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原规范比较【建筑 资料】.ppt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原规范比较【建筑 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原规范比较【建筑 资料】.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修订动态梁兴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修订概况,2007年2月8日 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北京)成立修订组,分工。本校参加:“结构分析,承载力计算,结构构件抗震设 计”修订 2008年8月2530日 第二次全体工作会议(成都)讨论征求意见初稿,对各部分提出修订意见2008年12月89日 第三次全体工作会议(北京)讨论初稿,形成征求意见稿2009年11月29日12月2日 第四次全体工作会议(北京)讨论送审初稿,形成送审稿,3,章节组成,13 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计算规定4 材料5 结构分析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8 构造规定9
2、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一般规定,损失值计算,构造规定)11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附录AK(10个),4,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1),效应:竖向力在产生了侧移的结构中引起的附加侧移和附加内力(也称结构侧移引发的二阶效应)。用结构分析解决有限元分析(计算机分析);增大系数法 效应:轴压力在产生了挠曲的杆件中引起的附加挠度和附加内力(杆件自身挠曲引起的二阶效应)第一类:“使用构件折减刚度的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弹性分析方法”(亦称“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弹性有限元法”);第二类:“柱偏心距增大系数法”(或称“法”);第三类:“层增大系数法”或“整体增大系数法”。第一类方法:较全面合
3、理;第二、三类方法:基本等效,5,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问题:按“层增大系数法”或“整体增大系数法”计算后,是否需考虑 效应?(一些软件二者均考虑)现行方法:法仅适用于有侧移框架结构,其他结构中的柱如何考虑?解决方法:两种二阶效应分开考虑 效应:计算机计算“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弹性有限元法”手算“层增大系数法”或“整体增大系数法”效应:法(计算长度取支承长度),6,效应的增大系数法,对未考虑二阶效应的一阶弹性分析所得的构件端弯矩以及层间位移乘以增大系数进行计算:引起结构侧移荷载产生的一阶弹性分析构件端弯矩;:不引起结构侧移荷载产生的一阶弹性分析构件端弯矩。效应只增大引起结构侧移的杆端弯矩,而不增
4、大不引起结构侧移的杆端弯矩。,7,框架结构中,所计算楼层各柱的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层增大系数法):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中的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整体增大系数法):,8,排架结构的二阶效应,对排架结构的二阶效应,近年来少有研究,故仍采用原来的方法。公式注:柱的计算长度,与02规范取值相同;考虑了两种二阶效应。,9,效应 考虑条件:当同一主轴方向的杆端弯矩比 不大于0.9且设计轴压比不大于0.9时,若构件的长细比满足下式的要求,可不考虑该方向构件自身挠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影响。同一主轴方向的弯矩设计值,绝对值较大端为,绝对值较小端为,当构件按单曲率弯曲时,为正,否则为负;构件的计算长度,
5、近似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方向两支承点之间的距离。,10,计算方法:偏心受压构件,在其偏心方向上考虑杆件自身挠曲影响的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等代柱端弯矩的折减系数:当 小于1.0时,取=1.0;对剪力墙类构件,可取=1.0。注:此法与ACI规范基本相同,仅此处系数用曲率表达。,1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现规范公式存在问题 两个公式,国内外规范多数为一个公式,需统一。当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时,两个计算公式不连续,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差异134%)。与国外规范相比,我国规范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仍偏高(可靠度水平偏低)。,12,当仅配
6、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 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取 注:箍筋项前的系数由1.25改为1.0;用钢量增加约25%。,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3,双向受剪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当斜向荷载正交分解为 混凝土既在X向全部用来抵抗X向剪力,又在Y向全部用来抵抗Y向剪力,重复计算了混凝土在两个主轴方向上的受剪承载力,过高地估计了混凝土的抗剪作用。由于每个主轴方向上的箍筋都可以用来抵抗相应方向上的剪力,其抗力不必折减。,14,有腹筋混凝土框架柱承受斜向水平荷载,将斜向水平荷载正交分解后,按X向和
7、Y向受剪进行设计,重复计算了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偏于不安全。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在x轴、y轴方向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双向受剪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5,增加了拉扭和拉、弯、剪、扭构件受扭及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4)拉扭构件 拉、弯、剪、扭构件与国内25个拉扭试件的试验结果比较,按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的平均值为0.947(0.7551.189),是可以接受的。,16,RC结构中采用高强钢筋(HRB500,HRBF500),其用钢量一般由裂缝或变形控制,限制了高强钢筋的应用。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PC)或准永久组合(RC)并
8、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标准组合一般用于不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频遇组合一般用于可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准永久组合一般用在当长期效应是决定性因素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计算(5),17,表7.1.2-1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注:将系数 由原来的2.1降低到1.9;将标准组合改为准永久组合。裂缝宽度约减小30%,可适应高强钢筋的应用。,18,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6)结构方案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选型及布置 结构缝的设计原则 结构构件的连接和构造 建筑、抗震、耐久、抗灾、节材等,19,
9、结构抗倒塌设计(7),设计表达式:混凝土结构在偶然作用下的防连续倒塌验算,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SAd 偶然作用的效应组合设计值;RAd偶然作用下的结构防连续倒塌的承载力函数,根据结构的几何参数及材料强度标准值或平均值确定。,20,对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混凝土结构,宜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防连续倒塌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避免使结构中的关键构件直接遭受偶然作用;采取减小偶然作用效应的措施;在结构容易遭受偶然作用影响的区域增加冗余约束;增强疏散通道、避难空间及结构关键传力部位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防连续倒塌设计原则,21,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方法 局部加
10、强法:对可能遭受偶然作用而发生局部破坏的关键受力部位,提高安全储备;拉结构件法:通过贯通水平构件的最小配筋和钢筋连接措施,使缺失支承后的水平构件在大变形下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维持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拆除构件法:按一定规则拆除主要受力构件,验算结构体系中的剩余部分的承载能力。,22,结构抗倒塌设计,结构防连续倒塌验算应考虑倒塌冲击引起的动力系数,并根据倒塌的具体情况确定荷载效应。材料强度可取标准值或平均值,并应考虑动力作用下材料强化。,23,对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宜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其自振频率不宜低于下列要求:住宅和公寓6 Hz;办公楼和旅馆5 Hz;大跨度公共建筑3.5 Hz;工业建筑及有
11、特殊要求的建筑根据使用功能提出要求。,规定了楼盖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值(8),24,对下列情况的既有结构应进行相应的设计 延长使用年限;加固、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改变用途或使用环境;改建、扩建;受损后的修复。,增加了既有结构再设计的基本规定(9),25,既有结构再设计,既有结构的设计原则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和可靠性评估,确定相应的设计参数;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继续使用的年限。承载能力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宜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可对使用功能作相应的调整。,26,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10),钢筋修订时作下列改动: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资料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原规范比较【建筑 资料】 GB50010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规范 比较 建筑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