同去世的人沟通以及其它一些神秘事件的兴趣。包括铁钦纳和在内的许多美国心理学家批评詹姆斯。作为一个实验心理学家,其他人努力把这样一些现象排除在心理学的范围之外。,詹姆斯没有建立任何正式的体系,也没有训练出任何信徒,更没有所谓的詹姆斯学派。尽管他尝试着把他所从事的心理学形式尽量科学化和实验化,但他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都不是一个实验主义者。心理学并非他毕生的追求,他不象冯特和铁钦纳,他在心理学中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就转向别处了。,在他生
10、命的后期,他背离了心理学。一次,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讲学,他请求不要把他介绍为心理学家。他甚至坚持认为心理学仅仅是一些“显而易见事实的精致化”。他认为心理学只是一种科学的希望,而不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所以他在晚年放弃了心理学,投入哲学。成为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尽管如此,他仍于1894年和1904年两次被选为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詹姆斯的著作心理学原理最终在1890年出版,共两卷。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证明是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它出版几乎80年之后,一位心理学家写道:“无疑,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是英语或其它任何语言中最广博、最令人兴奋,同时也是最富有知识性的心理学著作”。对于几代心理学的学生来
11、说,心理学原理都是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并不是每个人都称赞这本书。冯特和铁钦纳就不喜欢它,因为詹姆斯在这本书中批评了他们的观点。冯特写道:“这是文学作品,写得很漂亮,但它不是心理学”。冯特一直对詹姆斯的心理学工作持批评的态度。,在1875-1876年的教学工作期间,詹姆斯开设了第一门心理学课程。他称这个课程为“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因此,哈佛成为美国第一个讲授新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为了教学,他向大学申请经费购买实验室设施和心理学实验的演示设备,学校给了他300美元。1875年他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心理学实验室供教学演示使用。1877年又建了一个比较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比冯特1879年创建
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还要早两年。,詹姆士一生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对哲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包括心理学原理(1890)、与教师的谈话(1899)、宗教经验种种(1902)、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以及激进的经验主义论文集(1912)等。,詹姆士的这些著作和论文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心理学和哲学观点,立意清晰,语言流畅,并且论述的问题贴近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极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在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这种影响又扩展到欧洲,使詹姆士成为美国和欧洲心理学和哲学界的著名人物。,受进化论的影响,詹姆斯以适应性来解释意识的进化,把适者生存的原则沿用
13、至心理学的范畴。他认为意识之所以能进化至今,乃因为意识可以支持动物的生存竞争,换句话说,乃因为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用。意识的功用就是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所必须的目的。所以他说,意识和其他机能一样,是因为一种功用才进化的。这一观点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以后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明显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一、实用主义的意识观,詹姆斯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的做法。他虽然承认分析是必要的科学方法,但是他认为把心理现象人为的分析为若干元素,反过来又认为心理仅仅是这些元素的集合,这是所谓的“心理学家的谬误”。他认为意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不能用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碎片和元素。他主张用描述的方法把意识现
14、象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流来加以描述。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中,他列专章谈“意识流”。他提出了意识的五个特点:,二、意识流,第一,每一种思想或思想状态都是个人意识的一个部分,人的思想意识是个人私有的,构成了自己的独有世界。第二,意识是常变的,在个人意识的范围内,意识的状态是经常变化的。每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只能出现一次,不能复返。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三,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意识有实体状态和过渡状态之分,实体状态指的是感觉、知觉、表象等等。过渡状态通常不为人们所注意,因而也没有什么名称。过渡状态把实体状态连成一体,组成一个完整的流动。,第四,意识总是在处理着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客体,换句话说,意识总是某一
15、对象的意识,不可能凭空进行。其意义实际指意识的机能同内容是不可分开的。第五,意识具有选择性,他总是选择一个对象或对象的一个方面。这实际指注意的选择性。总之,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经验,处于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者是“主观生活流”。,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詹姆斯的原著,看看詹姆斯是怎样论述 意识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一观点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詹姆斯的写作风格。,意识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任何心理状态都没有持续性。我在这里强调的意思是,没有一种产生过的状态可以重现,可以与以往的状态完全一样。我们一会儿观察、一会儿倾听、一会儿推理、一
16、会儿作出意愿、一会儿回忆、一会儿期待、一会儿爱、一会儿恨,这些心理活动也可以以其它数百种方式交替进行。但是有人可能会说,所有这些心理活动都是复杂状态,是由简单的状态结合而成的;难道简单的状态遵循着与复杂状态不同的规律?例如,我们从同一对象获得的感觉难道不总是一样的吗?同一琴键,用同样的力量,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一样的吗?难道同样的绿草给我们的不是同样的绿色感觉,同样的天空不是同样的蓝色吗?难道无论多少次我们用鼻子闻同一瓶物质得到的不是同一种气味吗?如果说不是的话,似乎有点形而上学的诡辩。然而,对这些事件的深入考察揭示出,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同一电流可以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两次同样的感觉。,原著选读,我们
