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doc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的发现史;(2)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3)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4)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体会对事物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2)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初步感受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二、教学重难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三、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引入设问:每位同学都吃过西瓜,西瓜多汁美味,那你知道西瓜汁是哪里来的吗
2、?为什么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那就请同学们认真听,答案本中找!可能不知激发学生求知欲。2分钟细胞发现史问:你们知道细胞吗?述:确实,由于细胞极小,小到我们肉眼根本无法分辨,所以,普通人一般无从所知。展示:微生物大小问:那么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布置学生阅读P3和P62)活动一:思考:细胞发现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置疑:从细胞的发现到今天的细胞学成就,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其间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可能不知)阅读学生思考后回答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通过自习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细胞发现史与细胞学说的
3、建立史,以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分钟7分钟3分钟细胞学说置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动、植物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结构构成的吗?这个结构是什么?述: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板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答:细胞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统一性。3分钟细胞的形态过渡: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展示各种细胞形态图。要求学生谈谈观察后的感受。总结:细胞的形态是各式各样的,但它们都很小。观察回答。感受物质世界的多样性。3分钟细胞的结构过渡:细胞的形态各异,那么其内部结构又是如何的?展示动物细胞结构图,介绍各部分结构。继续在旁
4、边展示出植物细胞结构图。问:你能找出它们共有的结构吗?追问:有没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哪位同学能在图中指出?介绍植物细胞结构。思考,并回答。指定学生上台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辨别能力。10分钟细胞结构的功能过渡: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细胞各部分功能。针对动植物细胞图在引导的基础上介绍各结构的功能。思考:1、高大的树木为何能顶天立地?2、叶子为什么通常是绿色?3、西瓜的汁来自哪里?讨论并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让学生用新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达到既帮助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6分钟实践应用小结活动二:(“小小侦探家”)设障:公
5、安部得到一份生物作品,从外形上分辨不出该样品是取自植物还是动物,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将它鉴定出来?(展示样品图片)说明你的鉴定理由,并完成相应的表格。分组讨论。汇报成果。学以致用。并进一步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与联系。分钟练习(见)3分钟布置作业作业本BP1213第1、2、6、7、8题。后反思四、板书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保护、控制物质交换:含有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场所:支持、保护作用:含有细胞液:含叶绿素,光合作用场所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2汤坪小学 宋成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1.能够制作并使用显微镜观察部分生物细胞装片,并能作简单记录。 2.能根据所观察到的
6、细胞结构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2.认真学习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细致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科学知识1.掌握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2.通过洋葱细胞结构,知道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人类揭示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材料准备1.教师:课件,显微镜、镊子、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解剖盘。2.学生:洋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上节课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到生物体是由很小的细胞构成的,并且学习了显微镜的使
7、用方法,同学们愿意同老师一起走进显微镜的世界,去亲眼看看生物细胞的形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细胞(出示课题)。二、教学新知回顾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还记得吗?(课件出示)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玻片标本。1.师:直接把洋葱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表皮细胞吗,怎么办?(引出制作玻片标本的必要性)。2.介绍显微镜对观察材料的特殊要求: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观察不同,观察物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切片或装片。(引出子课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3.具体讲解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课件出示): (1)在一
8、个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2)用小刀剖开洋葱,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 (3)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井”字(同时强调用刀安全),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内表皮;(4)再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表皮必须平展开,不能折叠;(5)用镊子将盖玻片倾斜着盖在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释的碘酒,把盖玻片微微倾斜,然后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完成制作)。4.课件演示制作过程。5.小组合作尝试制作载玻片,教师巡回指导。(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指导学生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正确安放到显微镜载物
9、台上。 2.教师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3.首先指导各小组长操作学习。4.教师检查组长完成情况后,各组分别在组长指导下按照操作步骤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避免围观时发生挡光现象等)。5.让学生们在白纸上画出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实物展示台展出,并与课本P39的图片进行对比,交流得出洋葱组成实验结论。(四)延伸总结1.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其他生物的细胞结构吗?(分发成品玻片标本,学生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2.课件出示其它生物细胞图片,同时讲解它们形态不同,功能也不同。 3.师:通过对洋葱表皮细胞和其它细胞结构图片的观察,你对生物的结构有什么认识?4.学生们说后,课件出示:生物都是由细
10、胞构成的,它们不仅形态各异,功能也多种多样从而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生命体和生命世界。5.介绍(课件出示)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三、全课小结让学生们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四、课后探究显微镜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不仅解开了生物体结构的秘密,也揭开了一个奇妙的微生物世界。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在下节科学课上进行交流,好吗?(培养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同时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班级:第小组小组长:实验时间: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学习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运用显微镜观察,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解剖盘洋葱小刀镊子清水
