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术后护理 ppt课件.ppt
《cpr术后护理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r术后护理 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术后护理,重症医学科,引起心脏停搏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不外乎五大类(每大类又分5种):,(1)重要生命体征极度恶化,体温(T):体温过高42或者过低28脉搏(P):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200或心动过缓20 次/分呼吸(R):由于呼吸道梗阻或者肺部病变,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血压(BP):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收缩压低于 40mmHg,或者高血压危象瞳孔(AP):一大一小、对光反应迟钝,(2)机体内环境极度恶化,血容量过低或者过高(水失调):过低引起休克,过高则肺水肿或水中毒血钾过低或者过高(电解质紊乱):发生各种致死的室性心动过速或过缓血PH过低或者过高(酸硷失衡
2、):严重酸中毒pH7.10或者硷中毒7.55血氧浓度过低(真/假缺氧):动脉血PaO280mmHg、呼吸衰竭60mmHg血糖浓度过低:2.20 mmol/L,(3)心脏本身的严重病变,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晚期冠状动脉或肺动脉血栓梗塞急性心包填塞(出血或者炎症)心脏或主动脉穿通伤出血心脏或主动脉自发性破裂,(4)心外脏器的严重病变,颅脑病变,如外伤、卒中、炎症、肿瘤肺部病变,发生急性或者慢性呼吸衰竭肝脏病变,发生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肾脏病变,发生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内分泌危象,肾上腺、胰腺、甲状腺等,(5)各种理化生物因素意外,各种严重创伤,尤其头颈胸腹脊柱受伤非创伤性物理意外,如触电、溺水、
3、异物卡喉、高温中暑、低温冷冻等非创伤性化学意外,如各种急性中毒非创伤性生物意外,如各种严重感染医源性因素,如过敏反应、药物过量、手术和麻醉意外等,针对常见的、而且可以逆转的病因,美国AHA美国心脏联合会归纳为5个H和5个T:,5H低血容量、低氧血症、低血钾或高血钾、酸中毒、低体温5T张力性气胸、肺梗塞、心脏填塞、急性心肌梗塞、急性中毒或毒素,最初紧急处置:第一个ABCD(基础生命支持BLS,最为重要),a+C Assessment+Circulation快速判断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A Airway 徒手开放气道B Breathing 口对口或面罩人工呼吸D Defibrillation 体外电击
4、除(AED)如果一次电击失败,则立即转入“第二个ABCD”,第二阶段处置:第二个ABCD(高级生命支持ACLS,技术后盾),A Airway 建立人工气道B Breathing 人工正压通气C Circulation 持续人工循环D Druggery 给予复苏药物,第三阶段处置:第三个ABCD(心肺复苏成功后的进一步治疗),A Assist 多器官功能支持B Brain 脑保护与冬眠、促清醒C Care ICU重症监护D Diagnosis 确诊并祛除病因,一、复苏后器官功能支持:,1.围心脏骤停期心律失常的处理2.肾功能支持:如CRRT3.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一、复苏后器官
5、功能支持:,4.控制血糖(8-10mmol/l)5.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拮抗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神经细胞营养剂、减少脑细胞凋亡等 6.其他治疗(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二、脑组织支持:,a亚低温治疗: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使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2 34 范围内。,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亚低温治疗的方法,亚低温治疗的实施:用氯丙嗪100 mg、异丙
6、嗪50 mg及杜冷丁5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50 ml,用微量注射泵先以5ml/h的速度从静脉泵入,待病人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减弱,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相对较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冰帽、降温毯对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把病人的肛温控制在3435,同时冬眠合剂的泵入速度改为0.52 ml/h持续静脉维持。,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停降温时应该先停冬眠合剂,还是物理降温?,低温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窗口,脑缺氧耐受的时限只有5分钟,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倡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ILCOR(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声明中认为,降温应尽可能在复苏后立即开始。但临床4-6 小时后开始低温
7、治疗也能获得显著的效果。,低温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窗口,ILCOR(国际急救与复苏联合会)基于目前的证据,提出对自主循环恢复的心脏停博患者应进行1224小时的持续亚低温治疗。临床资料表明持续亚低温治疗4872小时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维持更长时间,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欧美学者主张短时程,2-5天,日本学者主张长时程,亦有学者提出根据伤情及颅内压情况维持2-14天不等(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护理要点,1、呼吸频率及节律: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
8、度,因此应立即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机械通气。,护理要点,2、人工气道护理:冬眠合剂中的异丙嗪具有抗阻胺作用,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变粘稠。若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呼吸机频繁高压报警,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提示呼吸道梗阻。因此应重视病人人工气道的管理,按需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应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纠正、维持病人水平衡,以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的正常排痰功能,防止肺部感染发生。,护理要点,3、循环监测: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应严密观察循环系统功能,其中主要有ECG、血压、脉搏、肢端循环及面色等。正常情况下,若亚低温治疗有效,由于冬眠合剂的抗肾上腺素
9、能作用,病人应表现为微循环改善,肢端温暖,面色红润,血压正常,脉搏整齐有力,心率偏慢。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律不齐,说明微循环障碍,冬眠过深及体温太低,应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护理要点,4、体温护理(监测):体温监测是亚低温治疗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亚低温治疗是否有效,有否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体温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病人的肛温在3435之间,若病人的体温超过36,亚低温治疗的效果较差,若低于33,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体温低于28易出现室颤。对于体温过低的病人,应适当降低冬眠合
10、剂的量,必要时停用并对病人采取加盖被子、温水袋等保暖措施。,护理要点,5、物理降温的实施:在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冬眠合剂的时候必须配合物理降温。一般使用降温机或冰袋,应在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各种反应减弱或消失后开始物理降温,否则在降温过程中病人易出现寒颤反应而引起机体代谢增加。降温速度以11.5/h为宜,34小时即可达到治疗温度。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避免病人冻伤。,护理要点,6、体位护理:冬眠合剂中的氯丙嗪和杜冷丁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因此亚低温治疗中的病人最好平卧位,不能使病人突然坐起、激烈翻动或搬动,否则易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护理要点,7、复温护理:复温应在ICP降至正常后在维持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pr术后护理 ppt课件 cpr 术后 护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8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