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ppt
《第九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 九 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市后再评价,ADR,2,第九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药品管理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04年3月4日,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议通过,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并实施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为推进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ADR,3,主要内容提要:,第九章,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三节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第四节 药品整顿与淘汰,4,根据WHO统计,全球每年在住院患者中有10%20%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2、 Reaction,ADR),其中,5%因严重ADR而死亡。在美国,药源性损害致死占社会人口死亡的第46位,约占社会人口的1/2200。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我国每年在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其中 2550万人属于严重不良反应,约19万人因此而死亡。在50008000 万的残疾人中有1/3为听力残疾,其中60%70%是因药品不良反应致聋。百余年来,全世界发生了几十起致死、致残的药害事件。,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5,一、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 三、世界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回顾,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
3、述,第九章,ADR,6,第九章,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一、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一)药品不良反应 1.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一种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在人类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为了改变生理功能而正常使用药物剂量时发生的.,ADR,7,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下,有害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定 义,8,第九章,第九章,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一、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一)药品不良反应 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有关定义(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2)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
4、不良反应。,ADR,9,第九章,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ADR,一、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一)药品不良反应 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有关定义(3)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第九章,10,第九章,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ADR,一、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二)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事件定义为患者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
5、因果关系。,第九章,11,一、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区别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排除了意向性和意外超剂量用药与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后果,即不包括误用、滥用药品、给药剂量不当、患者不依从等情况而引起的反应,也不同于医疗事故以及因药品质量问题(假药、劣药)而引起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事件包括了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超剂量用药引起的作用,以及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有害反应等。,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ADR,12,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1.副作用(side reactions)是治疗剂量的药物所产生的某些与防治目的无关
6、的作用。如阿托品通常被用于解除肠胃痉挛而引起口干、心率加快、视力模糊、心悸等。这种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同时出现的,所以其副作用常常是难以避免的。,ADR,13,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s)毒性反应与副作用较难区别,毒性反应主要是由于使用者的年龄、体质状况而造成相对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人体造成某种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反应。这类反应对人体危害较大,有的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但也常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害,终身不愈。临床常见的毒性反应有:(1)中枢神经反应,如头痛、失眠、眩晕、耳鸣、耳聋等;(2)造血系统反
7、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3)肝肾损害,如肝肿大、肝痛、肝肾功能减退、血尿、黄疸、蛋白尿等;(4)心血管系统反应,如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等。,14,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s)即过敏反应,只有特异质的病人才能出现,与药物剂量无关。是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临床常见的过敏反应分为皮肤反应和全身性反应,皮肤反应轻者不适,严重的可能出现表皮脱落。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引起的
8、哮喘等症状。变态反应症状单独出现的较少,常常是同时存在多种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皮疹、瘙痒、喷嚏、哮喘、淋巴结肿大、发热等。,15,4.其他不良反应(1)继发反应,这种反应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作用所诱发的反应。如广谱抗生素可破坏菌群之间平衡的共生状态而导致某些维生素缺乏和二重感染等;(2)致畸作用,某些药物可以引起胎儿畸形,如雄性激素、汞制剂、叶酸拮抗剂等。孕妇用药必须严加注意,尤其是妊娠初期3个月最易受药物的影响;(3)致癌作用,目前已确定具有致癌作用的药物有砷化合物、乙烯雌酚等;(4)药物依赖性,某些药物经较长时间应用,停药后易产生心理上的渴求或生理上的依赖,具有生理依赖性的药物长期
9、应用可成瘾,停药后发生戒断综合征,轻者不适,重者出现惊厥,甚至死亡,如阿片、吗啡制剂等极易成瘾。,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16,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1.A型药品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由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或合并用药有关。多数能预测,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临床上常见的副作用与毒性反应均属此类。2.B型药品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异常反应。B类药品不良反应难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属于此类。,(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17,二、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与分类,第一节
10、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3.C型药品不良反应(迟现型不良反应)此类药品不良反应背景发生率较高,非特异性,机制复杂,潜伏期较长,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ADR,18,三、世界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回顾,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欧、美国家较早地应用工业化方法大规模生产化学药物,1900年以来国际上发生过多起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血的教训,如:反应停事件。,ADR,19,三、世界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回顾(一)国外重大药品不良反应,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ADR,20,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ADR,21,(二)我国重大药品不良反应
11、回顾,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ADR,22,(二)我国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回顾,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概述,第九章,ADR,23,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20世纪50年代,世界新药研制的高潮开始出现,随着药品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合并用药和长程疗法的不断增加,药品不良反应严重性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1963年联合国建议各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1964年英国开始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制度,即黄色卡片制度(yellow card system)。1967年日本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1968年WHO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国际联合监测中心。,24,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
12、,第九章,我国于1988年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试点工作。药品管理法的修订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出台在法律层面上确保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因此,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ADR,25,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要求 三、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概述,ADR,26,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药品监
13、督管理机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管理部门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管理规章和政策,并监督实施。(2)通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ADR,27,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管理部门(3)组织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卫生部组织检查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4)对突发、群发、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不良反应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
14、。(5)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ADR,28,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2.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2)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ADR,29,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药
15、品监督管理机构 2.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3)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检查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4)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5)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ADR,30,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一)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3.省级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省级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并履行以下
16、主要职责:(1)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定。(2)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药品严重、群体不良反应调查、上报。(4)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ADR,31,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1)协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章和政策。(2)
17、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中与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关的管理工作。(3)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已确认的药品不良反应采取相关的紧急措施。,ADR,32,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职责(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2.县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1)协同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定。(2)协同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中与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关的管理工作。(4)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已确认的药品不良反应采取相关的紧急措施。,ADR,33,第二节 药
18、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技术机构及其职责 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办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领导下履行以下主要职责:(1)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2)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ADR,34,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技术机构及其职责 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4)组织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教育、培训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刊物的编
19、辑、出版工作。(5)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国际交流。(6)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ADR,35,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技术机构及其职责 2.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的收集、核实、评价、反馈等工作,按规定上报。(2)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3)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专业信息网络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运转和维护工作。,ADR,36,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第九章,(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技术机构及其职责 2.省级药品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上市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