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及风险沟通.ppt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及风险沟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及风险沟通.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防接种管理的法律制度及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免疫预防的发展史预防接种管理的法律制度预防接种风险评估,我国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旧中国的免疫预防传染病发病率极高生物制品生产极少、极差接种率极低新中国的免疫预防建国初期(1949-1952年)国民经济发展时期(1953-1965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1976年)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时期(1977年-至今),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简史(1),第一时期:计划免疫前期时间:1950-1977年,是免疫预防工作的初期阶段形式:突击接种内容:普种牛痘等烈性传染病疫苗及试用“四苗”管理:1963年首次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提出计划接种的概念成绩消灭天
2、花,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简史(2),第二时期:计划免疫时期时间:1978-2000年,是将WHO的扩大免疫规划(EPI)与我国免疫预防工作相结合(计划免疫),并迅猛发展的阶段形式:免疫服务形式发生重大转变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等内容:除“四苗”外,免疫服务内容不断扩大乙肝、破类、风疹、麻-腮-风、甲肝等新疫苗主要成绩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简史(3),第三时期:免疫规划时期时间:2001年形式:与计划免疫时期基本相同,强调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内容:以提高免疫接种率,控制、消除或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为目的,巩固成绩、扩
3、大内容、提高质量,保证免疫预防工作可持续性发展,20世纪50年代:全国开展普种牛痘。20世纪60年代:基本消灭天花;逐步在全国开展BCG、OPV、DPT和MV的接种。20世纪70年代: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在全国范围推广突击接种;1978年 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1982年:统一儿童免疫程序;开展计划免疫冷链建设。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7年:卫生部首次颁布计划免疫技术规程。1988年:全国实现以省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着手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1990年:全国实现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
4、目标。1991年:李鹏总理签署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等两个世界性文件,对计划免疫等工作目标做出政府承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自1993年12月起连续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强化免疫日(NID)活动。,我国免疫预防发展的里程碑(1),我国免疫预防发展的里程碑(2),1995年:全国实现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开始实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计划。1997年:在继续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实施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1998年:成立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和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委员会,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开始启动;正式提出将乙脑、流脑、乙肝、
5、风疹、流腮纳入免疫规划管理。1999年:妥善处理青海省脊灰野病毒输入病例这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000年:全国实现无脊灰目标。2001年:卫生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消灭脊灰表彰大会。2002年:国务院正式同意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并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1年前我们让脊灰最终走进历史!,2011年新疆出现脊髓灰质炎疫情,使我国“脊灰”退回11年前健
6、康时报记者刘永晓2011年09月13日09:38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预防接种管理的有关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国家对预防性生物制品的流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定。跨入21世纪,两部法律修订,疫苗流通实行“特殊管理”和预防接种实行“两制、一免”构建了预防接种法律制度主体框架。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和2001年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要制定行政法规,依法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接种法律制
7、度特征,(一)人民政府始终不渝地将实施预防接种作为政府“执政为民”,保障人民“健康权”的大事来抓,并从行政管理过渡到法制管理,以国家强制力推动既定免疫预防目标的实现。1、以消灭天花为例。国际上一般公认的人痘接种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公元10世纪,只不过当时种痘只是在民间秘密进行。1661年,随着因得过天花而继承皇位的康熙执政,康熙特意把一些富有种痘经验的医生调进皇宫种痘,人痘接种开始从民间走进皇宫,种痘术开始在全国得以提倡和推广。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制订了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了控制消灭天花的种痘措施。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为
8、全社会人民免费种痘。全国卫生人员根据人口登记册种痘,接种率达90%以上。同时,加强了对天花病人的管理和报告,发现病人立即隔离、护理和治疗、消毒,加强了监测。通过强化免疫,在西南边境地区建立了广阔的国境免疫带,防止天花传入。1950年还颁布了种痘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把预防工作中的常规接种痘苗活动,一下子提高到成为中央政府的统一行为,使运动能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1979年12月第二次全球消灭天花证明委员会全体会议确认:到1962年中国已无野毒株引起的天花病例,比全世界消灭天花(1978年)提早了16年。,2、政策、法规规范内容一直突显了政府及其部门职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9、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续上1,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8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
10、、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全球疫苗情况,纳入NIP疫苗的国家数无细胞百白破 78个国家麻风腮109个国家 流脑47个国家 乙脑7个国家 甲肝18个国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演变,1978,2002,2007,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5,6,14,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始终不渝地将建立和发展多部门合作
11、的工作机制作为实施预防接种的有力保证。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妇联关于试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通知、卫生部等6部委关于加强儿童计划免疫的通知、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 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全体医务人员始终不渝地将实施预防接种作为向人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应当履行的重要义务。较高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应具备:有效、综合和
