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ppt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我们是怎样认知世界的?,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考点1、识记:意识2、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什么是意识,1、人类所独有 高水平 心理活动2、个人运用 感觉、知觉、思维、记忆 3、对 内在身心和外在环境 变化的 觉知,意识的四种状态,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有意识状态,全国2007年7月真题,18.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的意识状态是()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全
2、国2008年4月,12下列关于“白日梦”的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A它是无意识的 B.它与未来的活动无关 C.它是意识的一种迷糊状态 D其内容有好坏之分,全国2008年7月真题,4.属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白日梦状态,全国2012年4月真题,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A对他人的觉知B对社会的觉知C对事物的觉知D对自身的觉知,全国2005年7月心理学全国2006年4月心理学全国2011年7月心理学,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題。每小题3分。共12分)21意识21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
3、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1分),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1分)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1分)。,第二节 注意,考点一、识记:1、注意的定义;2、注意的特点;3、注意的功能二、领会: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2、注意的种类,什么是注意,注意 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特点,一、指向性 选择某个对象忽略其余的二、集中性 意识活动的强度和紧张程度,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选择反应;排除干扰2、维持功能:心理活动或意识持续紧张3、调节功能:注意的转变活动的转变,注意的种类,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一、区别:1、注意是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是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4、。2、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觉察,进而产生意识,二、联系: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所处的意识状态。1、可控制集中;2、自动化较少;3、白日梦很低;4、睡眠无,考点(识记),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考点(识记),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考点(识记),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考点(领会),注意与意识的关系:1、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首先,注意不等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3、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
5、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考点(领会),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注意与意识的关系补充)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3.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4.睡眠状态-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考点(领会),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 2、随意注意 3、随意后注
6、意,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全国2009年4月真题,全国2009年7月真题全国2007年4月真题,4.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全国2010年4月真题,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全国2011年7月心理学,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A.不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
7、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全国2011年7月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随意注意答案:指有预定目的,(1分)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分)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1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不随意注意答案: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全国2010年4月心理学,三、简答题(本
8、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0简述注意和意识的关系。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2)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25.答案:(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1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2分)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所处的意识状态。(2分),全国2009年4月心理学,全国2008年7月真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5.简
9、述注意的种类。答案:注意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类。,33.甲、乙、丙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组织教学的策略:甲阐明知识学习的目的、任务与意义,要求学生努力排除各种困难集中注意力;乙精心呈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且有吸引力;丙在增进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与意义了解的同时,亦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试分析三位教师教学组织策略中所运用的有关注意规律,并比较三种教学组织策略的优劣。,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33小题任选1题,第34小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甲主要运用的
10、是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对于学习目的明确,且意志力强的学生来说,该教师组织教学的策略能取得所期望的结果。但对于意志薄弱,或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该策略很难奏效。并且,随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时间长容易疲倦,失去兴趣。乙主要运用的是不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以不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获取知识。但不随意注意同样容易受到其他更为强烈,有吸引力刺激的干扰。因此该教师组织教学的策略不能保证学生注意力长期稳定的集中,且不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丙运用的是随意后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第二 意识 注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