17、两次得到的只是同一个对象,而不是同一个感觉。我们反复听同一音调,看到同一质量的绿色、嗅同一种客观的芳香,或者体验同一种类的痛苦。我们相信现实是永久存在的,无论这种现实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似乎都持续不断、反反复复地来到我们的思想中间,导致我们假定有关它们的观念也是同样的观念从窗口向外望去,绿草在阳光下和在树阴处看起来都是一样的绿色,但是画家为了获得真实的感觉效应,却不得不把一个部分画得阴暗一些,另一个部分画得明亮一些。经常的情况是,我们一点也注意不到,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距离或在不同的条件下看起来、听起来或嗅到的,是不一样的。事物的同一性是我们主观认定的,一旦我们认定事物是同一
18、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感觉就被认为是同样的了。,原著选读,这就是有关不同感觉的主观一致性的一些随意的证据。这些证据如此随意,以至在作为证据方面可能没有什么价值。整个感觉研究的历史都证明了我们在区分两个单独感受到的感觉质量是否精确地类似上的无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同一时间两个不同印象的比率问题。当所有的物体都是黑暗的,那么那个不太黑暗的就被我们感觉成白色。赫尔姆霍茨推测到,在一幅画中代表月光照射的白色大理石,当从日光下进行观察时,比在真正的月光下要明亮10到20倍。,原著选读,原著选读,这样一些差异是不能从感觉上体验到的,如果要想了解这一点,就必须间接地予以推论。这样一来就使我们相信,我们的感受性
19、一直处在变化中,因此,同样的对象很难给予我们两次同样的感觉。当我们处在睡眠状态,或者处在清醒状态;饥饿状态或吃饱以后;精力充沛或疲劳不堪;或者在夜晚或清晨;夏日或冬天,我们对事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儿童时代、成人以后和进入老年期以后,对事物的感觉也会不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怀疑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敏感性来认识这个世界。感受性的差异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或在不同的心境下表现得最为明显,原带来欢快和激动的事物变得乏味、平常和没有意义。鸟的歌声变得枯燥无味,微风变得凄凄惨惨,天空令人悲伤,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心理状态从来没有精确地同一。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们对一个特定事实的每一个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
20、们只是同其它对同一事实的思维有一些类似。当同一事实重新出现时,我们必然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在不同的关系中理解它。那个用于认识它的思维是一种处在一定关系的思维,这种思维里浸透着所有模糊的背景因素的意识。在同一问题上,我们自己也会对前后观点的奇怪差异感到震惊。我们也奇怪上个月为什么会对一件事形成那样的观点。现在,我们已经超越了那种思维方式,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怎样超越的。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发生着变化。原来假的东西现在真实了,原来激动人心的现在乏味了,原来我们关心的朋友、原来神圣的那个姑娘、星星、树林、河流,现在怎么都变得如此迟钝和普通!,原著选读,三、情绪理论 詹
21、姆斯的情绪理论最初于1884年发表在英国的心灵杂志上,因1885年丹麦生理学家朗格提出了与之相近的主张,故通常将两人的理论统称为詹姆斯朗格情绪说。詹姆斯把情绪分为两种:一种是较粗糙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爱、恨、快乐等等,这类情绪常伴有较强烈的机体变化和内脏的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消化暂时停止,身体肌肉紧张和战栗,脸色发红或发青等等。另一种则是较精细的情绪,如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这类情绪的身体反应相对比较微弱。,通常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先于有机体的生理反应,但詹姆斯认为人遇到某种情景,身体上先有反应,这些反应所引起的内导冲动传到大脑皮质时所引起的感觉就是情绪。其机制是刺激-身体反应-情
22、绪。身体反应在先,情绪体验在后,在野外看到恐龙,逃跑,恐惧,通常认为,我们遇到了野熊,因恐惧而逃跑;受到了他人的侮辱,因愤怒而攻击。詹姆斯颠倒了这里的前后次序,认为情绪状态不是由对事物的觉知直接引起的,介入二者之间的是有机体的生理反应。詹姆斯认为更合理的解释是:我们因哭泣而悲伤,因攻击而愤怒。詹姆斯情绪说的本质在于否认情绪对于对认知的直接依赖关系,将情绪归结为对有机体的身体或生理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詹姆斯的情绪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激起了后来关于情绪的大量的实验研究。但后来进行的一些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理论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如谢灵敦通过手术切断了一只狗的内脏与脑之间的一切神经联系,但是狗的
23、情绪表现并未因此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一位患者跌断了颈骨和脊髓,自脑至胸部和四肢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都被阻断,胸部和四肢完全和脑失去了联系,按照詹姆斯的情绪理论,患者应该失去一切情绪体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患者仍有忧乐的情绪表现,这是詹姆斯的情绪理论无法解释的。,四、自我与人格理论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实质上也是一种人格理论。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物质自我,社群自我,精神自我,纯粹自我,经验自我,经验自我“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人能够称之为他的所有东西的总和,不仅包括他的身体,他的精神力量,而且包含了他的衣服,他的房屋,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祖宗
24、和朋友,他的声望和著作,他的土地和马匹,他的游艇以及他的银行帐户。”概括而言,经验自我指的是一切一个人可以呼之为“我”(Me)或“我的”(Mine)东西的总和,也叫做“被知的我”、“被动的我”或“客我”,经验自我有这样几种成分:1.物质的自我,指我自身和我所占有的物质;2.社群的自我,指一个人社会关系的范围;3.精神的自我,一个人内心的主观存在,如道德心、意志和判断力等等。,这三种自我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同,从而表现出了一定的层次和等级关系。其中,物质自我最低,精神自我最高,社会自我居中。,精神自我,社群自我,物质自我,纯粹自我也被称为“主知的我”、“能动的我”或“主我(I)”,指的是一切
25、意识中的主动因素,是一切其他自我的自我,是知晓一切(其中包括经验自我)的那个东西。纯粹的自我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纯粹自我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自我意识。詹姆斯把这个纯粹自我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纯粹自我犹如圆的中心,心理生活中的堡垒。其他自我可以不要,但它却不能舍弃。它是自我的自我,心理生活的主导者。,五、詹姆斯的影响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者认为詹姆斯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呢?这里我们提供三种理由。首先,詹姆斯的写作风格在科学中是少见的。他的作品自发、迷人,富有吸引力。其次,他反对冯特心理学的目标,即把意识分析为元素。第三,詹姆斯提供了另外一种心理观,即实用主义心理观。这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美国 机能主义 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