12、协调一致的疾病控制和快速应对能力;社会充分享有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流行的服务,并采取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符合资质要求的公共卫生和医院实验室;相当的医学研究能力等。从建国初期开始实施的免费接种“痘苗”,到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这是各级人民政府向人民提供“公共产品”,使其充分享有较高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即疫苗可预防疾病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体现。以国家意志保护了人民健康的基本权益。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全体医务人员始终不渝地将实施预防接种作为向人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应当履行的重要义务。,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
13、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14、等。,(四)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以及生产、接种单位始终不渝地将提高生物制品质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妥善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保证了预防接种工作可持续发展。1、随着各时期传染病法律、法规发布与修订,到预防接种配套规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出台,显示了以提高生物制品质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妥善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为一条红线,预防接种工作持续发展有三个循环周期:,第一个循环:1950年发布种痘暂行办法,至 1963年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至1978年的28年期间。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以控制、消灭天花为重点,逐步在全国开展BCG、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5、DPT和MV的预防接种工作。保证冬春季节在全国范围内,突击接种有序、规范地进行。显著成绩:1962年中国消灭了天花。具体的政策、规章主要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1950年制定1962年修订的种痘暂行办法;1954年卫生部下发接种卡介苗暂行办法,1955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传染病管理办法、1957年修订为卡介苗接种工作规范;1963年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等。,第二个循环: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以后,确定普及儿童免疫目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技术指导,加强计划免疫的基础建设,为全国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16、显著成绩:1988实现了以省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具体的政策、规章主要有:1978年国务院批准发布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知;1980年卫生部下发关于认真落实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附件:异常反应的诊断及处理细则);1982年发布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1982年1990年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划、计划免疫工作考核办法;1984年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妇联下发关于试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通知;1986年下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冷链的通知;1987年下发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试行)、1988下发19881995年消
17、灭脊髓灰质炎规划等。,第三个循环:1989年传染病防治法颁布2004年修订。将实践证明好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制度,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计划免疫,从行政管理,过度到法制管理。其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免疫服务体系,开展了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等综合策略,使预防接种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在巩固和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工作成绩卓著。在2000年以后进入了免疫规划时期。扩大免疫规划开始实施。显著成绩:实现了1990年以县为单位,1995年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2000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承诺在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具体的政策、法规、规
18、章主要有:1990年卫生部下发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实施方案;1990年中国生物制品规程1995年修订;1990年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费用公费医疗报销问题的通知;1991年下发全国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1991年下发全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1994年(37号令)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用管理办法;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5年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2006年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等。,2、2005年以来,国家在以提高生
19、物制品质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妥善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方面,发布的政策、法规:(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两类管理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政府卖单)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个人买单),将疫苗分为两类进行管理,对于疫苗在生产、流通、预防接种时保证质量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但是,从管理上的要求还有不同点。接种两类疫苗的费用不同;两类疫苗的分发、
20、供应渠道不同;两类疫苗的保障措施不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不同。,(2)规范预防接种行为 制定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规范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国家免疫规划;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制定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并予以公布,这是国家依法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的有力保障。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大 国家 免疫 规划 疫苗 使用 风险 沟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