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ppt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州市中医医院 浦明之,“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冬病夏治三伏贴,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发作和复发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如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等)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疗法。,何谓“冬病”,“冬病”,顾名思义,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此类疾病都有虚证、寒症的共同特点,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等。阳气不足,是“冬病”的最基本病机。,缘何“夏治”,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
2、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祛除体内寒气,并为机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易发季节不易被寒邪所伤。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何谓三伏天?,“三伏”是我国农历中的一段时节,是每年最热的时间。三伏的时间不固定,须根据24节气和历法的“庚日”来确定,具体说:头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的10天;中伏,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的10天或20天;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的10天。,三伏贴的理论基础,穴位敷贴优点,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小,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肺组织病理变化改善炎症介质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影响穴位贴敷疗效的因素,疗效,药物炮制及制
3、剂工艺,贴敷穴位,科普宣传,贴敷时机及时间,方药配伍,穴位反应,适应病证,操作流程,筛选病人药材敷贴时机敷贴方法(穴位选择)敷贴时间不良反应的处理,三伏贴的适应病证(冬病),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秋冬季节容易复发和加重的疾病,阳虚寒盛和阳虚体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辩证施治,三伏贴的适应症,穴位敷贴适应症,慢性寒性胃病,慢性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三伏贴的适应症,穴位敷贴适应症,三伏贴的适应症,素体阳虚、喜暖怕凉、遇冬 怕冷的人群。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三伏贴的不适宜人群,药物组成的变化,穴位敷贴常用药物:因各地环境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地域、气候不同,在穴位敷贴
4、药物选择上应根据地域差异性做适当调整。,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丁香、肉桂、吴茱萸,细辛、白芥子等辛散温通、祛风活血,其刺激性较强。一则药物可经皮肤、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发挥药效;二则通过穴位刺激可调整经络之气,达到气至病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炎症消退;三者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改善过敏体质及缓解临床过敏症状之目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南方气候温热,潮湿多雨-用药宜缓 北方气候寒凉,干燥多尘 用药稍峻-,穴位敷贴药物多选用辛温香燥走窜、易于透皮之品,共研细末,再用姜汁调敷而成。,药材炮制及制剂工艺,白芥子、甘遂、延胡索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白芥子、甘
5、遂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药材的炮制,白芥子中含有挥发性白芥子油,生用外敷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疱、温度上升。,甘遂苦寒有毒,内含甘遂醇、大戟二烯醇,有明显刺激粘膜,导致局部充血作用。,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的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进行,贴敷治疗每两贴之间间隔710天,一共3次,中伏20天的可加贴1次。,适应症及穴位选择,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患者,以及怕冷、怕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肺俞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神堂,临床应用中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伏贴 技术 操作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679851.html