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优质教学课件.doc
《《松鼠》优质教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鼠》优质教学课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松鼠优质教学课件 松鼠教学课件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二、学生交流资料: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板书课题)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
2、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们谈感受: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
3、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学生总结:并板书: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四、交流: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五、作业:1.熟读课文。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第二课时一、继续学习课文:喜欢小松鼠吗?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
4、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三、指导本课的字:捷 遮 蔽四、习作:认真观察动物:1.外形特征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4.做游戏时的特点。松鼠教学课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尝试复述。过程与方法:先放手让学生自读,再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幻灯片,磁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2.在你喜欢的小动物前面加上一两个词语来说说它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3.老师也喜欢一种小动物,今天还把它给带来了(出示松鼠幻灯图片),同学们喜欢吗?想了解关于松
6、鼠的知识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松鼠的*松鼠。你了解松鼠吗,把你所了解的介绍给大家。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三、检测自学情况(1)出示词卡,正确读出词语:矫健敏捷蛰伏缝隙橡栗(2)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得正确、流利。(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教师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的大致内容,那么松鼠的样子有什么特点,生活上又有哪些习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听录音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2.请三名同学
7、读课文。3.读完后说一说,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三、精读品悟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一)外形的美丽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玲珑”“美丽的尾巴”“毛茸茸”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之后出示课后填空题,学生填一填,读一读,积累语言,了解*的写作顺序。(二)动作的机敏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三)搭窝时的聪明
8、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四)吃食时的有趣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四、积累运用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创造性地介绍自己最可爱的一面。还可以把课外了解的知识融合进来。教师引导:不光小松鼠可爱,其他小动物也非常可爱。前面大家用一句话说了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现在你能像课文一样,写一段话来描绘这种小动物的一个特点吗?学生练笔,互相交流。五、拓展延伸课后大家可以办一张关于动物的手抄报,然后我们可以
9、在学校宣传栏里办一次关于动物的专栏,让叔叔阿姨们都来看一看,他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心声请保护动物。松鼠教学课件3一、 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我们来看看今天动物世界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位朋友呢?(播放录像)2、哈,大家认识它吗?来,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吧?3、大家对松鼠熟悉吗?谁来说说你对它的了解?看来大家对松鼠朋友的了解还真不少,辞海中对松鼠的解释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
10、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这是辞海中对松鼠的描述,读完后你知道了关于松鼠的什么知识?(别称、外形、生活习性)4、(介绍作者)有一位18世纪法国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其中也有写到松鼠。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布封笔下的松鼠。请大家翻开课文第九课二、 初读课文(读懂常识)1、大声地读读课文,出示要求:边读边思考,布封写了关于松鼠的哪些常识呢?2、布封选择了(外形、生活习性、吃食、生产等)来写,难道布封写这篇*仅仅是想告诉我们松鼠的这几个常识吗?他还有什么意图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除了
11、松鼠的常识,布封还想告诉我们什么?三、 再读课文(读懂情感)1、预设一: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句话是课文的总起句,布封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很喜欢松鼠。你还从这段中的哪些词感受到了布封对松鼠的喜爱呢?预设二: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真好,你体会到了常识后面布封的情感。)同样是写松鼠的外形,辞海中是怎么写的?(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读着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布封的描写更生动形象,“清秀”一般都是
12、形容人,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和“帽缨”形的尾巴,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而辞海中的语言精炼朴实)带上了这样充满感情色彩的描写更加吸引人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读布封对松鼠的这种喜爱之情在课文中处处都有流露,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的2到5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读的时候可以对照着辞海中的这段话来读,或许你的感受会更深刻。2、交流汇报谁先来说第一处?A、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把松鼠当作人来写,写出松鼠的聪明,这么聪明的松鼠令人喜爱。)“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松鼠 优质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