11、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一:制作洋葱表皮装片:1.滴:2.取:3.展:4.盖:5.染:6.吸: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交流得出洋葱组成实验结。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小组成员:教师: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班级:第小组小组长:实验时间: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学习制作洋葱表皮装片,运用显微镜观察,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解剖盘载玻片洋葱小刀镊子盖玻片显微镜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实验过程一:制作洋葱表皮装片:1.滴:2.取:3.展:4.盖:5.染:6.吸: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交流得出洋葱组成实验结。实验结论小组成员: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3一、教材分析呼吸作用是高中
12、生物必修部分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本内容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细胞呼吸代替了原教材中的生物呼吸,强调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图解。识记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和概念,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2、能力目标: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强化图文转化和学生表达能
13、力的培养,学会用比较法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细胞呼吸的意义难点:(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14、(如果教学需要可以分成两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呼吸作用 ” 与我们通常了解的 “ 呼吸 ” 是一回事吗? 问问学生是否知道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区别,是否将呼吸与呼吸作用相等同? (可以带学生回忆人体呼吸的过程,让学生比较呼吸与呼吸作用的不同。) 讲述:其实 “ 呼吸作用” 并非我们学习过的 “ 呼吸 ” ,我们熟悉的 “ 呼吸 ” 指的是人和动物体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而 “ 呼吸作用 ”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因此也叫做 “ 细胞呼吸 ”。正是因为所有生物的细胞都具备这一功能,才能保证所有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 呼吸
15、 ” 与 “ 呼吸作用 ” 的现象和本质是有所区别的。教师通过我们的呼吸从而引出细胞呼吸概念。1.细胞呼吸: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又叫生物氧化。本节内容就以葡萄糖为例来说明呼吸的过程;理解生物氧化和物质燃烧的区别和联系:氧化分解,无论是有氧气参加,还是无氧气参加,只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则为氧化(脱氧则为氧化);得到电子为还原(得氢则为还原)。有机物只有在被氧化成简单的有机物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时,能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一部分以热能散失,另一部分被ADP捕获形成ATP贮存起来。归纳出细胞呼吸的实质:氧化分
16、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故此细胞呼吸又叫生物氧化。讲述: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生物氧化更为复杂、更为温和、更为完善,而且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维持体温,还可以用于多种生命活动,但燃烧仅仅能发光发热。所以生命运动更为精巧,更为奇妙,更为高明,生命是伟大的。细胞呼吸是一个由多种酶参与催化,多步骤的过程。细胞呼吸通常是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某些细胞也可以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在有氧条件下,细胞中的有机物会彻底氧化分解成为无机物,自然会放出全部的能量。无氧条件下,细胞中的有机物降解成为其他的有机物,释放出一部分能量。总之,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被细胞利用,生命过程得以正常进行。
17、这便是细胞呼吸的实质所在。 那么以上这样两个过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从而引出:分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有氧呼吸教学过程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识图,让学生思考图中各个阶段的反应产物,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氧呼吸过程的文字说明,思考三个阶段中物质的变化和能量释放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部位,教师再板书三个阶段的反应式如下:1.C6H12O64H+2CH3COCOOH(丙酮酸)+能量(少量) 2ATP热能细胞质基质。热能2.2CH3COCOOH(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少量) 2ATP热能线粒体3.24H+6O2+能量(大量) 34ATP线粒体此处一定要让学生理
18、解有氧呼吸的中间过程和中间产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情况,将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三羧酸循环)较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将上述三个反应式左边加左边,右边加右加,消去两边相同的部分,得到一个总的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大量)难点说明: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来自哪个反应物?用含同位素氧跟踪用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得出氧元素途径: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反应式与课本对照,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及反应的条件,并与细胞呼吸的概念对照,顺其自然就得出有氧呼吸的概念。3.无氧呼吸以
19、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乳酸发酵,酵母菌发酵)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写出呼吸作用两个反应式:根据上述反应式,由于形成不彻底产物(乳酸或酒精)中,都含有更多的能量,因此释放了少量的能量。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式,对比细胞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概念,推导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学习了细胞呼吸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比较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教师提示:反应条件、进行的场所、物质的变化、能量的变化,也可以从概念所包含特征去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概念,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由学生归纳总结)4.细胞呼吸的意义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用浓缩法进行归纳,以方便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
20、己的概括能力,说出自己提练的精华,教师点评并板书意义:提供能量;提供原料。并对全部内容作总结性讲评。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生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提高制作与观察的技能2.通过对其他动物细胞结构的观察,概括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能力。3.区分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4.通过模型制作进一步强化对动物细胞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不同,明确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2.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
21、上皮细胞初步了解动物细胞结构,进一步通过对其他动物细胞结构图的观察,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对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进行比较,强化对动、植物细胞结构异同点的认识并得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一核心概念。4.通过模型制作进一步强化对动物细胞结构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实验对生物学的重要性。 2.认同细胞的生物体结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使用显微镜。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组植物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 基本 结构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